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國擠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反正我們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摩爾斯緊接著表態,一定要拉所有金融機構下水,不管是信托公司和還是銀行。

  就像是布萊爾說的,現在海因澤、摩爾斯這些人說話還有人聽,因為熱度還在,但是幾天之后他們想說話都已經不行了,沒人會相信一個破產成定局的銀行家。海因澤打光最后一顆子彈的悲壯,只能感動自己,誰都感動不了。

  “好,有種金融家的霸氣。”謝菲爾德滿臉笑容的對著話筒夸獎道,“實際上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自己倒下,空出來的市場遠遠不夠,其他信托公司也別松一口氣,那些銀行家明顯是沖著所有信托公司來的,這是一場銀行和信托公司的戰斗。不過這只是銀行家這么認為,而在公民階層的眼中,他們不用區分銀行和信托公司,而是全部的金融機構,只不過是誰先誰后的問題,都跑不了。”

  銀行家認為這只是信托公司的問題,這也只是他們這么認為。而公民并不這么認為,這就能理解為何危機還是波及到了銀行業,不過對于謝菲爾德來說,都沒有關系。金融危機爆發,最后一定會傳導到實體工業上,但肯定是最后被波及到的。

  對于海因澤和摩爾斯來說,一筆一百萬美元的收購金,對他們原來而言來說,肯定不是一筆巨款,但是現在他們別無選擇,而且危機一旦蔓延到全國,就像是奴隸主說的,說不定一百萬美元的現金,收購下來的股票,產權,等到經濟恢復正常的時候,又讓他們恢復了實力,所以有人開支票魚死網破,他們為什么不同意?

  在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處在最需要支持的時候胡,紐約清算中心以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的混亂管理,它將停止為該信托公司提供清算。這一舉動無異于落井下石,直接造成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成為第一個倒在擠兌風潮下的犧牲品。但由于貨幣恐慌已經失去了控制,擠兌風潮從信托機構蔓延到了銀行,并向全國擴散,連內地銀行也開始向紐約提款,造成紐約貨幣供應吃緊,作為中心儲備銀行的國民銀行也普遍陷入了困境。

  歷史上在這次危機后,信托公司損失了近四成的存款,而紐約的國民銀行的存款則反而增加了百分之八。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信托機構為了應付擠兌,只得以高利率向國民銀行貸款,或向國民銀行出售資產,而部分儲戶從信托公司提取存款后也會轉存入國民銀行。“由于存款人的擠兌,信托機構的資產和金融市場都急劇縮減,國民銀行的存款業務則相對有所增長。

  干掉了信托公司,讓紐約的銀行家獲得增長就是華爾街希望的結果,一直到摩根重新出面救市,但實際上謝菲爾德記得這一場擠兌最終蔓延全國,這說明摩根的救市只是對紐約的銀行業有用,或者說他本來就只想要救紐約的銀行。

  海因澤和摩爾斯選擇拼命,揭露華爾街的黑暗,謝菲爾德舉雙手贊成,就應該同歸于盡,就應該魚死網破,這才是金融巨頭應該有的特質。

  “我就等著那邊的好消息!”謝菲爾德滿意的掛了電話,摩根是希望信托公司和其他地方的銀行倒閉,金融業當中紐約銀行家一家獨大,所以采取了那種救市方式。

  奴隸主這邊就簡單了,他希望公平一點,紐約銀行家和全國的銀行一樣,都倒閉。大家都是銀行家,就不要區分三六九等了,都倒閉就公平了。

  “威廉,你到底要什么?”伊迪絲洛克菲勒從來都沒見過謝菲爾德焦急,但是就連面對這種情況都不著急,是不是有些反常了,“這樣下去可能會有很多銀行破產。”

  “只是銀行破產么?”謝菲爾德歪著脖子反問道,“一個銀行的準備金有賬面儲戶存款的四分之一,就已經是非常健康的狀況了。很多都是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好的銀行被擠兌破產之后四分之三的儲戶會血本無歸,差一點的銀行,會讓百分之九十五的儲戶破產,呵呵,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跳樓。”

  “那真是一場悲劇,太可怕了。”就算是伊迪絲洛克菲勒,聽到這個比例也被嚇得失聲,“你期望這種結果出現?”

