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九十五章 丘吉爾的信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雖然不知道具體英軍在中東的具體布置,但是從印度和澳大利亞打探消息還能估算出來一個大概,澳新兩個殖民地組建的澳新軍團,已經有十萬人奔赴戰場,應該都在埃及一線。至于加拿大聽說已經動員二十萬人參軍,加拿大軍團應該是去歐洲了。”伊迪絲洛克菲勒不在,杰斯拉又開始將中東的情況報告。

  “英國人忽然良心起來了,加上在奧斯曼參戰之后組建的英印聯軍。以及一些埃及的阿拉伯人,埃及現在至少云集了五十萬大軍。”謝菲爾德閉目想了一下道,“現在西線平靜,同盟國明顯是想要從東線獲得優勢,先集中力量打敗帝俄。再解決調頭西線的問題,而協約國方面自然是對帝俄展開救援。今年的情況,差不多戰爭會集中在東歐和中東,主角是帝俄和奧斯曼帝國。”

  “老板認為怎么樣?”杰斯拉一聽也點頭道,“約翰康納和布朗,要小心一些,防止被這個旋渦卷進去,這就像是走鋼絲一樣。”

  “說的沒錯,但不管是帝俄還是奧斯曼,都被對面想的有點弱。帝俄雖然不是德國人的對手,但除了德國人,同盟國的軍隊都打不過俄軍。至于奧斯曼么?以現在的形勢,奧斯曼帝國的周邊環境已經太危險了,危險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居民,不得不打這一場生存之戰。你看看君士坦丁堡距離邊界多近就知道了。”

  按照后世網絡上的說法,奧斯曼帝國都開始天子守國門了!恩維爾帕夏力主以同盟國身份參戰,無非就是死中求活。協約國陣營根本沒有奧斯曼帝國的位置。

  協約國別說沒給奧斯曼帝國口頭保證換取不參戰,就算是給了,等到同盟國陣營土崩瓦解,再也沒有抗衡協約國陣營的力量,毀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么?

  奧斯曼帝國根本無法在戰爭當中置身事外,參戰是唯一選擇。

  “英國陸軍還有些戰斗力的部分,都在法國,二線動員出來的陸軍戰斗力不能指望。現在奧斯曼帝國有一支龐大的德國顧問團在指揮作戰。英國人沒這么容易占便宜,奧斯曼人怕俄國人,但可不怕英國人。”謝菲爾德懶洋洋的靠在靠背上道,“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大戰役應該都不在西線,西線德國和意大利,應該是保持著威逼態勢,給法國持續壓力。大打出手的地方是地中海,同盟國會選擇在東歐動手,協約國主要針對的是奧斯曼帝國。”

  對于參戰的國家來說,時間每過去一天都是度日如年,哪像是奴隸主在合眾國這么滋潤。不單是他這種涉及軍工行業的壟斷資本家,可以從各國站前積累消耗完畢而來的訂單上受益,合眾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債務國,身上背負的幾十億美元的債務大山,也在慢慢的消失。

  這個趨勢讓聯邦政府更加堅定了不參戰的想法,先把世界第一的債務先還干凈在說。這根本不需要奴隸主去華盛頓做游說。

  任何參戰的聲音都被聯邦政府所壓制,加上和歷史不同,歷史上的一戰,協約國在宣傳得益于英法俄的國際地位,將同盟國黑了一個體無完膚。

  可這個時空有喜歡猛踩剎車的奴隸主,主導國聯社揭穿英國人的話術。不敢說能夠將同盟國的形象洗白,但抹黑協約國和同盟國一樣,還是輕而易舉。

  既然都戰場上你死我活了,就別提占據道德制高點的話,一切問題戰場解決這樣才公平。

  聯合公司每月歐洲訂單終于到達四千萬臺階的時候,歐洲的態勢再次出現了一點變化。東線德奧聯軍開啟了一場,解決俄軍對奧匈帝國復地的威脅,在對戈爾利采進行突破,同盟國在東線的反擊開始。

  同時地中海接連大西洋的直布羅陀基地,成了法國海軍和英國特混艦隊的一處重要據點,東地中海則以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對同盟國的地中海海上力量形成威脅。

  這個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是要伺機將地中海的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殲滅。

