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章 :風詭云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十章風云際會  在最短的時間里,劉備將整個戰場的局面做了一個大致的判斷:呂布和關羽雖然可以全殲那三千烏桓士兵,但至少還需要一柱香的時間;趙云以一千士卒抵三千烏桓精兵,取勝雖然沒有懸念,但是需要的時間更長;徐晃以誘兵之計將兩三千冗兵拖進山坡下,暫時不可能趕來支援。劉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身后這九百名士兵。

  好在劉備知道,馬城里的烏桓兵馬大概也已經盡數派出來了,只要他能挨過一柱香的時間,關羽就能領兵來援。

  想到這里,劉備屏除一切雜念,手持長槍紋風不動的端坐在馬上。

  兩軍距離迅速拉近,劉備已經看見烏桓士兵的髡頭和猙獰的相貌,劉備正要舉槍指揮士兵迎戰,忽聽馬城左側傳來巨大的喊殺聲,劉備扭頭看去,卻見一支兵馬正從幾百步外迅速向城下殺來,心中不覺一驚,心想莫非烏桓另有伏兵,卻見對面烏桓士兵已停下腳步,紛紛端弓搭箭。

  難道來得不是烏桓兵馬?劉備心中暗忖道,再仔細看那支兵馬,才發現有士兵高舉一面大旗,上面大書一個“張”字。

  劉備頓時松了口氣,知道來的是友非敵,難怪烏桓士兵列地為陣,擺出一副防守的姿態。不過劉備心中納悶,不知道這支兵馬是哪位姓張的將領手下。劉備心中飛快的過著幾個名字:張飛、張頜、張遼……劉備首先把張飛的可能排除掉,因為張飛此刻極有可能還在涿縣,張頜的可能性也不大。張遼,會是張文遠嗎?劉備忽然想起六年前他與張遼在北海的相遇,那時兩人都還是童稚未除,后來張遼跟隨張滔北上攻打鮮卑,從此便音訊全無。

  劉備心中正驚疑不定,那支兵馬卻已來到城下,中間有一白袍將軍,手中一條長槍,年紀不過十七八歲,從相貌上看不是張遼還能是誰?

  烏桓士兵本以為張遼會在一箭開外的地方修整一下,沒想到張遼足不停步,直接率兵向城下殺去,烏桓士兵頓時大驚,趕緊放箭。劉備知道機不可失,大槍一舉,率兵緊跟著張遼之后殺了過去。

  張遼的兵馬推進極快,只任烏桓士兵放了三輪箭,便已沖到烏桓士兵身前,兩軍立刻各執兵刃殺在一處。

  劉備沖到陣中,還沒與敵兵交手幾個會合,就聽身后有人大呼,“君侯,某到了。”正是關羽到了。劉備也沒想關羽怎么到的這么快,就被沖過來的關羽護在身后,劉備苦笑一下,知道自己這點微末武藝還幫不上什么忙,只好緊跟在關羽身后沖殺。

  關羽一加入戰場,兩軍迅速分出了強弱,不但因為漢軍人數上已經占據了優勢,而且關羽和張遼的沖殺更是讓烏桓士兵身臨噩夢一般。

  戰局很快有了分曉,烏桓士兵開始向城門退去。劉備心中大急,知道若是不能在城下盡殲這些烏桓士兵,那漢軍在缺少糧草的情況下只能退兵,想到這里,他再顧不得跟在關羽身后,立刻挺槍向城門方向追去。

  烏桓士兵正向城門撤退,忽見劉備只帶了百來個士兵追過來,立刻分出三四百人上來迎戰,劉備一不小心被一個烏桓士兵用矛尖挑傷了肩頭,頓時血流如注。眼看幾個烏桓士兵要圍上來,劉備暗道“我命休矣”,忽聽身旁一聲大喝“爾等受死吧”,一根長槍已殺到身前,劉備定睛看時,卻是呂布趕到了。

  劉備心中大喜,知道有呂布在城下守住,烏桓士兵便絕難回城。

  馬城大勢已去。

  黃昏時分,劉備等人終于進入了馬城。而直到進城的路上,劉備與張遼才有了并轡說話的機會。

  “玄德公子,”張遼笑呵呵的說道,“自北海一別,我們已有七年不曾相見,我在北方曾聽說公子平定江東,心中十分歡喜。”

  “說到別后,我聽說文遠隨你兄張滔來到北疆,之后音訊全無,卻不知文遠這些年如何。”劉備好奇的問道。

  張遼聽劉備問起,神色一黯,“不瞞玄德公子,我已與兄長徹底決裂,從此我再無家可言。”

  “為何?”劉備一愣,他雖然對張滔素來沒什么好感,但是說起來張遼與張滔是兄弟,這種兄弟反目到彼此不認的地步,也算是非同一般了。

  “玄德公子不知,我原不姓張,而是姓聶,我父原是張奐將軍手下一名親校,份屬同鄉。只因我父在戰場上奮不顧身救了張奐將軍一命,張將軍憐我幼小失牯,遂將我認為養子,更傳我一身武藝。張滔此人睚眥必報,只為玄德公子曾在玉峰山率領獵戶擊敗過他,因此常懷恨在心,那年玄德公子入京不久,朝廷便將他押解至京,他一心以為是玄德公子告發當年之事,每日在牢中都對公子切齒痛恨,我當時雖在其側不住解勸,奈何他總是不聽,直到我隨他同來北疆。”

  劉備嘆息一聲,“不想文遠身世如此,那后來如何?”

