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72章 大炮和炮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回過神來,方覺和范尼斯特魯伊都是哈哈大笑。

  “恢復的怎么樣了?”方覺道。

  “隨時可以上場比賽。”范尼斯特魯伊說道,方覺甚至有一種錯覺,這聲音中都帶著想要上場踢球的渴望。

  “明天的比賽,我會在下半場比賽派你上場,找找比賽感覺。”方覺說道。

  “沒問題,教練。”范尼說。

  盡管他迫切渴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但是,范尼知道,主教練這樣的安排是最標準的。

  剛剛傷愈的球員,一開始都是從替補席開始慢慢上場找感覺的,這也是對球員的一種保護,避免剛剛傷愈就再次受傷。

  “早點回去休息吧。”方覺和范尼揮手作別,“我可不希望我寄予厚望的球員,在訓練場受傷。”

  “我會注意的,教練。”范尼做出保證,“我再練完最后一組射門就回去。”

  耳聽得身后傳來的嘭嘭嘭的聲音,扭頭回看,看到那個汗流浹背、猶自堅持射門練習的身影,方覺滿意的點點頭。

  這正是他為什么會引進一名三十三歲的老將的原因。

  這是一個老將的不服輸的決心。

  這是一個渴望在職業生涯暮年能夠再踢一屆大賽的老將的渴望。

  迄今為止,范尼在職業生涯中一共打入200多粒進球,且還是歐冠歷史上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

  早在2006年世界杯之前,范尼就已經打破了克魯伊夫在國家隊的進球紀錄。然而,作為與克魯伊維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直到葡萄牙歐錦賽時,范尼才首次出現在國際大賽上,直到30歲時才迎來了第一次世界杯之旅。

  2006年的6月1日,德國世界杯小組賽,在的戴姆勒球場,范尼在與科特迪瓦比賽的第26分鐘打入一記標志性的單刀破門。

  對于這個進球,方覺還有印象。

  他是在阿方索酒吧和奎羅茲以及哈維等幾個家伙一起看的這場球。

  這個進球是范尼斯特魯伊的世界杯處子球,卻也可能是最后一個。

  2006德國世界杯小組賽3次,一共出場比賽190分鐘。

  3場比賽,范尼一共奉獻4次射門,4次打中球門范圍內,打入一粒進球。

  這就是范尼在德國世界杯上的全部數據,也是禁區之王至今在世界杯上的全部。

  然而,在與葡萄牙的八分之一決賽中,范尼被巴斯滕冷藏。

  最終,荷蘭被淘汰出局。

  而在出局的背后,關于范尼和時任荷蘭國家隊主教練范巴斯滕關系不睦的流言漫天飛舞。

  到了200年歐洲杯,荷蘭以三戰全勝的成績從擁有意大利、法國和羅馬尼亞的小組中成功突圍,一時被視為奪冠熱門,結果卻在1/4決賽上倒在了黑馬俄羅斯的腳下。

  雖然范尼在比賽第6分鐘為荷蘭扳平比分,頑強的將比賽拖入加時,但卻無奈那注定是個屬于阿爾沙文的夏天。

  “沙皇”在加時賽中一傳一射,將荷蘭送回了家,也就此終結了范尼國家隊的巔峰歲月。

  200年歐洲杯之后,32歲的范尼曾宣布退出荷蘭國家隊。

  如果沒有能夠獲得一張2010南非世界杯的機票、再踢一屆大賽的話,這場比賽也將成為范尼終身的遺憾。

  現在,他宣布國家隊‘復出’,竭盡全力想要踢自己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二次世界杯,也是最后一次,想要彌補遺憾。

  永遠不要小看這些老兵……

  9月23日,2009/2010賽季英格蘭聯賽杯第三輪,阿斯頓維拉主場迎戰卡迪夫城。

  殘陣出戰的阿斯頓維拉在主場一比零小勝卡迪夫城,挺近聯賽杯十六強。

  阿什利揚突如其來的一腳遠射破門,是全場比賽唯一進球。

  賽后,媒體關注的是荷蘭老將路德.范尼斯特魯伊在全場比賽八十一分鐘的時候替補上場。

  這是2006從曼聯轉會去皇家馬德里、離開英格蘭之后,時隔三年,荷蘭人再次在英格蘭賽場亮相。

  不過,范尼斯特魯伊時隔三年后的‘回歸’之戰,表現很一般,甚至難稱合格。

  在替補上場踢了十一分鐘的時間里,荷蘭老將只觸球三次,并沒有完成一腳射門。

  “老邁的路德,再見曾經的英超金靴!”——賽后,《泰晤士報》用了這樣的標題。

  其他的媒體也大多是類似的標題和觀點。

  很顯然,在英格蘭媒體看來,三十三歲的范尼斯特魯伊已經老邁不堪了,那個在英超叱咤風云的‘小禁區之王’只存在于回憶中了。

  方覺在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為范尼斯特魯伊辯護,他表示,闊別球場長達半年,范尼需要慢慢的找回比賽狀態。

  “只要他找回比賽狀態和感覺,他就依然還是禁區里最有威脅的那一個!”

