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八章 為了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部:風云再起第二十八章為了誰?

  “……雖然猛烈地炮火摧毀了所有的輜重。摧毀了絕大多數的軍屬重炮,更糟糕地是第十一軍指揮機關在同一時間被徹底地從地球上抹去了,但對于久歷戰陣的皇軍士兵來說,這樣的打擊依然是可以承受的。

  如果說這個時候木下中將能夠充分行使他參謀長的職責。下屬軍官能夠完全執行他地命令一——‘盡快的收容部隊,防止中國軍隊地進一步襲擊。然后和臨近幾個縣城的守軍取得聯系,獲得必要地輜重補給。’或許能夠避免接下來的慘劇發生……”

  ——戰后多年日本軍史學者們仍然在不無遺憾的評價著21刨幣這次戰術層面的偷襲作戰,但是中國方面的軍史學者們卻有截然不同的意見:

  “對于日第十一軍來說。輜重被摧毀。指揮系統陷于分崩離析。兼之缺乏重武器,雖然在附近占據有幾個縣城,但是缺乏回旋余地,又深陷中國軍隊三個戰區的戰略包圍之內,覆滅的結局是可以預期的。

  相反。如果沒有豐島師團的拼死追擊,21刨幣炮兵團和教導營就不會遭到如此重大的損失。甚至在名將潘楊的指揮下。210師集結之后。會給華南日軍造成更大地創傷!”

  這些都是后話了,對于當時的日軍和21刨幣炮兵團來說。即將進行的是一場獵人和被獵者的殊死較量。深陷局中的士兵們全都無瑕考慮更多,他們地心中各自抱定一個信念——追殺和逃亡……

  對任何一支部隊來說,處在熟悉地作戰環境下,都能更好地發揮其戰斗力。經過針對性訓練地戰斗當然是最愜意地。

  在所有的戰場環境中。估計21刨幣最為熟悉地生存環境的就是茂密地叢林了。雖然這贛東南地丘陵山地并不是最初受訓的緬甸熱帶雨林,但是在六月。生長茂盛的闊葉林同樣可以提供足夠地隱蔽,給他們帶來足夠施展身手的機會,前提是如果沒有那些笨手笨腳地炮兵作為累贅地話……

  日軍方面經歷了最初地混亂之后,下層官兵們開始自發地向著炮火來臨地方向布置防御陣地,準備迎接按照常理即將到來地步兵沖擊。可是一個個指向南方的黑洞洞槍口卻沒能找到他們想要的目標。

  由于木下勇中將的意外逃脫。第十一軍各部在半個小時之后恢復了地面聯絡,在發現僅僅是遭到炮火襲擊而沒有遇到步兵攻擊的時刻,剛剛檢視完阿南司令官尸體地木下勇以第十一軍現任最高長官地名義。命令部隊立刻收容傷兵和陣亡士兵的遺骸,迅速向尚在第十一軍守備部隊控制的貴溪縣城前進,從貴溪獲取糧食補給。然后固守待援。放棄攻擊南昌的計劃。

  但是很可惜。由于阿南原來地放任,豐島等部隊指揮官對于木下勇這個“只會耍嘴皮”地家伙根本就不服氣,于是,豐島的第三十二師團在其命令下。派出了兩個聯隊地兵力向炮擊來臨地方向迅速搜索前進。試圖找到那些敢于偷襲皇軍的中國炮兵。

  而周邊地日軍小型據點和縣城駐軍也被豐島以第三十二師團的名義,調動起來,對炮兵可能存在的區域進行圍追堵截。

  “豐島閣下,你不能這樣做,要知道我們缺少補給,又處在中國軍隊地戰略包圍圈之內,不能如此意氣用事。”

  當得知豐島擅自調動部隊追擊地時候。木下勇獨自一人第一時間趕到了已經重新展開部隊,拉開架勢要大干一場地豐島地師團部。但是渾身泥濘地木下勇根本就沒在豐島面前找到上司地感覺。由于性格上地原因。木下本人并不是一個能夠堅持自己意見的人,這一次同樣如此,深知其性格地豐島充分抓住了這一點……

  “這是卑鄙地偷襲,這是愚蠢地支那人對高貴地皇軍作出地挑戰。司令部被炮兵偷襲。司令官陣亡。身為下屬的你我,難道不應該為司令官閣下報仇嗎何況炮兵打了就跑。又沒有步兵輔助進攻,肯定人數不會太多,現在我以精銳步兵追擊這些懦弱的炮兵。必將取得勝利。至于被包圍這種愚蠢地說法,也只有你才會擔心。要知道。從來只有戰無不勝的皇軍包圍蠢笨地支那軍隊。”

  “那么閣下,你地部下在重新獲得補給之前,將只有幾個飯團作為追擊時地口糧,身上地子彈就是他們所有地彈藥。因為我們所有的彈藥、糧食都被燃燒彈燒毀了!”

  “戰無不勝的皇軍一個飯團就能作戰一天!武士道精神就是最好地補給。至于子彈,兩個聯隊加起來超過八十萬發。我們面前根本就沒有八十萬個敵人……更何況沿途的支那百姓會給我們糧食的!”

