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出計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啟稟將軍前方的敵軍越馳越遠已經拉長了好長一段距離。對方還在飛速奔馳中,我軍再不追趕恐怕要被對方甩掉了。”探馬將自己探得的消息告訴了夏侯淵。

  夏侯淵聽后渾身巨震驚呼道:“怎么可能?”

  夏侯淵自幼好馬,對馬的習性非常的了解。他訓練的騎兵并非是一個勁沖猛的騎兵,由于他了解馬的特性。馬有馬的極限,沒有一匹馬可以一口氣跑上幾天幾夜的。

  夏侯淵知道戰馬在高速之下,絕對不能連續奔馳三個時辰半以上。因為馬在高速奔馳下,對馬蹄的損耗特別的大。

  因此,他在行軍中刻意控制馬速,減少馬蹄的耗損。別人的騎兵隊吃不消,已經停下來休息三回的時候,他的騎兵可以不休息一回,大大的增加戰馬長距離奔馳的時間同時也間接的快了起來。這也就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真正奧秘。

  也正是因為如此,夏侯淵的騎兵在連續行軍了千里后并沒有多大的疲勞。這也是為什么他的士兵在千里奔襲后還有一戰的能力。

  原先、他在得知趙云加速飛馳的時候,還在譏笑趙云不了解馬的特性他相信只要自己在咬住趙云的尾巴不放,等到趙云的騎兵,不能繼續飛馳的時候,就是他全軍覆沒之時。

  所以、在趙云加速的時候,他并沒有跟著強行加速,只是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咬在趙云的身后。

  可是時間一久,夏侯淵也漸漸的納悶了起來,對方已經在高速飛馳的情況下,跑了快三個時辰了,速度不但沒有減弱下來,反而越來越快。自己和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在這前方這塊南陽平原上已經看不到對方的影子了。

  想著自己臨行前的夸口,夏侯淵就一陣郁悶,心想:“無論如何也要將這隊騎兵消滅!”于是,就下令,“全軍快速追擊!”

  夏侯淵的騎兵不愧是訓練有數地優良精兵他們以超越一般騎兵的速度飛快的在平原上奔馳著。

  兩個時辰過去了。趙云的部隊連影子都看不見。

  夏侯淵不由沮喪了起來他從來沒有遇到這類的情況,在縱橫沙場的這十幾年來、他還是第一次在速度上敗給人家。

  夏侯淵見已經追了很長的時間了,生怕自己又中誘敵深入之計,也就下令全軍停止了追趕。

  可是,就在夏侯淵休息的時候趙云突然殺了個“回馬槍”。

  “飛羽弓騎”并沒有受到多少長時間奔襲地影響,神氣活現的出現在了夏侯淵的面前。

  夏侯淵不愧為一代名將。只是微微一錯愕之間就已經下令集合軍隊再戰。不過夏侯淵的騎兵都是輕騎,他們的裝備也只有一桿長槍和一身輕裝皮甲。

  面對著“飛羽弓騎”那犀利的箭枝無意于以卵擊石。

  果然“飛羽弓騎”在三百步以外就彎起了弓箭對角四十五度仰射“發射!”

  數千張早已拉到滿月的強弓發出了嘯厲的弦聲。直蓋向那輕騎隊。

  對角四十五度仰射是弓箭可以射出的最大射程也是最有殺傷力地角度只見那呼嘯的箭枝猶如勾魂鐮刀一般,穿過一具具身體,帶出了陣陣血霧。

  此時夏侯淵的那些騎兵中己經倒下了數百人之多。

  不待夏侯淵作出反應。第一波“飛羽弓騎”熟練的向左方分開跑去。第二波“飛羽弓騎”早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一波一撤開,他們的弓箭就射了出去。隨即又學著第二波一樣向兩邊前開。

