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章:物盡其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七章:物盡其用重生之我是劉備第一卷潛龍在淵第七章:物盡其用第七章:物盡其用  “人數至少在三千以上。[萬書樓]”劉古道埋著頭,向劉備說出了他的判斷。

  劉備心道“糟糕”,他倒不是害怕對方人多,而是擔心身旁的劉全禮聽到這個數字之后會有做出不可猜測的舉動。他靈機一動,趕緊接道,“這樣射箭,看來不置我們于死地,他們是絕不會甘休的。”這句話,他是說給戰戰兢兢的劉全禮聽的。

  劉古道說完之后就開始后悔,聽到劉備接的話,心神一松,“不錯,不過眼下他們只會做些小規模的試探,不會大舉進攻。”

  “為什么?”劉備雖然明白劉古道的意思,但是他更想知道這個“劉二叔”的實際能力。這個絕境下還能保持頭腦清晰,如果讓他指揮,說不定能多活幾日。

  “現在正是隆冬時節,草木干枯,夜晚進攻,會被我等以火迫之,那時唯有藏身雪堆,士卒不免凍死凍傷。如果我是指揮,此時只會每隔片刻就以弓箭向谷中飛射,使敵疲于奔命,待天明時一舉破敵。”

  劉備看著劉古道,心中按捺不住驚訝,象這樣的人才怎么會做一個逃兵?難道漢朝軍隊如此不能容人,還是人才已經多到車載斗量?

  事實證明劉古道的判斷是正確的,敵人在放了三輪箭之后便停了下來,山谷外也并沒有其他的進攻跡象。

  “劉二叔,你來指揮我們吧。”劉備熱忱的看著劉古道。

  “這個……”劉古道遲疑的看著蜷縮在地上的劉全禮。

  “二叔,我們村中男丁幾乎盡數在這里啊。”劉備急了。

  “古道,你就指揮吧。”劉全禮總算沒有扯后腿,這個時候保命比較重要。

  “好,如此我就僭越了。”劉古道點頭道,“從此刻起,所有人分三班,輪流睡覺,睡覺所用帳篷必須蒙上生牛皮。劉備,你領一些孩子去取棒創藥,檢查受傷情況,注意救治。另外你再找一些孩子,讓他們以干草捆扎箭矢之上,涂以松明,以備有用。”

  劉古道一口氣說完,卻發現劉備站著沒動,不由奇怪的問,“怎么還不去?”

  “二叔,這些我剛才已經讓江頭他們去準備了,我還讓他們準備清水、布條,另外在谷口設置狼夾、獸套,村里的孩子都已經去忙了。我在等二叔其他的吩咐。”

  劉古道驚訝的看著劉備,他沒有想到這個孩子居然沒等他吩咐就已經開始做這些準備,假以時日,這個孩子肯定是一個將才。他點點頭,“你做的很好,我剛才還擔心時間不夠,現在……”他仰頭看看天,“再下場大雪就好了。”

  劉備也有同感,他忽然感覺自己已經凍的手腳冰冷,這才想起他離開帳篷已經很久了。這個滴水成冰的時間,難為敵人還在山谷外守候呢。“滴水成冰!”劉備忽然想起《三國演義》里曹操的計策,他忙向劉古道說道,“二叔,眼下天寒地凍,想來敵人也不好過,沖鋒時奔跑速度不快,如果我們在山谷口多設障礙,便多一些放箭的時間。”

  “計將安出?”劉古道不知道劉備又想出什么點子,驚異的看著他。

  “很簡單,我們撬些土塊、石頭,再將樹枝,干草混合進去,堆放在山谷口,再撬些湖上的冰塊放進去,用水澆上去,立刻便成了石墻。只要堆得厚些,不但不怕箭射,還可在墻邊安置狼夾。”

  “好!”劉古道一拍大腿,“事不宜遲,我這就安排人手。”說完他趕緊找了兩個獵戶,把劉備的計劃說了一遍。劉備忽然想起一件事,趕緊回山谷中找二胖。

  劉備在湖邊找到二胖的時候,看見他正指揮幾個孩子添柴火呢,看見劉備走過來,二胖趕緊走過來,“主公,我剛才聽說劉二叔讓咱們燒水建土墩子,我在納悶呢。沒聽說過水還能建土墩子的啊。”

  劉備每次見到二胖這么憨態可掬的神情,都會聯想到將來要和他親如手足、出生入死的猛將張飛,所以對二胖,劉備由衷的喜歡。他拍拍二胖的肩頭,“按照二叔的話去做吧,那主意我知道,肯定管用。我來找你是問問看,你這邊能不能撥兩個人給我用用。”

  “干嗎?”二胖子甕聲甕氣的問。

  “剛才敵人送了一大堆箭進來,我想找幾個人收一下,天亮了能用得上。”

  “人多了沒有,只能給你一個,其他人都去撕布條拾拆伙去了。”

