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百零二章 兩棲登陸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在本次海戰剛剛結束的九月初,丘吉爾這個規模龐大、涉及到兩棲登陸、地面戰爭和阿拉伯地位的計劃。在英國內閣的支持下實行了,在埃及的三十萬英印軍團跨過西奈半島進攻奧斯曼帝國仍然穩固控制的地中海東岸,目標是占領繁榮的敘利亞地區,對奧斯曼帝國核心區造成威脅。

  至于另外一部分英國遠征軍和英屬澳新軍團,則在加緊準備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兩棲登陸作戰,目標直指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刺入這個垂暮帝國的心臟,結束亞洲戰場的戰斗,再次對同盟國集團形成包圍。

  而駐扎在阿曼地區的另外一支總數為十六點五萬的英印軍團,也處在調動當中。

  這種動向立刻被科威特的約翰康納,通過電報告知了國內的奴隸主。

  “以目前奧斯曼帝國領土來說,敘利亞一線的價值要超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而且從準備上來看,以埃及為基地的英軍,實力遠遠超過阿曼的英印軍團。所以激烈爭奪的地方肯定是地中海東岸,當然我們也不能輕視危險。”謝菲爾德叼著雪茄沖著杰斯拉道,“現在無法判斷英軍的具體行動,但是阿拉伯人是不穩定的因素,這一點可以提醒杰馬爾帕夏。而我們這邊的任務非常簡單,我不管阿曼的英印軍團什么時候動手,反正我的領地絕對不能丟,只要英印軍團離開阿曼,就可以視為是對科威特的入侵。”

  “老板,是不是防衛過當了?如果首先挑起沖突,會不會讓科威特陷入更大的危險當中。”杰斯拉皺著眉有些擔憂道,“英國人畢竟還是強大的。”

  謝菲爾德擰著眉頭深深的看了一下保鏢頭子,低聲道,“就算是我親爹站在英國人那邊,我也照打不誤。告訴約翰和布朗,一旦英印軍團離開阿曼北上,一具印度人的尸體我出十美元,明碼標價,按照尸體數量發錢,不是送了一船木料去了么?按照原計劃行動就行了!”

  總體而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時間段,地中海東岸一線的價值,還是遠遠超過波斯灣地區的,這從英國軍力上的布置就能看出來。

  畢竟整個波斯灣地區只是在伊拉克境內找到了石油,那是目前波斯灣地區唯一運作的油井,而現在當地的油井已經被奧斯曼帝國占領。

  謝菲爾德每個月按照批量,運送摩托車和卡車,已經考慮到了燃料的問題。其實品質好的石油,可以不經過加工直接注入油箱中。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發動機壽命大大縮短,但對于聯合通用來說,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波斯灣科威特城的奧斯曼第八集團軍司令部當中,約翰康納拿著電報掃了一眼,看著自己的同伴苦笑道,“老板急眼了,開懸賞令,這讓我想起了還沒獨立之前的歷史。”

  “印第安頭皮懸賞令?不知道有沒有英國女王的專利認可?”布朗一聽就知道,約翰康納想到了什么,在合眾國沒有獨立之前。英國曾經以女王名義頒布了印第安頭皮懸賞令,為驅逐印第安人提供法律支持。

  這不是往英國人身上推卸罪行,事實就是如此,合眾國沒搞這些有的沒的東西。只是完整的繼承了殖民地時期的做法。

  “專利不專利的,老板一般不會出國,相信也不會在乎。反正對聯合公司來說,十美元一條命也不是多大的錢,把阿曼十幾萬英印軍團都算上。也不到兩百萬!”約翰康納聳聳肩道,“命令第八集團軍進入戒備,杰馬爾帕夏那邊的第三集團軍已經有消息來,埃及的英印軍團已經跨過西奈半島,嘗試奪取敘利亞,我們這邊也要小心一點。”

  對目前奧斯曼帝國的南方領土來說,主要承受兩條戰線的壓力,黎凡特戰線是從埃及出發的英軍向北攻占地中海東岸一線的敘利亞。

  美索不達米亞戰線:從印度等殖民地調來的英軍向西北進攻,逐步攻下兩河流域。

  丘吉爾的設想是,英印軍團主力放在黎凡特戰線上,一旦黎凡特戰線取得勝利,在兩河流域盤踞的以基督徒為主的奧斯曼第八集團軍,就會對奧斯曼帝國反戈一擊。

  海軍大臣就是沒有想到,要是英國在陸地上打不過奧斯曼帝國怎么辦?丘吉爾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連被同盟國圍攻的帝俄,都能羞辱奧斯曼?大英帝國怎么會輸給這樣的對手!