  第三波同樣是依照前兩波的方法射出了箭枝。這時。夏侯淵騎兵隊已經付出了近千的傷亡同時也沖到了“飛羽弓騎”地身旁。

  第三波依舊向左右離去。

  第四波的的“飛羽弓騎,不在是手拿弓箭手的騎兵而是高舉著彎刀殺氣騰騰地“飛羽弓騎”。領頭的一位正是“飛羽弓騎”的靈魂一常山趙乎龍。

  夏侯淵的部隊在先前,就被三輪箭陣射亂。這時又經過趙云當頭一陣猛沖,頓時失去了優勢。

  原先分散于左右地“飛羽弓騎”也收回了弓箭拔出了彎刀非常自覺的殺向夏侯淵大軍的左右兩翼。

  五年成軍的“飛羽弓騎”展現了他無比強大的實力。

  彎刀本來就有利于近戰尤其是在近距離對方的騎兵不能發擇強大的沖擊力時。靈活輕巧的彎刀更是如魚得水殺得對方毫無還手之力。

  夏侯淵也和趙云交上了手。

  趙云此時的槍法以入化境,世上能于他相比的已是寥寥可數。夏侯淵雖猛仍不是趙云的對手。幾十個合下來夏侯淵就覺得對手是一座自己無法逾越的高山。

  夏侯淵自知不敵本想死戰到底但見麾下士兵一各個被砍翻,哀聲遍地無奈之下棄了趙云拍馬而去余下士兵也敗潰而逃。

  夏侯淵的瓜黃飛電是和的盧、絕影相齊名的寶馬。趙云根本就追不上夏侯淵追殺了一陣,就回營補給箭枝去了。

  一月二十日。

  徐庶踏入了汝南郡的府衙經過了十數日的趕路,徐庶大軍在三天前勝利的抵達了汝南郡。

  汝南郡太守賈達、大將牽招根本就沒有想到在襄陽和孫權死戰的徐庶會出現在自己的領土上,在毫不察覺的情況下就被徐庶困在了汝南郡。

  徐庶為了不讓曹操過早的發覺,徹底的將汝南郡的所有動向一一封死并在招降不成的情況下強行攻打汝南。

  太史慈、嚴顏、張任、文聘這四員虎將分別屯兵于汝南郡的東,西、南、北四門外一起對著汝南郡發起了猛攻。終于在今天上午大將牽招在守城時被太史慈一箭射死后賈達才認命的拋下了投降令。

  徐庶坐在議事廳堂上低頭沉思要不要做一件自己并不是很愿意去做的事情堂下眾將見徐庶不說話。也嚴肅的站在一旁等候差遣。

  過了許久,徐庶終于拿定了主意他道:“嚴老將軍你立刻前往降兵軍營宴請所有士兵讓他們好好的吃上一頓并且安撫教化令他們安心。”

  “是!”嚴顏領命!

  接著。徐庶又道:“子義將軍你立刻召集所有汝南郡的高級官員假說主公要親自接見于他們將他們誘出汝南找一偏遠之處,就地格殺!”

  太史慈擔憂道:“殺降將也許會引起降兵的不滿造成嘩變!”

  徐庶道:“宴請降兵可安定降卒殺了高級官員就無人帶領降卒造反。現在是非常時刻,我們的目標是曹操。無暇顧及這些降兵,無論如何,這次都不能讓曹操逃走。”

  太史慈明白了徐庶的顧及大聲領命。

  “靈風才智冠絕天下,區區許昌絕對逃不出他的手心。曹操的糧草大營許昌此刻定在我軍之手,曹操糧草幾盡空虛。為了早日破曹,可驅盡汝南、古城附近的百姓將他們遷移到汝陰、穎上。再將倉摩野谷盡皆燒除。不留曹操一米一糧、將曹操拒在汝南以北。”徐庶淡淡的說道:“誰愿擔當此任?”

  “末將愿往!”文聘站出來說道。

  “好!”徐庶最后道:“張將軍。你現在即可領‘西川軍團’將古城縣給我拿下將此處挖深溝,堆高壘,作為阻擋曹軍的第一線。”

  “是!”