  “行,你讓他到江頭那邊找我,我去看看那邊有沒有人手。”劉備轉身去找江頭。

  過了小半個時辰,劉備從江頭和福娃娃那邊總共找到五個人,其中有一個是剛死了爹的二娃,他一臉的憤怒和仇恨,聽說是拾箭,吭也不吭一聲就跟在后面。就在這個時候,山谷外開始又開始往里面射箭了。劉備等這批箭射完,和這些隊員們到處找弓箭,不多一會就拾了兩三千支,不過有一些已經不能用了。

  “主公,這些箭怎么辦?”江頭那隊的順子問劉備。

  “把箭頭折下來,全部收集好了,用咱們帶來的毒藥抹好,一會都帶到谷口去,我有用。”劉備打算把這些沒有箭桿的鐵矢頭倒插在雪地里,布一個小的“地雷陣”。同時他在想劉古道看到這么多弓箭的時候該有多興奮,要知道兵家有云:“軍器三十有六,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矢為第一。”由此可知弓矢在戰爭上的重要性。

  果然如劉備所料,這兩三千支弓箭立刻讓劉古道精神一振,趕緊讓孩子們把弓箭都分發給獵戶們。而山谷口的土墩子也已經在慢慢的成形。

  快到天亮的時候,土墩子終于弄好了,前后只用了一個時辰。劉備沒來得及高興,二娃過來告訴他那些箭頭都弄好了,大概有兩百來枚。劉備馬上召集了飛虎隊員,找了四個身體靈活的,跟著他摸到谷口土墩子外面大約六七丈的地方,一枚枚的把箭頭倒插下去,再趁著天明前的一陣黑退回來。這個“小地雷陣”能對敵人產生多大的傷害,劉備沒有概念,但是在戰場上,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沒人會懷疑,所以劉備知道自己要做的只是把所有有用的東西都能讓它發揮出作用。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在山谷外的一片樹林里響起,數百名弓箭手沖了出來,一直到離谷口還有四十步的地方,開始向山谷里射箭,一時間箭發如雨。可惜這個山谷之外是個斜坡,山谷占據高處。這些士兵既然不敢象夜晚那樣沖得比較靠前,箭雨對山谷里的人危害也就不大。

  劉備、劉古道和獵戶們躲在土墩、樹木后面。劉備暗中嘆息敵人居然不給他們一點休息時間,因為江頭那邊要捆扎干草的一千支箭還沒有準備好,剛剛弄出三四百支來。

  “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暫緩一下進攻呢?”劉備正心急如焚,一支箭正射在他躲的樹上,他用力一拔,將箭拿到手中。只見箭尾上清楚的寫著一個“張”字。這是誰的部隊?劉備茫然的思索,但是始終想不起來這個“張”代表著這支軍隊隸屬于誰的手下。他轉手將箭交給身旁的劉古道,后者一看之后“哦”的一聲叫了出來。

  “劉二叔。你知道這支部隊是誰的了?”劉備低聲問道。

  劉古道面色沉重的點點頭,“若我所猜不錯,這支部隊的大帥是張滔,也就是永壽元年帶兵攻打南匈奴,結果在上黨將南匈奴、烏桓、鮮卑聯軍打的大敗而歸的張奐大帥的兒子。”(注:永壽元年是桓帝在位時期,為公元155年,張奐也是真人,張滔則是假的,是作者寫作需要而創造出來的,請讀者見諒。)

  劉備聽的脊背后面發涼,問道,“這個張滔帶兵如何?”

  “虎父犬子。”劉古道剛說完這四個字就讓劉備的心定下來了。“這個張滔,只知道依靠他老子的威名,其實屁的本事都沒有,只知道克扣軍餉,這次應該是想拿我們的人頭冒充軍功。”

  劉備點頭,只要這個張滔有劉古道說的一半糟糕,山谷中的人就已經有活的希望,何況劉古道這個人向來不說什么大話。

  就在他們說話的當口,山坡下的樹林里又沖出一隊大約兩千人的步兵,手提盾牌結成隊形向山坡上沖過來。

  張滔端著酒杯坐在樹林里的營帳中,他沒有耐心在這個可以凍死人的地方耗了,這山谷里看來不會有多少獵戶,昨晚射死一個后根本沒有引起山谷里多大反應,其他的多半嚇破了膽子,早知道就不聽軍祭酒沮賢的意見,昨天晚上就沖進山谷里殺光算了。

  山谷口忽然傳來一陣陣喊殺聲,他聽出那是自己部隊開始沖鋒的聲音,可是接下來就聽見這聲音亂了,其中夾雜著斷續的嘶喊聲。張滔滔也是帶慣兵的人,知道這聲音意味著什么。“不好,出事了”,他把酒杯一放,一把抓起旁邊的梨花槍,搶出營帳,翻身上馬。“跟我走”,他喊了一嗓子,親兵隊趕緊跟在他屁股后面向山坡跑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