  法國已經將大西洋一線的海軍力量全部調往地中海,將法國北方的海域完全交給英國皇家海軍守衛,加上英國從本土大艦隊抽調的一支力量,對著同盟國在地中海的海軍力量磨刀霍霍。

  此時地中海云集著的英法聯合艦隊,一共有十一艘戰列艦、一艘戰列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十六艘驅逐艦、七艘潛艇、一艘飛機運輸艦組成。

  而直面這支英法聯合艦隊的意大利海軍主力,是阿布魯齊公爵指揮駐扎在塔蘭托的作戰艦隊,下屬四艘無畏艦、四艘前無畏艦,五艘裝甲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和九艘雷擊艦。

  在布林迪西,埃內斯托·普雷斯比泰羅兩艘無畏艦和四艘舊式裝甲巡洋艦組成的中隊。除此之外,威尼斯還有三艘前無畏艦作為后備力量。

  至于世界排名第八的奧匈帝國海軍,以聯合力量級為核心,聯合力量級戰列艦是奧匈帝國建成服役的唯一一級無畏型戰列艦,有時也被稱為鐵戈托夫級。聯合力量級滿載排水量兩萬兩千噸,主武器為四座三聯裝三百零五毫米炮,最大航速二十節。在一戰爆發時,聯合力量級的前三艘聯合力量、鐵戈托夫、歐根親王均已服役,圣伊斯特萬號也即將完成舾裝。整體來說,聯合力量級戰列艦是一款優秀的無畏型戰列艦。

  除此之外還有三艘前無畏艦,和聯合力量級構成奧匈帝國海軍的核心。世界排名如此靠前的兩支海軍,一個擁有六艘無畏艦,一個有四艘無畏艦。

  所以為什么奴隸主,手里有四艘無畏艦就恨不得上天,橫行印度洋,覺得英國人不敢動自己。就是因為從主力艦的角度上來說,他怎么也是奧匈帝國的水平,雖然孤拔級戰列艦有點毛病。

  雖然剛剛將地中海的海軍拉回均勢,丘吉爾已經制定了非常宏大的作戰計劃,殲滅同盟國在地中海的海軍力量,同時打通帝俄對外聯系,迫使奧斯曼帝國退出戰爭。

  針對奧斯曼帝國制定的作戰計劃,對丘吉爾來說并不陌生,早在奧斯曼帝國參戰之前,丘吉爾就已經有了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想法。

  建議奪取加里波利半島,而后殺進馬爾馬拉海,直接威脅伊斯坦布爾,或者叫做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更合基督子民們的胃口。但當時整個英國只有他一個人對奧斯曼帝國有這么濃厚的興趣,其他的英國人都把目光盯在西線和德國的鏖戰中。

  隨著良心的帝俄在戰爭的第二年,為自己履行盟約,遭到同盟國圍攻付出代價之后。

  丘吉爾本來被束之高閣的計劃被迅速付諸實施。這個計劃的關鍵就在于加里波利半島,它猶如一只奧斯曼帝國從東北方向伸進愛琴海的靴子,從鞋底開始到小腿部分與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形成了細長的達達尼爾海峽,最窄的鞋跟部分僅有不到兩公里寬,通過達達尼爾海峽之后便進入了奧斯曼帝國的內海馬爾馬拉海,首都伊斯坦布爾就建在馬爾馬拉海和黑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一旦加里波利半島失手,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就將暴露在英法海軍的艦炮射程之內。

  這一份計劃迅速在英國戰時內閣通過,同時也得到了希望擺脫意大利威脅的法國人認可,但在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斷然的否決了這個計劃,“君士坦丁堡對東正教極為重要,英國人想要獨吞的話,就讓他們自己打。想要讓我們幫助英國人占據東正教的首都,做夢!”

  “俄羅斯人的腦袋都不知道想什么,現在都什么時候了。還堅持對君士坦丁堡的野心。”被俄羅斯帝國反對的丘吉爾,不在意的說道,“連俄軍就能羞辱奧斯曼人,難道我們大英帝國還能遇到麻煩么?反正我們首先要解決同盟國的地中海艦隊,等到俄國人被同盟國在陸地上打疼了,就會急忙催促我們快點行動了,現在馬上要做的是,制定攻擊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計劃。”

  丘吉爾豪情萬丈,對俄羅斯人的迂腐并不在乎,沒有帝俄的配合,這個計劃一樣成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