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百三十五章 美聯儲成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德國總參謀法爾金漢來到皇宮,面見德皇威廉二世,在等候了許久之后,神色冷峻的德皇威廉二世才姍姍來遲,美國和德國斷交的消息,讓威廉二世本人心情沉重,根據秘密渠道消息,通過民主決議反復綜合考量的認真抉擇,美利堅合眾國從斷交到宣戰可能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當然后續美軍還需要訓練多長時間,才能趕赴歐洲戰場,這誰都不知道。

  一個周旋于兩大陣營之外,而且還準備要加入到敵人的陣營當中,這無論如何都算不上一個好消息,最終可能的結果會讓德國付出沉重代價,想到這里威廉二世就愁眉不展。

  “陛下!”法爾金漢見到威廉二世的樣子,欲言又止最終發出一聲嘆息,他自己又何嘗不知大戰略上,德國已經把路走窄了呢?

  “總參謀長,你來了,什么事情?”威廉二世強打著精神,維持著皇帝的威嚴開口道。

  “有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希望陛下首肯。”法爾金漢面色鄭重的道,“我希望這一次的進攻能夠挽回戰爭形勢。”

  “哦?還是要在西線發起進攻么?從年初開始,我一直都聽到了英法聯軍主動進攻的消息。”威廉二世不置可否,顯然對發動凡爾登戰役的總參謀長性格有些了解。

  如果不是德軍在戰場上一直比敵人損失小,加上索姆河戰役英印軍團丟了一把大人,法爾金漢今天無論如何也不能還在總參謀長的位置上指點江山。

  “我相信在這一次攻勢開始之后,英法聯軍很快就會進攻的。”法爾金漢打起精神,“從接替毛奇做總參謀長以來,我想的無非是如何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終結戰爭,今天我愿意在陛下面前毫無隱瞞的說出心中的想法,我這一次非常支持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想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東線發起攻勢,讓帝俄退出戰爭。”

  “哦?這倒是一件新鮮的事情。”威廉二世倒是有些驚奇,法爾金漢和之前的態度可謂是大相徑庭,東線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兩個將軍,一直主張在西線采取守勢,集中兵力重點聯合同盟國的力量打垮帝俄,這和法爾金漢的想法相反。

  見到總參謀長和前線重要將領合拍了,威廉二世臉上少見的露出了笑容,做出了聽聽看的樣子,法爾金漢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在西線以一點五比一比一的防線布置,分配德國軍隊和奧匈軍隊、意大利軍隊的陣地,德國除了分配一段陣地之外,剩下的軍隊以彈性防御的姿態,等待英法聯軍的進攻。主力匯合東線的奧匈帝國軍隊發起進攻。

  此次東線一共投入一百三十萬士兵,連同奧匈帝國的百萬大軍對帝俄發起決定性攻勢。

  “自從接任總參謀長以來,我無時不刻不想著如何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結束戰爭。陛下,請給我一次全部支持,為了帝國,為了陛下,即將進入戰斗的士兵們一定會浴血奮戰。”法爾金漢說到這微微欠身,非常真摯的開口道。

  “希望你能夠團結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兩位將軍,情況已經到了你們必須團結的時候了。”威廉二世考慮良久道,“忘掉從前你們東線為主和西線為主的爭論,進展最大的地方為主。”

  對于德國士兵而言,三年來的戰爭早已經讓不少士兵適應了戰爭的高頻率調動,從東線跑到西線,再從西線跑到東線,甚至一些部隊都已經不是第一輪折返跑。在九月中旬,七十萬德軍士兵已經到達東線。

  德軍將主力調往東線的消息,沒有瞞過西線的英法聯軍,在得知美國準備加入協約國陣營的樂觀之后,英法高層認為德國已經戰敗成為定局,耗盡德國最后的進攻力量,到時候由不得德國不投降。但是兩國高層也知道,東線的帝俄其實就是他們眼中的德國,開戰以來一直處在同盟國陣營包圍當中的帝俄,何嘗不是已經快要油盡燈枯?