  對于方覺的這番表態,《太陽報》挖苦說:如果他找不回比賽狀態呢?你給他啊!

  三天之后,英超聯賽第7輪,阿斯頓維拉客場一比一被布萊克本逼平。

  雖然沒有能夠贏球,但是,球隊避免了連敗,這也讓阿斯頓維拉上上下下松了一口氣。

  雖然方覺的那番話,讓全隊的壓力小了一些,隊內氣氛得以緩和。

  但是,說的再好,球隊要是連敗的話,那都是廢話,是沒用的。

  這場比賽中,范尼斯特魯伊再次獲得替補上場的機會,荷蘭人替補踢了接近二十分鐘,有一腳射門,但是,并沒有對門將造成什么威脅。

  賽后,媒體再次關注了荷蘭老將,《太陽報》直接向方覺‘諫言’,建議方覺放棄對范尼斯特魯伊的幻想,現在就開始準備在冬歇期再隱隱一名靠譜的中鋒。

  和周中的聯賽杯比賽賽后一樣,方覺依然選擇為范尼辯護,他的理由和觀點依然是,范尼剛剛傷愈,還需要找比賽狀態和感覺。

  不過,在媒體看來,反擊這是死鴨子嘴硬。

  方覺也在思考范尼斯特魯伊的問題。

  不可否認,荷蘭老將很努力,但是,確實是表現非常的一般。

  范尼之所以被稱為“禁區之王”就是來源于他在禁區內強大的統治力和極高的進球效率。

  他的射術精湛,攻擊球門的方式眾多,而且對進球充滿渴望,只要給他創造出機會,就不用擔心他不進球,但正是這樣的特質讓他有時也顯得過于自私。

  作為范尼斯特魯伊巔峰時期的教練,弗格森被認為是最有資格評價范尼的。

  曼聯教父曾說過范尼是他見過的最自私的前鋒,“他完全無意為隊友制造機會,也不在乎自己全場跑了多少距離、有過幾次沖刺、是否參與了全隊的防守,他唯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有多少球是范尼進的”。

  當然,考慮到老爵爺后來是和范尼徹底翻臉,這話多多少少帶點主觀意思。

  荷蘭足球的教父克魯伊夫對范尼的評價甚至是“一個偉大的射手,一個糟糕的球員”這樣一種矛盾的說法。

  而荷蘭足球名記容.德雷克在2004年說過這么一段話:“我認為克魯伊維特是個更好的球員,但卻不是一個優秀的射手。克魯伊維特更加全面……而范尼滿腦子想的都是進球”。

  要知道,2004年范尼正處于職業生涯的巔峰期,而克魯伊維特則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即使如此,當時外界對于克魯伊維特的評價也比范尼高,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奇怪的事。

  范尼對于進球的極度渴望讓他成為曼聯最重要的得分手,但也在某些時刻成為矛盾產生的根源。

  事實上,也正是范尼對于進球的極度渴望讓他容易與教練和隊友產生矛盾。在曼聯時期他可以對弗格森要求他參與防守的要求置若罔聞,因為他只想把所有體能用在進攻的機會上。

  而他對于羅心生不滿的原因也是因為那時羅個人表現欲太強致使他的進球機會減少。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2001/2002賽季的歐冠聯賽,范尼除了是最佳射手外,還是助攻王,可以看到,只要他愿意,是完全能為隊友制造機會的,但遺憾的是多數時候他都不太愿意這么做。

  不過,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硬幣總有兩面,如果那時的范尼踢得更無私一些,或許他的職業生涯可以更完美,但世界足壇關于“禁區之王”的傳說故事或許就不會存在。

  雖然爭議始終伴隨著他,但事實永遠不會說謊:

  2座荷甲金靴、1座英超金靴、1座西甲金靴、3座歐冠金靴。

  埃因霍溫時期場均0.2球、曼聯時期場均0.6球、皇馬時期場均0.67球、歐冠賽場場均0.77球、國家隊時期場均00.5球……

  所有這一切的數據都在證明,作為一名射手,范尼有多么偉大。

  而且,方覺也注意到,和卡迪夫城以及布萊克本的比賽,范尼在場上很努力,他甚至有跑出禁區外,回撤到中場接應的情況。

  這除了說明范尼多么努力之外,還凸顯了一個問題:

  沒人給他傳球!

  這個傳球,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將足球傳給范尼。

  是有人將足球傳進禁區,然后荷蘭老將一蹴而就,完成射門得分。

  方覺越是琢磨,越是這么一回事。

  他禁不住爆了句粗口,買了一門炮,卻忘了弄來能輸送彈藥的炮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