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零二章 新的總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其實有時候提出一些極端的主張,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南方各州的選票奴隸主是一點不擔心的,就是看能從北方搶多少。包括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不出意外也不用擔心。

  新移民嘛,尤其是來到合眾國之前的奧斯曼少數民族,別看他們在奧斯曼的時候出于被歧視的存在,但是一旦換了地方同樣也可以歧視別人,捧高踩低本來就是人性。而且出現皈依者的狂熱是非常正常的。

  早在選舉之前謝菲爾德就感覺本次選舉,可以說是勝算大增,可以卸下重擔和共和黨陣營好好較量一次了,天時經濟蕭條還沒有過去,地利民主黨在南方通過法律剝奪了黑人的選舉權,整個南方各州固若金湯。人和是經濟蕭條帶來的,經濟蕭條導致生活艱難,工人排外的意識大大增加,黑人搶了我們的工作這套說辭,被很多人相信。

  這個天時利敵人和齊備,奴隸主整整等了十二年,如果這一次上帝還是瞎了眼,他也沒什么好說了。

  極端的主張對這一次的選舉影響,就是出現了極端的選民,如同黑人選民大大增多,穿著白袍的3K黨人,也在各地的投票地點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了阻攔黑人選民的沖突。

  這種沖突肯定會在選舉之后被爆料出來,作為勝利者的揶揄,或者是失敗者的借口。誰讓合眾國有完整穩定的兩黨政治基礎呢,這都是可以預料的。

  這種小小的沖突和摩擦,對今天一千四百萬的投票人數來說,顯得非常微不足道。這一千四百萬選民的選擇,將會決定四百九十九張的選舉人票歸屬,結果將決定民主黨和共和黨誰是本次選舉的勝利者。

  可是,早晨六點,不少民眾就已經出門了。他們或獨自一人,或三五相約,或開著車,帶著老蔞孩子,或拿著寫有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名字的海報,一路高舉著,紛紛前往住家附近的投票點。這是一個全民參與的盛會。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票,能夠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

  這個年代的合眾國選民還是非常可愛的,拿投票來說,合眾國的人口扣除一半的女性,百分之八的黑人,沒有投票權的未成年,有一千四百萬選民出來投票,這個比例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世紀初的選民是真覺得自己可以決定國家的未來。

  每一個行政區,每一個城市,都有無數人潮穿過街道,涌向投票點。他們對候選人的期望不一而足,支持塔夫脫的人認為,他是一個主張對大企業開刀的強硬派,一些政治人物和大企業的特權,推動經濟,致力于解決日益嚴重的失業率,并堅決主張打擊貪腐行為,改革政治體系,法官的經歷會使政府的管理更透明化,國會的提案審議程序更簡潔有效。

  這一系列主張,深受被共和黨羅斯福領導的進步派民眾的歡迎。這是民主與公平黨的競選中,這樣的候選人需要他們這些國家主人的鼎力支持。

  至于支持阿爾頓帕克爾和威廉布萊恩領先的民主黨選民,他們對這一對組合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總統候選人同樣是一個法官,副總統候選人則是一個從前的政治明星,很多年以前,威廉布萊恩同樣是一個受到廣大公民愛戴的候選人,他一樣力主對大企業采取強硬態度。

  謝菲爾德臨近中午才悠悠轉醒,沒有成功實現昨天喝醉醒來就看選舉結果的愿望,打著哈欠邊穿衣服邊詢問,“有結果了么?”

  “南方各州的結果倒是出來了,新英格蘭地區只有紐約州出現了結果。”伊迪絲洛克菲勒顯然早已經起床,說話的時候還有些奇怪,:“按照以前的慣例,不應該這么慢啊。”

  “說明正在僵持,我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謝菲爾德的身體微微一頓,后知后覺道,“都是北方州在僵持,這么一想應該是好事吧。”

  謝菲爾德這邊都已經算是輕松的,在紐約的小洛克菲勒和小摩根,才是真正從頭到尾等著選舉結果出來,共和黨宣布在紐約州勝利之后,兩人心中都是一陣嘆息。

  和十二年前恰恰相反,當時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擔驚受怕,生怕威廉布萊恩帶領民主黨獲勝,那一次的選舉令大家都坐立不安,幾個大企業聯合收買媒體,同樣布萊恩也不甘示弱,選舉周期他發表了五百多次公開演講,煽動被壓迫者的情緒,許諾窮人光明的未來。