  德國士兵大量出現在東線的消息,通過英法在西線的偵察和帝俄發回來的電報,被英法聯軍所熟知,到了現在他們當然能夠猜到德國人的想法,在德國士兵剛剛到達東線,西線的英法聯軍再次發起攻勢,拯救即將面臨滅頂之災的帝俄。

  九月初聯軍向當面德軍發起全面進攻。英第五集團軍擔任主攻;法第一集團軍和英第二集團軍擔任助攻。當日,聯軍以沉重代價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九月十六日,聯軍發起第二次進攻,在主攻方向上進攻受阻。德第四集團軍組織“彈性防御“,將主要支援放在德國陣地和奧匈陣地中間的意大利人戰線上,在前沿陣地構筑一系列三面環水、易守難攻的碉堡群,配備部分兵力阻擊敵人,主力部署在縱深相機反擊,迫使聯軍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重大代價。德軍的新戰術和惡劣氣候再次遲滯了聯軍的進攻。

  經過了五天的進攻,英法聯軍損失慘重,這個時候英國再次調集了兩個印度集團軍維持攻勢,無數印度士兵進入戰場,暴露在同盟國士兵面前。

  在西線英法聯軍吹響進攻號角的同時,帝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同樣明白同盟國陣營準備給自己來一下狠的,和尼古拉大公和以及俄軍西南方面軍司令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將軍會面,詢問能不能先發制人,打亂同盟國的進攻步伐。

  身為一線將領的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將軍憂心忡忡,表示前線士兵已經疲憊到了極點,進攻是不現實的。尼古拉二世大失所望!

  “難道等他們打上門么?”尼古拉二世憤怒的道,“現在需要的是堅持,我們已經站在勝利的前夜。”

  最終布魯西洛夫答應嘗試一次進攻,提振俄軍士兵現在低落的士氣。戰役方向定在西南前線,布魯西洛夫把奪取加利西亞重鎮倫貝格作為階段性目標,這里是維系奧匈軍隊與德軍的交通、聯絡中樞。攻勢力求對加利西亞的奧匈軍隊造成盡可能大的殺傷,若有可能,則盡量迫其退出戰爭。

  美利堅合眾國首都,這一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不算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但對某些人來說,這一天比什么世界大戰重要得多。

  謝菲爾德連同紐約銀行團,以及各地的銀行代表,加上梅隆杜邦,還有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和聯邦財政部長威廉·吉布斯·麥卡杜進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談判。

  麥卡杜早年在田納西當律師,后來遷往紐約,組建兩家公司并開鑿哈德遜河河底隧道,在一九一零年新澤西州長競選和美國總統競選中,他都支持伍德羅威爾遜,任財政部長時,深得威爾遜總統的信任。

  謝菲爾德其實也很信任麥卡杜,雖然在某些問題上,比如對協約國的貸款問題上,麥卡杜同樣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和他一個立場。最近一次對協約國的貸款已經提上日程,正在和英法溝通,一旦募捐成功的話,算上前三次的貸款,合眾國已經為協約國發放貸款到達一百八十億美元。

  這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拋去奴隸主在波斯灣的花費,這幾年聯合公司都凈利潤都達不到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

  出席大事奴隸主,必然帶著伊迪絲洛克菲勒和路易莎摩根,就像是無時不刻的提醒宵小之徒,我身邊可還有兩個狠角色,給與其他心懷不軌的人以震懾。

  美聯儲的成立,得到了聯邦財政部長的大力支持,甚至都順利的過頭了。

  “我對國內的金融歷史有些了解,幾個財政部長都在國民銀行的事情上翻車了。”路易莎摩根唏噓道,“這一次卻這么順利。”

  “人脈在這呢?”謝菲爾德不以為然的道,“麥卡杜這個人和各大銀行家關系都很好。”

  “當然和你的關系就更好了。”伊迪絲洛克菲勒笑道,“你在民主黨的根基,誰敢得罪呢?”

  “這倒不是這樣,因為麥卡杜是威爾遜總統女婿的關系,我們的關系還算是不錯。但是并不比他和紐約銀行團的關系更近,但他這個人喜歡旅游,蓋爾和他的關系不錯。”謝菲爾德糾正伊迪絲洛克菲勒的想法,“去波多黎各的時候,都是蓋爾親自招待的。”

  “總統女婿!”路易莎摩根的腦袋一瞥,顯然抓到了問題重點,但什么話也沒說。

  吐槽也沒用,奴隸主肯定會以舉賢不避親,民主決策大家共同討論的共識,這種話術搪塞過去。

  以美聯儲的意義來說,這一次和財政部長的談判可以說是進度極快了,第二天就已經走完所有流程,美聯儲正式成立,同時麥卡杜以財政部長號召,對協約國陣營發出第四輪貸款的倡議,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謝菲爾德也支持了,出于多重考慮他可以給總統女婿大力支持,只是不會掏一分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