設置
書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威武大將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家伙?”

  女帝明顯對這個李存勖口中的“大家伙”有些感興趣,看李存勖一臉從容的神色,他明顯對“大家伙”很是滿意。

  她心里雖然好奇,但還是耐住了性子,跟在李存勖的身后。

  三人很快便來到了汴州城外的一處蔥蔥郁郁的林地。林地之中,卻是另一片截然不同的地方。

  這林地的內部,卻是一片罕見的空地。明顯是人為開鑿的。

  空地中有著很多帳篷,帳篷的旁邊擺著一摞摞方方正正的匣子,除此之外,還有二三十座陳列擺放的龐然大物。

  龐然大物的旁邊,則站著許多將鍛錘敲得哐當響的工匠,還有四下張望戒備的侍衛。

  這些侍衛,都是李存勖從拱衛司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有沒有父王李克用的人,他不知道,但一定沒有不良人的人。

  不得不說,九陰真經中的攝魂,卻是是一門奇功。

  而侍衛之中,李泰率先望見了李存勖三人。他很快走到李存勖面前,抱拳道:“參見殿下。”

  這時,沈清衣還有軍器監的一眾工匠,也來到了李存勖的面前。

  “參見殿下!”

  李存勖則是輕輕點了點頭。

  女帝的注意力卻轉移到了那些龐然大物上:“這是朱友貞的大梁無敵大將軍?”

  她的眼神充滿著震驚。

  只見她目光所及之處,擺放著二三十座重型火炮。

  長長的炮管、厚重的管壁,無一不散發著沉重驚人的氣魄。對于女帝這位知道火炮破壞威力的人來說,這確實足夠震撼人心。

  “不。”李存勖卻是微微搖頭道:“它們并不叫大梁無敵大將軍,他們現在是我晉國的威武大將軍!”

  這二三十座威武大將軍,便是沈清衣還有軍器監的一眾能工巧匠,耗費晉國無數的人力物力,耗時半年所精心打造出來的重型火炮。

  它的原型正是朱友貞的大梁無敵大將軍!

  不過,與大梁無敵大將軍所不同的是:這些火炮更注重實用。

  朱友貞的大梁無敵大將軍,是安裝在他的龍駕之上的,根本不能作為及時即用的戰略武器。

  朱友貞的龍駕很大,有些地方根本就進不去。而李存勖的威武大將軍,卻是完全脫離開來。它的下面,僅有兩個輪子。

  況且,朱友貞為了凸顯大梁皇帝那九五之尊的氣派,在制造大梁無敵大將軍時,熔鑄鑲嵌了大量的黃金,既費時又費力。

  而沈清衣等軍器監的人,所仿制出的火炮,并沒有熔鑄黃金,它的原材料非銅即鐵,比起黃金,非常易得。

  除此之外,在沈清衣與一眾能工巧匠的探討下,軍器監又在炮身的重心兩側處設計了圓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為軸調整射角,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而炮身上也裝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很大程度提高了精度。

  總之,軍器監仿制改進的威武大將軍,比起朱友貞的大梁無敵大將軍,更加實用!

  “威武大將軍”女帝凝望著眼前的這些戰爭巨獸,喃喃自語。

  沉思片刻后,她頓時想到了李存勖之前從鏡心魔口中套出的藏兵谷的地形圖,突然脫口而出:“你瘋了?”

  這么多座火炮擺著這里,只要是有腦子的人,都能想得到李存勖的目的:他要用這些火炮,炮轟藏兵谷!

  李存勖的計劃確實有些瘋癲,但李存勖自己卻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對付敵人,一切都是合理的,沒有瘋狂可言。

  李存勖淡淡道:“只要是藏兵谷的人,大多都是我們的敵人。對付敵人,就應該斬草除根,不留后患,除惡務盡。”

  女帝聞言,嘆了口氣。不過她畢竟也是一方王侯,眼界遠非常人可比,倒也明白這個道理:對待敵人,決不能心慈手軟!

  “我無法對得起所有人,但凡事總有個取舍。”李存勖卻是再次沉聲道:“況且,想要趕去藏兵谷的人,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無辜的。對于這些冥頑不靈且窮兇極惡的敵人,只有用炮火,才能超度他們!”

  女帝頓時看向李存勖,只聽李存勖用著沉重地語氣又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唯有如此,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天下戰亂的根源!”

  他的語氣里露出了幾分殘酷。不過,可以聽得出來,他此時的情緒雖然有點極端,但卻是認真的。

  女帝低頭沉默片刻,很快抬起頭來:“你說得對,兩權相利取其重,兩權相害取其輕,凡事都有個取舍!但是,你這種行為,可能會受到世人乃至后世之人的非議,你能承受得住嗎?”

  “生前身后名,我并不在乎。”李存勖顯得有些風輕云淡,隨后又沉聲道:“若是不能以極快的效率解決這場風波,到時候風起藏兵谷,天下必會大亂,死的人恐怕會更多。”

  李存勖頓時轉過頭:“都說朱溫殘暴,但因朱溫殘暴而死亡的人,卻比不上因朱溫死亡而死亡的人數多。”

  “我并不是說朱溫的統治有多么好,只是穩定終究比動亂要好。”

  女帝美眸之中,閃過一絲詫異。

  半晌后,她頓時抬起頭來看著李存勖,抿了一下朱唇,說道:“晉王此戰所勝,則天下安矣!”

  李存勖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頓時動容地看向她。

  為了避免炮火轟炸,波及到一些無辜的人,李存勖在晉國之內發布通告,這段時間嚴禁前往藏兵谷。

  隨后,李存勖便派出手下,通知江湖上所有大大小小的勢力,嚴禁他們趕往藏兵谷,否則后果自負。

  再之后,李存勖又命令汴州城內,所有閑著的人,上至執宰一方的文官、科道言官,下至江湖說書人,將袁天罡的故事拿到明面上添油加醋,然后對袁天罡進行文誅筆伐。

  有的文采斐然的官員秀才,甚至還寫了討賊檄文,完全把這當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如此煽動之下,一部分民眾們終于有些憤然了。他們才過上不到一年好日子,可不想再次多生事端!

  之前朱溫、朱友珪、還有朱友文的死亡、可是給梁國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他們可不想再過上之前那種匪盜橫行、人們易子而食的生活。

  而其余的江湖勢力,卻不像一些升斗小民所想。他們想的是該如何站隊。然而事實上,兩方都不好惹。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的站隊,卻決定著他們未來的命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