  魯山城此刻成為撒退之后曹軍暫時駐扎的地方。但是那座并不大的議事廳內,不斷進出的人可以用“川流不息”來形容了。不過曹操現在最關心的事情,不是此戰會給他造成了多少極失,而是另外一個問題。

  “什么?還沒有妙才的消息?”曹操從寶座上竄了下來抓住了面前的夏侯杰,大喝:“給我再去找。”

  “是主公。無論如何我都會把叔父找回來!”夏侯杰向曹操行了個禮。隨即又跑出了議事廳帶領人馬尋找失蹤的夏侯淵。

  “早知道就不讓妙才去了。”曹操口中懊惱的默念著一直視他人性命如草芥的奸雄在這平生不多的知心朋友有著生命之危的時候也覺得心急如焚,“妙才,千萬別出事啊!”

  “主公,夏侯將軍吉人天象,不會有事的。倒是我軍所面臨地危機依舊嚴峻,剛剛探馬來報新野確實已經回到了劉備的手里。由此可見,徐庶早己破了孫權的大軍,和我們所顧及的一樣,我軍現在正處于劉備、羅麟、徐庶地包圍中,隨時有被三面夾擊的危險。我軍的糧草也不多,現在士兵們己經開始喝稀粥了,若再不想出好辦法的話,那我軍就有全軍覆沒之險。”郭嘉很理智地認為曹操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去理會夏侯淵的死話,只有讓曹軍脫離困境才是當務之急。

  曹操也被郭嘉轉移了視線,將心思轉到了當前的形勢下,說道:“江東孫權音訓全無、徐庶已經遠在汝南。依徐庶之智不可能不消除后患就離開襄陽。由此可見、孫權大軍必然全軍覆沒,他自己恐怕也是兇多己少。我們不能奢望,他們能幫助我們什么。為今之計也只有想個辦法突圍,沖破劉備的包圍圈。”

  郭嘉笑道:“主公的括就是嘉要說的話。”

  賈詡也跟著道:“北方被羅麟占據他已輕和雍州連為一體。順利和虎牢關的張遼、魏延兩員大將會師、他能取許昌,敗曹仁,兵力絕對不下五萬再加上張遼、魏延以及雍州的援軍兵力很可能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強行突圍只會自討苦吃。東方地徐庶若我所料不差對人一定用了清疆戰術將東方的食物全部搬移一空。在建造防御攻勢將我軍拒在汝南以西的疆界。徐庶的防守能力,不用我說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從此處突破也不太可能。唯一的一條路線就是南下只要南下到達壽春我們就無后顧之優。”

  荀攸不忍道:“如此一來我軍勢必會遭到三面的齊攻,六十萬大軍即將損失殆盡能夠安全回到壽春的恐怕只有十之一二了。”

  “但是這是唯一的最好方法!不是嗎?”曹操反問。

  荀攸無語。確實這是最妥全最好的脫身方法。

  “那不一定!”突然堂下穿來一聲抗言。

  曹操聞聲大喜,郭奉孝的聲音他怎能不清楚?問道:“什么方法?”

  郭嘉自信滿滿的說道:“我們只需要將文和的計劃稍做改動,將大軍分為兩部。不但可以減少傷亡還可以一舉反攻下許昌,虎牢兩地”

  曹操大喜過望,急呼:“奉孝教我!奉孝教我!

  郭嘉答道:“我們只需這般這般就可讓對方中計并且反攻許昌虎牢。”

  曹操一頓,答道:“就這么辦,奉孝你快去準備,我們隨后就開始行動。”

  正當豫州一地所有人都陷入緊張的謀劃的時候在許昌的羅靈風幾乎快笑掉了大牙,就連做夢也會發出“呵呵”的笑聲。許昌的糧食實在是太多了多得讓這位福可敵國的大漢首富的公子流起了口水。

  那上千囤高山一樣的食糧實在是太耀眼太誘人了。不愧是六十萬大軍的總儲糧地果然非同一般。

  羅靈風已經休書讓田豐召集百姓前來運糧,并讓田豐上表劉備希望開倉振災。相信那些受災的百姓、一定會高興壞了吧!

  在軍務上羅靈風也沒有放松他已經集聚了十萬大軍,正打算在今日出兵穎川,打通這曹操的最后一條防線爭取將曹操圍殲在豫州境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