  張遼笑了笑,繼續說道,“自隨他到了漁陽,我便知道其戰必敗。他每日不思攻守之道,只想向朝廷要財要糧。鮮卑攻下大營之時,我僥幸逃出,后來費盡辛苦趕到南皮向盧中郎求救,盧中郎派兵北征之時,我找尋機會,幾經周折,終未能將他救出來。盧中郎憐我之義,留我在南皮住下。過了些時日,張滔終于被救了回來,他路經南皮之時,我與他一番深談,不料他不做自省,反以為是玄德公子告發再現,我實在按捺不住,便與他大吵了一番,他惱羞成怒,當時便與我割袍斷義。后來盧中郎上京任尚書時,曾想讓我同去,我以張滔在京,便不愿進京,盧中郎因此薦我前往并州投奔他的好友刺史丁大人。此番代縣叛亂,丁大人著呂主簿與他前往救援,我與呂主簿一商議,便想到來偷襲馬城之策,不想卻在此處與公子重逢。”

  劉備聽到這里,心中一動,問道,“呂主簿可是適才使槍的那位?”

  “不錯,他姓呂名布字奉先,是五原郡九原人。呂主簿不但武藝絕倫,更兼通文墨,很得丁大人器重。不過呂主簿平日倒不使槍,乃是使一柄方天畫戟。”

  “那今日為何不見他使戟?”劉備奇道,既知兩軍交戰,卻不用趁手的兵器,難道呂布托大到這個地步?

  “這個……”張遼臉上忽然露出尷尬之色,“此事甚是讓人慚愧,公子稍時切不可提到此事,否則呂主簿定然惱怒。”

  “哪又為何?”劉備頓時好奇起來。

  “我們來此的路上,有一個賊將呂主簿的方天畫戟偷了去,至今好沒有找到。”

  “什么?”劉備頓時目瞪口呆,天底下居然還有人虎口拔毛,在呂布手上偷東西?這實在難以置信。“文遠怎知是賊偷去,或者于路丟失也有可能。”劉備總覺得匪夷所思,不禁從最能夠讓自己接受的角度去為呂布失戟的事找理由。

  張遼苦笑一聲,“公子不必疑惑,呂主簿的戟確是被人偷去,不但如此,我等還見過此賊。”

  “既然見過,何不將賊捉住?”

  “因為這是個女賊,而且還會使一種藥,能將我等迷倒。”張遼臉上一紅,“呂主簿與我初時與她爭執了幾句,她便說到要取走我們一物以做教訓,呂主簿與我皆不以為意,以為不過是尋常賭氣說笑,不想那女賊當真有手段……”

  “文遠可知女賊年紀?”劉備急問道。

  “這卻不知,只是隔鄰聽她聲音,覺得是個極年輕的女子。”

  劉備此刻再無疑問,知道偷去呂布方天畫戟的人定是甘云蘿,卻不知道呂布到底是因為什么得罪了甘云蘿,竟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奶奶使出“麻沸散”來了。

  劉備正想的頭疼,忽見前方路上吵吵嚷嚷,當下勒住馬頭向前看去,卻見前方兩人站在路中誰都不讓,旁邊圍上很多駐足觀看的行人,竟將一條街給堵上了。

  劉備與張遼互相看了一眼,一起笑著跳下馬,分開人群向里看去,卻見關羽正與一個黑少年站在路中間,那黑少年豹頭環眼,長相十分兇惡。

  劉備腦袋嗡的一聲,心想今天是什么日子,這小小的馬城居然成了風云際會的風水寶地,有名的武將在這里來了一個大聚會?眼下不但有并州的呂布、張遼,自己帶來得關羽、趙云和徐晃,現在還多了一個張飛。

  劉備正在亂想,就聽關羽怒聲道,“你到底讓不讓路?”

  “想我讓路,先把錢賠給我。”張飛一句不讓。

  “我要賠你什么錢?”

  “我在這里買烏桓人的毛皮,你們一來,烏桓人遍跑了,我到什么地方收毛皮?我看你官不小,就要你賠了。”

  不說劉備和張遼啼笑皆非,周圍的人群也都大笑起來,關羽氣得臉沉似水,“想要我賠也不難,須問關某的刀才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