  現在小摩根一回憶那一次的選舉,心里竟然出現了一種自嘲的情緒,大家團結在一起,苦心把威廉麥金萊送到總統的位置,最終卻換來了羅斯福的發難。

  而這一次的選舉當中,民主黨陣營當中又出現了威廉布萊恩的身影,大家一致防范的總統候選人,大家又要把希望寄托在民主黨身上,防止羅斯福的繼承人繼續入主白宮。

  “這也許就是人生吧,有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沒有什么緣由,小摩根忽然想到了謝菲爾德在白宮說的話,越回味越覺得有道理。

  共和黨在紐約州勝利的消息,讓小摩根心中升起一絲陰霾,羅斯福的影響力有些出乎預料,但現在選舉正在進行,他只能希望其他的各州有好消息傳來。

  閑極無聊的小摩根甚至撥通了洛克菲勒莊園的電話,哪怕他和小洛克菲勒只是點到即止的交情,如果不是去年的金融危機,根本不會有過多的交際。

  往往出現不可預知變化的時候,才會激發這些大企業老板的團結,認識到階級團結的重要性,十二年前面對威廉布萊恩是這樣,十二年后的現在又是這樣。

  “到底誰是國家的主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其實羅斯福確實做的不錯,他除了在金融危機的時候,被我們三個大企業聯手也玩了一把,可以說是履歷輝煌,廣受公民愛戴。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的話,這一次民主黨又是陪跑了。經濟條件好的時候,就算是使用3K黨攪渾水也沒有大的效果。”謝菲爾德一邊吃中午的早點,一邊含含糊糊的道,“可誰讓金融危機就是爆發了呢,這就是民主黨的機會。”

  盡管許多人都知道他是正確的,可在這個民主的國度,并不是正確就能贏得所有人的選票。在支持他的普通民眾面前,很多媒體掌握著更大的影響力,那些財團掌握著能影響更多人的財富,極端的主張更能吸引中立者的眼球,所以這一場選戰羅斯福并不一定能穩贏。

  “所以說有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沒錢任何問題都解決不了。”伊迪絲洛克菲勒過來收拾餐具,忽然開口問道,“上次大選的時候你在做什么,也像是現在這么淡然么。”

  “上次大選?”謝菲爾德回憶起來了洛杉磯的美妙夜晚,舔著嘴唇自語道,“那一天我喝酒喝醉了,什么都想不起來。”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謝菲爾德在接下來的時間散步,遛狗,吹牛,正想著是不是把兒子交出來在打一頓減減壓的時候,一輛汽車停在了別墅的大門之前,杰斯拉推開車門三步并作兩步的走進別墅,“伊利諾伊州的結果出來了,民主黨獲勝。”

  謝菲爾德深吸一股氣,減壓的想法可以暫時延后了,伊利諾伊州在選舉上是合眾國的第三大州,僅次于紐約和賓夕法尼亞,一旦攻克對撕開楊基人的心里有著巨大的震懾作用。上一次大選之所以阿爾頓帕克爾面對羅斯福都只是惜敗,就是因為在伊利諾伊州取得了勝利。

  之前每次選舉伊利諾伊州、賓夕法尼亞和紐約三個州,就是一百張選舉人票,這些州都歸共和黨就給民主黨帶來了巨大的劣勢。

  “就看中西部我們能拿下來多少了!”謝菲爾德明白,在關鍵的幾個搖擺州拿下之后,想要確定勝利還要看中西部各州的結果。

  現在不單單是謝菲爾德自己在關注,就連小洛克菲勒和小摩根,也被民主黨和共和黨交替領先的局面牽動了神經,明尼蘇達、俄勒岡、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西海岸各州的爭奪,將決定這一次的選舉結果。

  電話再次成了眾多巨頭依賴的工具,他們迫切的想知道西海岸的情況,那里的戰況將決定未來四年白宮的主人,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宣布獲勝!俄勒岡州民主黨宣布獲勝,華盛頓州共和黨宣布獲勝,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宣布獲勝、新墨西哥州民主黨宣布獲勝……

  一條有一條的宣布獲勝通過電話和電報,被送到緊跟時事的大亨們那里。

  阿爾頓帕克爾以二百六十九張選舉人票,六百九十八萬的選票宣布獲勝。而共和黨的塔夫脫則以二百三十張的選舉人票,七百零三萬的選票敗選。

  謝菲爾德一下子蹦起來,沖著空氣狠狠揮擊了兩拳,把伊迪絲洛克菲勒嚇了一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