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三章 杭州戰役(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部:風云再起第四十三章杭州戰役(三)

  “如果不能單干,那么合伙生意也不錯,雖然掙得比較少,不過前提必須是我來作主!”

  ————當年老潘的叔叔是一個成功的商,每一次見到潘場就喜歡念叨生意徑,雖然當警察的老淵不喜歡做生意,不過陪這位發財之后總是抽好煙,喝好酒的叔叔磕牙還是樂意的。這位先生每一次有什么好生意都喜歡獨吞,但是當他發現一個人吃不下,或者是競爭對手會給他制造麻煩的時候,通常會馬上找上一個伙伴。當然,前提是得由他來作主!

  ……關于日軍兵力的調動情況,在第一時間就由在杭州地下黨組織負責人陽興輝所控制的秘密電臺向新四軍軍部做了匯報,很快的這一情報反饋到了延安,然后又輾轉在今天早間時候到了老潘的手中。

  第四師團在中國戰場上和國軍交手的次數比較多,相對來說和中共方面甚少交戰,當然,如果把那種清剿游擊隊的戰斗算上的話,可是說句實在話,新四軍方面確實不清楚這個齊裝滿員,裝備精良的甲種師團實際上是一群窩囊廢物!因此,這個被當作普通兵力調動情況傳遞到潘楊手中的情報,成了潘楊說服俞濟時最大的籌碼!

  “俞軍長,現在國軍方面集中了優勢的兵力,在我個戰場上主動出擊,對南昌周邊的日軍第十一軍,及其增援部隊兩個師團形成了重重包圍地態勢,按照張旅長開始介紹的情況,我軍在南昌邊集中了三十多個師,共計三十余萬兵力。相對三個師團七萬余人的敵軍,達到了五比一的絕對優勢。在地面火力上,第十一軍的重武器大部被210師于6月2日發動的突襲所摧毀,輜重糧草也損失甚重,可以說,第十一不過是甕中之鱉,日軍只能領先鄱陽湖水系進行有限的補給……”

  “……對于圍殲觀現有的南昌日軍集團。只要大本營方面的決心不再動搖,相信日軍只余全軍覆沒一個下場。現在唯一可慮地是,第一,日軍占據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會給我軍的圍殲作戰造成極大的阻撓;第二,日軍將會不顧一切的瘋狂增援解圍。”

  潘楊沒有正面回答俞濟時的問題,在一陣無意義的寒暄之后,隨同七十四軍的次將領們來到了張靈甫一五三旅指揮部,在五十萬分之一地地圖上,擺弄了架勢,開始像模像樣的分析局勢起來。

  從這些國軍將領不甚自然的表情里。很顯然,潘楊說中了他們了關心的問題,要知道,成建制的消滅日軍重兵集團,一直是國軍夢寐以求的事情,在中國戰場上,尚未有成建制殲滅日軍旅團級部隊的先例。

  在歷次會戰中。中國軍隊曾有過多次合圍日軍地戰例,但是每一次都讓日軍成功的突圍,即便是被稱之為大捷的臺兒莊會戰。日軍殘部接應部隊地歷力救援下,脫圍而出,最終功虧一簣。實力不如人,攻擊力弱,不能快速的殲滅敵人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日軍對被圍部隊的拼命救援,很大程度上也是圍殲戰斗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如今南昌不像一聲磁石,將周邊數個戰區地國軍主力和日軍主力師團一個接一個的吸引了過來,雖然中國軍隊在整體上占有兵力優勢,已經完成了戰役合圍。但是正因為包圍,所以兵力分散在整個戰役區域的數個方向上,每一個方向都沒有形成足夠多的優勢。

  如果日軍集中足夠的兵力,在空中優勢的排斥下,只要擊破包圍圈地一點,就能夠將被圍部隊解救出來,這恰恰是國軍中有識之士最擔心的事情。

  “不知潘將軍有何高見,濟時愿聞其詳!”

  潘楊見自己的一番辭成功的引起了俞濟時等人的注意力,當下了一番自己的心情,開始有條不紊的推銷起自己的計劃來。

  “孫子兵法上有云: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導;弱者塞其虛,如筑堰,諸位都是黃埔的高材生,這三十六計的第二計圍魏救趙相信大家都比我清楚: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里我就不和大家繼續掉書包了,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現在我軍占據了主動的優勢,但是日軍正在調集兵力預備進行瘋狂的反撲,從日軍的兵力調動,以及作戰方式等方面情況的綜合判斷。我可以大膽的假設,日軍的胃口很大,他們想的根本就不是解圍,反倒想的是以被圍日軍為餌,試圖要一舉吃掉我國聚集在南昌地域的會戰主力。”

  潘楊這邊話音未落,指揮所里已經是一片嘩然,很明顯,過種危言聳聽的說法很不合那些年輕軍官們的心意。

  “潘將軍一味危言聳聽,是不是想要動搖軍心啊!”