  這一點奴隸主就沒海軍大臣這么有信心,奧斯曼帝國人口算上沒統計到的也就三千萬左右,賬面上還不到兩千五百萬人,在一戰當中動員出來了二百八十萬軍隊。有這種參戰決心的奧斯曼帝國,絕不是丘吉爾想想的,一場戰役就讓奧斯曼帝國退出戰爭。

  領土上已經快丟無可丟的奧斯曼帝國,君士坦丁堡都蘇丹守國門了,在一戰當中的垂死掙扎,反撲力道是相當迅猛的,絕對能崩英國人一身血。

  一九一五年戰爭當中,讓英國人記憶深刻的兩件事,一個是齊柏林飛艇編隊開始頻繁空襲倫敦,另外一件事就是德國人首次在戰場上動用了毒氣,給協約國士兵巨大的殺傷。

  但丘吉爾不會想到,毒氣彈不光德國人有這種儲備,盤踞在科威特的烏合之眾也有,不但有,還有防備的防毒面具。

  比起真實歷史上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本時空的丘吉爾因為意大利海軍的騷擾,延后了將近半年時間,但準備的更加充分,人力上有澳新軍團和印度軍團的支持,在中東已經布置了百萬大軍,由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親自對奧斯曼帝國實施兩棲登陸戰。

  三十萬協約國聯軍已經準備到位,甚至已經處在風雨飄搖當中的法國人,也派了兩個師來參戰,從這一點上來說,法國人和帝俄是非常相似的,一旦上頭了就能拿出來不顧一切的勁頭,而冷靜下來就會后悔。

  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指揮著英法兩個艦隊,對登陸地點附近開展了炮擊。為即將出現的大規模登陸進行清理。

  九月二十五日晚上,大批協約國軍隊在亞歷山大港上船,踏上了這一場生死未卜的旅程。第一批進攻的主力是澳新軍團,英軍和法軍則在另外的地點登陸,隨后大家匯合進攻君士坦丁堡。

  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次的登陸剛剛開始,就被一艘出來游弋的意大利軍艦發現。發現龐大艦隊的意大利巡洋艦迅速逃之夭夭,同時將這一支規模巨大,不同尋常的艦隊動向,告知了同盟國的統帥。

  這一次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征兆太過于明顯,之前的海戰就可以理解為清場。第二天深夜,英法聯合艦隊對達達尼爾海峽的陣地進行炮擊。在陸地上,奧斯曼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沖上海岸。

  深夜當中的德國軍事顧問奧托·馮桑德斯被叫醒,來到司令部在作戰地圖上端詳片刻,判斷道,“好大膽的作戰計劃,這是哪個外行想出來的?”

  “將軍,你看出來什么了么?”恩維爾帕夏珍重的開口詢問。

  “協約國是想要在君士坦丁堡附近進行兩棲登陸,直接攻克奧斯曼帝國的首都,迫使你們退出戰爭!之前和奧意艦隊爆發的海戰,就是這一次登陸作戰的前兆。”奧托·馮桑德斯一絲不茍的回答道,“不過這么大風險的計劃,簡直不像是真實存在。我現在就想要知道是哪一個天才制定了這么一個瘋狂的計劃。”

  奧托·馮桑德斯雖然距離登陸地點很遠,也聽不到巨大的艦炮聲,但是能夠想象到那里心在是多么的熱鬧,果斷的命令道,“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點是趁著登陸部隊立足未聞開始反擊,將他們趕下海。另外一個選擇就是,讓他們登陸,占據一塊不穩定但是放棄又有些可惜的登陸點,打一場消耗戰。”

  “我當然會選擇第一個,誰都不愿意自己的首都旁邊一直發生戰斗。”恩維爾帕夏給出自己的意見道,“我們把他們趕下海。”

  “好吧,立刻調動周圍駐軍進行支援,同時啟用防御體系,在艦炮射程之外組織防線。”奧托·馮桑德斯迅速做出了布置,“我們如果做不到第一個選擇,第二個選擇也是可以接受的!”

  經過一夜的激戰,比歷史上準備更充分的協約國沒有被擊退,牢牢占據了灘頭陣地。源源不斷的協約國軍隊在艦炮的掩護下,登上了奧斯曼帝國的土地。

  第二天奧托·馮桑德斯不得不告訴恩維爾帕夏,這可能是一場持久戰。同時自己已經調動了第五集團軍過來增員,“優勢仍然在我們這一邊,以現在的登陸位置來看,更加符合我們判斷的第二個選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