  “無非就是除了紐約之外全國是這樣,還是包括紐約全都是這樣的區別。”謝菲爾德面無表情的道,“談不上什么期望不期望的,我是奴隸主嘛,奴隸主的眼中只有奴隸,至于奴隸的膚色,有時候需要區分,大多數時候不用區分。公民們應該體諒國家的難處,為國犧牲不是應該的么?進化論沒學過?”

  以這次風波的正常發展,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摩根最快會在十月下旬到達紐約。經過半個月的航程,回來聯合紐約銀行家拯救合眾國。不過謝菲爾德相信,十月內是看不見這位明面上半退休,實際上從來沒離開過的銀行家了。

  而國內推倒多米諾骨牌的速度還要加快,盡可能的推動這一次的擠兌蔓延全國。這就需要借住媒體的力量,自由的國家本來就應該公開透明,還不讓說真話了。

  為什么在摩爾斯、海因澤注定泯然眾人的時候拉他們一把,甚至愿意出錢收購他們股份,雖然這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打劫。打劫和幫助不沖突,可以算是打劫式幫助。

  沒有奴隸主,兩人的銀行一樣被清算,手中的股票會跌成垃圾被退市。還不如現在雙手交給奴隸主,換取一絲喘息的空間。

  幫助兩人的目的,就是讓兩人在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剛剛倒閉,還有巨大關注度的時候,將這一次的華爾街內戰公之于眾,把銀行家暗處的齷齪擺在明面上。

  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前在擠兌蔓延全國之前,先把這件事的性質定下來,到時候大多數儲戶因為銀行破產血本無歸,就可以沖著華爾街的銀行家發火了。

  還沒有犯罪之前,奴隸主就已經準備好了甩鍋,先讓華爾街把黑鍋接穩了,他才好出去搶劫,反正這一切都是真的,并不是在污蔑。

  各地的報紙都已經接到了準備轉載的命令,按照時差,加利福尼亞的時差在六個小時之后,定好時間準備轉載紐約日報對這一次擠兌風波的轉載。

  在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破產不到十二小時的時候,海因澤和摩爾斯主動露面,希望得到紐約日報的專訪,在外人來看這是非常正常的,而紐約日報回應可以也非常正常,因為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的破產得到了巨大的關注。

  海因澤的面對記者采訪的時候,連續拋出炸彈,直指這一次的擠兌是遭到了競爭對手的狙擊,同時還表示道,“尼克伯克信托投資公司的準備金,并不比任何信托公司和銀行低,其他信托公司和銀行的準備金一樣很低,而且負債高的可怕。這本來就是現在銀行領域的現狀,因為現狀是這樣,所以在聯合銀行呼吁所有銀行聯手降息的時候,很多銀行的喉舌,對聯合銀行進行指責,說聯合銀行的說法是在破壞市場。”

  “是所有的銀行和信托公司,都擁有巨大的負債率么?里面的資金都不夠擠兌的?”記者面帶凝重的問道,“真的是這樣?”

  “很多銀行就是一個空盒子,我和海因澤的銀行算是其中非常健康的。”摩爾斯斬釘截鐵的開口道,“危機早晚會出現,只是一些銀行選擇讓信托公司承擔這一切,現在的對于各大信托公司的擠兌,是一場陰謀。”

  第二天早晨,名為華爾街的真相的專題報道,在紐約的大街小巷進行售賣,報童就稚嫩的嗓音喊道,“銀行業已經陷入危機當中,擠兌原因是因為華爾街的內戰,摩爾斯和海因澤,指責其他銀行針對信托公司設置陷阱。”

  在這種叫賣之下,往來的紐約市民停下腳步,紛紛買了一份報紙,看到了上面的數字,很多銀行的準備金不足賬目的百分之五,銀行業已經深陷危機當中之類的話,令看到的人都不由倒吸一股涼氣。

  各大銀行的門口擠兌的儲戶,本來就沒有散去,紐約日報的報道,更令這種情況火上澆油,令人絕望的長隊和面帶焦急之色的儲戶,仿佛讓各大銀行見到了地獄降臨,平時視為上帝的儲戶同時出現,卻令很多銀行覺得,從來沒有覺得如此的面目可憎。

  現在擠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信托公司了,不管是什么銀行,門口都排著長隊,所有人都不去工作了,而是要保護自己財產的安全,銀行家的話只不過是安慰劑,現在已經完全不管用了,從紐約到洛杉磯,從波士頓到新奧爾良,這一場擠兌風波開始蔓延全國,沒有人在能阻止這一場擠兌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