  “……這夏季攻勢,浙贛會戰可是校長親自指揮的戰役,各部的一舉一動都看在校長的眼。畏敵避戰,軍法不容。”

  “八路就是八路,游而不擊嘛……。”

  “諸位不得多言,聽潘師長把話說完。”

  俞濟時聽潘楊將原本大好的形勢說得惡劣無比,心中多少也有了些不快,不過潘楊畢竟是一個戰功卓著的名將,一番分析也算是有理有據,說得他也有些忐忑,當下制止了麾下軍官們的攻擊言詞,想聽潘楊把話說完,不過對潘楊的稱呼已經從潘將軍變成了潘師長,級別明顯下降了不止一個等級……

  “……諸位少安毋躁。我地意思很簡單,掌握戰場的主動,就是要打亂對手的節奏,不能按敵人的思路來進行戰斗。現在我們要火中取票,日軍要中心開花,都是圍繞著南昌這個點來做文章,如果死盯著南昌這一點不放,很容易被日軍反客為主,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攻敵必救,分散日軍的兵力。逼使日軍放棄增援。”

  “說得倒是輕巧,現在為了圍殲南昌日軍,全國十幾個戰區都動員了起來,在所有接敵區域或日軍進行激戰,能夠牽制日軍的辦法都想到了……”

  “張旅長說得有道理,潘師長這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只要外線堅決頂住,我們即便是付出相當的犧牲,一樣可以消滅南昌日軍集團,不必要舍近求遠。”

  “說得有道理!”

  這一回,就連俞濟時也不再說話,潘楊剛才的一番說辭,任憑誰聽了都覺得他是在巧言令色,玩弄謀略。

  老潘想學當年孔明在江東舌戰群儒,沒成想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尷尬書面,而沈全方和齊宇兩人不知道自已地真實意圖。只能在邊上干著急幫不上忙,頓時有點弄巧成拙的味道,一時情急,也就顧不得這么多了,當下舉起手中的指揮棒,在地圖上重重的敲了兩下:“無故喧嘩,成體體統!”

  “老潘是干過緬甸盟軍參謀長的人,當初麾下也有一群遠征軍的國軍將領,算是有對付這些眼高于頂的家伙們的經驗。把參謀長地派頭拿出來,一時間指揮所里倒是清靜了,不等他們回過神來,潘楊立馬接著說道:“南昌對于日軍來講,不過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節點,對于他們來說。占領了南昌可以確保其對武漢和宜昌的占領,進一步威脅陪都,可是諸位都想過沒有,如果我們成功的威脅到這里呢?”

  不敢賣關子的潘楊一下就用指揮棒指向了目標——

  “杭州!”

  看著俞濟時驚訝不已又若有所思的模樣,潘楊總算是放不下心來了,這事估計有門!

  “對,就是杭州,京滬杭三角地帶是日軍華中方面軍的命脈,杭州作為日第十三軍地駐地,原本可以說無懈可擊,可是現在的杭州,簡直就像一個熟透了的桃子,正等著我們去摘哪!

  杭州周邊有著這次給浙贛會戰提供空中支援地幾個日軍機場,端掉了它們,就可以緩解前線的防空壓力,杭州一旦被攻占,不管是從宣傳上,還是從實際意義上,日軍都必需要奪回他,因為一旦我軍成功的控制了杭州,威脅了上海,在戰略上可以切斷侵華日軍補給錢和退路,這是日軍所不能容忍的,因而可以迫使衢州前線地日軍回搖,也可將其他方向日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以便南昌方向對被圍日軍順利圍殲。”

  ……據可靠情報,原駐防杭州的近衛第五師團已經開赴衢州前線,現在杭州的守軍是諸位在長沙的老相識第四師團。”

  到最后,潘楊拋出了他的撒手锏,登時整個指揮所再一次了起來,不過這一回卻不再是反對聲&……

  “大阪兵?”

  “如果這個情報屬實,潘師長地建議不絕對呆行!”

  “對,卑職也認為可行!”

  “可行!大阪兵好打!”

  “大阪的日本兵不會打仗,”這樣的說法是上在徐州會戰之時就在中國軍隊中流行開來,每次參戰,中國軍隊一聽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倍增,踴躍突襲逆襲,各部搶著和第四師團交戰。第四師團曾經參加過長沙會戰,與七十四軍交手不過一回合,就被打得落荒而逃。

  “這個想法甚好,不過潘將軍是不是有具體一點的作戰計劃?”

  俞濟時這時不禁怦然心動,畢竟一方面可以輕松收復失地,另一方面可以拔得會戰的頭籌,這絕對是一個他軍旅生涯中最大的誘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