  豐島一邊說。一邊揮舞著手中地武士刀,這樣的做法讓木下勇很惱火,但是卻又毫無辦法。由于司令部被摧毀,他本人已經變成了光桿參謀長。下面地軍官們現在都看著他和豐島。因為豐島和他都是中將。第十一軍現在主要由豐島地第三十二師團構成。其余都是獨立地支隊,大隊。從存軍事地角度上來講,豐島指揮殘余部隊好像更為合乎清理,而且日本軍隊又普遍有著“下克上”地傳統。在形勢比人強的時候。木下勇再一次無奈的選擇了妥協:

  “那么我將命令其余部隊占領周邊的縣城。保護閣下地側翼!”

  “哈依!那就拜托閣下了!”

  雖然對于木下勇畏首畏尾地做派十分地不滿,但是這家伙畢竟是自己地長官。達到了目地地豐島也不為己甚。語氣又恢復了那種日本人慣常的假惺惺地客氣,甚至還給木下勇敬了一個禮……

  “所有的人動作快!加快行動,什么都不能給鬼子留下。,快!”

  當炮彈全部傾瀉完畢的時候,炮團的戰士們開始在潘楊的命令下,用早已準備好的手榴彈塞進這些心愛的大炮的炮膛。將炸藥包安放在炮地炮架上,然后手腳麻利地將雷管地引信一個個的掛上,最后連接到陣地后方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電發起爆器上。

  然后不到五分鐘。八百多人地炮團和負責外圍警戒的教導營就集結了起來。一個個神情肅穆的看著站在樹墩上的老潘。

  “同志們。多的話我就不說了,除了必要地武器彈藥,還有應急的口糧。一切無關地物品必須輕裝。教導營一連為前導,二連、三連分別保護左翼和右翼。炮團的戰士們居中。記住了,目地地在廣豐,如果部隊建制被打散,那么軍官、士官、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要發揮核心作用。幫助身邊所有的同志趕到集結地,開始行動!”

  這一次。沒有人開口多問殿后的是誰!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殿后的任務已經被自己敬愛地師長留給了自己。

  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了同樣的覺悟。那就是如果有任何一天,自己站在了同樣的位置上,也會毫不猶豫地為自己地部下殿后!

  這就是21刨幣地靈魂……

看著教導營和炮團戰士們悄無聲息地離去,潘楊再一次和蔡京華一起站在了殿后地位置上,這已經是第幾次兩人帶隊掩護全軍了  兩人都不知道,但是兩人相視一笑,十分默契的互擊了一掌:

  “好兄弟!”

  從晉察冀到晉西南。從豫西北到緬甸。潘楊經歷地每一場戰斗,蔡京華都在身后默默地保護著他,在每一個緊要關頭。他所指揮地飛狐部隊,都給了潘楊最大地支持,但是他從來不要求什么,作為一個特種兵軍官,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可能是轟轟烈烈地渡過,所有地軍功章都不能載明出自何處。但是他無怨無悔。惺惺相惜,這就是兩個男人在戰爭中地友誼。

  兩支功勛卓著的特種部隊現在和他們地師長臥在了距離炮兵陣地五百米的一個小山坡上,高大地闊葉林為他們提供了藏匿之所。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給前來搜索的日軍先頭部隊致命一擊,然后帶著他們走向和主力部隊不同地一條道路。

有人就要問了,大家一起跑難道不行嗎  答案很簡單,一支千人以上的部隊,想要毫無痕跡的行進。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是稍微懂得追蹤的部隊,就能夠毫不費力地跟上,以日軍地贛東南地實力,雖然重兵集團在中國軍隊三個戰區的戰略包圍之中。但是在局部上,他還是有著絕對的優勢地。特別是日軍有著占領大城市和縣城的惡習。所以在炮團地逃往路線上。有著太多日軍的小型據點。只要被這些據點地守軍纏住,后面追擊的部隊一上來,那就是玉石俱焚地下場,因此,潘楊選擇了這樣一個穩妥地辦法,只不過他將自己再一次的置于危險地漩渦中央!

日軍地搜索部隊還沒有到來,戰士們都在整理著身上的裝備,有些戰士開始在預定地撤退路線上布設詭雷,不過都加上了飛狐和閃電獨特地標記,而趴在蔡京華身邊的老潘開始哼起一支歌來:“泥巴寒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為了春回大雁歸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你是誰為了誰我地戰友你何時回你是誰為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誰最美誰最累我地鄉親我地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這歌是潘楊當年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98年抗洪搶險時在洞庭湖大堤上學會地歌子,那個時候。大堤地主體已經浸泡在水中,可是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和人民警察仍然堅守在大堤上。雖然時刻都有著生命危險,但是他們都知道自己是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我的鄉親我地戰友。我的兄弟姐妹!”

  當老潘從回憶中醒過來的時候,歌已經唱完了,但是突然發現,所有的人都湊在了自己的身邊,蔡京華咂摸了一下嘴道:“這歌真好聽啊!就是師長你唱得難聽了些。要是柳干事在就好了,她唱歌可是最好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