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八章 :許昌之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秦漢三國第一百一十八章:許昌之才第一百一十八章:許昌之才  過午之后,程昱滿臉酒熏,施施然的回來了。

  劉備頭疼了一個早晨,沒想到程昱回來時居然是酒足飯飽,不覺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等程昱坐定之后,劉備先讓他用茶醒醒酒,這才半含埋怨的說道,“仲德好自在。

  “哪里有什么自在,今日大破錢財。

  ”程昱笑吟吟的說道,“好在此行目的已經達到,倒也值得。

  劉備詫異的看著程昱,“什么事情要在酒桌上做?”

  “不是酒桌,是酒樓,”程昱笑嘻嘻的,“要說天下間的閑言碎語,再沒有哪一處能比酒樓與ji寨傳得更快,昱今日連換四處酒樓,無非為得是這一樣。

  程昱這么一說,倒把劉備的興趣勾上來了,“能讓仲德如此費心,不知是何事?”

  “主公,”程昱面容一肅,“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京師為主公根本,京師不寧,主公如何立足?主公既知京師有荀司空居心叵測,則何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昱今日出門不為別事,只為散播一些閑話而已。

  劉備涑然一驚,“仲德,荀司空雖處處為難,然禍不及其余,若是將我等猜測散播民間,只恐殃及文若與公達二人。

  如此玉石俱焚,他日悔之不及。

  “不礙,主公且請寬心,昱所散播無非專對何颙,此昱釜底抽薪之策也。

  主公既言此人為荀司空所薦,則何妨以此法除之?”

  劉備這才恍然大悟。

  不由暗暗欽佩程昱用心巧妙,只不過略顯得毒辣了一些。

  程昱見劉備臉上有些不快,立刻猜到了劉備的心思,嘿然一笑道,“主公以為昱此計有失君子,豈不聞兵者詭道也?大丈夫取功名當光明磊落,只在直中取。

  不在曲中求,然此雖正道。

  卻也為迂道,不知變通之道。

  若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歸心,則當以君子之道示之天下,然眼下四海涂炭,民皆倒懸,安能如此誠厚?便以何颙來說。

  此人自恃薄有辯才,竟為袁紹張目,亂我朝堂,便以此計絕之亦不為過。

  劉備倒不是覺得程昱失君子,只是覺得何颙才華可惜,現在聽程昱這么一說,倒有些坐不住了,趕緊道。

  “仲德所言極是,備原以為人才難得,倒是有些婦人之仁了。

  “不然,”程昱笑道,“燕王千金市馬骨,使賢才絡繹于途。

  此千古致人佳話。

  主公有敬才之心,此為好事。

  如主公這般,何愁人才不得?”

  劉備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岔開話題,將劉曄帶回來地消息以及龐德公為孫堅籌謀的事情說了出來。

  程昱見劉備面色凝重,不禁失笑道,“主公獨攬大略,胸襟非比常人,何必憂心于些些小事?龐德公之智固然非同小可,然黃承彥既與劉表反目。

  其弟子簡雍又投身于主公帳下。

  主公何不敦請黃承彥相助,如此有兩般好處。

  一則荊襄智士不至盡為孫堅所得,二則聽聞孫堅久慕黃承彥之才,如此可絕其所望。

  劉備一拍自己的腦袋,“非仲德點醒,備尚在夢中。

  ”想到能將黃承彥羅致到帳下,劉備不禁一陣興奮。

  見劉備一副欣喜的神情,程昱不由莞爾笑道,“此事未成之前,主公不可希望過大,一來免得招致都鄉侯帳下之人嫉恨,二來,這些賢能之人向喜鶴嘯山林,非富貴所能致也。

  況龐德公是否確已為孫堅所用尚不可知,主公還應多以眼下諸般要務為重。

  “仲德說的是,”劉備點頭道,“說道此事,適才因文和在,備不好多言,那許昌都尉張滔與我向有罅隙,其中波折極多,備對此事疑惑難定,還請仲德為我思之。

  許昌有四萬多兵馬,如果能收許昌兵馬為己用,宛城或許可以做到先收江夏、夏口,繼而取新野、湖陽,使劉表束手而降,同時又能震懾孫堅,所以程昱立刻肅容以對。

  劉備從他當年在玉峰山打敗張滔一事開始說起,之后種種糾葛毫不隱瞞,最后道,“眼下宛城缺得是兵,而許昌有大軍四萬多,奈何不得良途以用,備為此左右為難,仲德可有何良策?”

  程昱沉默了好半晌,終于緩緩的搖頭,“主公,若說張滔對主公,想必已無多少恨意,只是眼下各州多抱以坐山觀虎斗之心,許昌亦如是,此非張滔一人可以決定。

  欲借兵馬,非一能辯之士效儷食其當年不可。

  依昱之見,宛城中唯有一人能行此事。

  “仲德說的是何人?”

  “劉曄劉子揚,非此人不足以成事。

  劉備一愣,“不瞞仲德,適才我與文和嗟嘆兵少之時,子揚亦在場,我們還說道許昌有兵,子揚既有如此能力,為何當時不說?”

  “主公有所不知,”程昱笑了起來,“子揚非不能也,是不愿也,這許昌城中有他一個對頭居住?”

  “子揚地對頭,是誰?”

  “子揚少年好工,且好擊劍,任俠仗義,在鄉中頗有聲名,后來游學穎川,結識一人,年紀比子揚還要小上兩三歲,兩人相談甚歡,不料卻為一句話爭辯起來,兩人終于大打出手,子揚居然敗陣,此事為子揚生平之恥,故子揚曾言道不得劍技大成,終生不入許昌。

  “到底這個人是誰?”劉備聽的津津有味,忍不住問道。

  “此人是昱地同窗,姓徐名庶,字元直,乃潁川陽翟人氏,少年起便嫉惡如仇、扶危濟困,只因年紀小,徐母又嚴命其不得遠行,致其不得多方游學,否則以此人才干,實十倍勝于昱也。

  “徐庶?他現在多大年紀。

  ”劉備的眼睛亮了起來。

  “昱比元直大上六七歲,算起來,元直今年已一十九歲了。

  ”程昱以為劉備會決定徐庶的年紀小,忙又補充道,“主公切莫以為此人年紀尚輕,此人胸中韜略實不下數十萬雄兵,說到觀天象、明地理、識風角,用奇門,昱不及此人多矣。

  “好一身屠龍之技,”劉備哈哈大笑。

  他知道程昱說這番話都是出于真心,而恰恰是因為句句真心,才更加難得。

  讓一個才情橫溢的的人如此真心推崇,后者需要有多大的才情?

  “徐元直可在許昌?”劉備有些迫不及待的要見到真人了。

  “在是在,只是有一樣,”程昱面露為難之色,“此人事母至孝,要想請此人出山,非先請見其母不可。

  劉備頷首微笑,心說這個他早已經知道了。

  按:徐庶地生卒年史所不詳,有說168年,也有說171年,刀子向前推了三年,還請讀者勿要計較為幸。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