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十六章 瞞天過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部:風云再起第十六章瞞天過海!

  南昌位于贛江下游,鄱陽湖畔三角洲上,扼湘贛浙水路要沖。浙贛鐵路與南潯鐵路在此交匯。向塘公路與京湘國道相銜接。公路線在江西剿共時廣泛修建。四通八達,南昌四面環山。前依贛江,后倚撫河及錦江,河流縱橫,丘陵綿延,易守難攻。南昌在古代是南北驛轉陸運的中樞。所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街盧,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直到粵漢鐵路開通,其地位始由武漢取代。南昌在抗戰前的地位。幾乎等同于陪都。與漢口。北平,廣州并列。

  此城潘楊在后世曾經多次游覽。算是故地重游,每一個熟悉軍史的中國人都知道。南昌。打響中國土地革命戰爭第一槍地方。南昌。人民軍隊地,現在卻淪陷于日寇之手,穿梭于丘陵之內的21刨幣,開始著戰前準備工作:

  “根據師長潘楊的命令。21刨幣參加南昌作戰地部隊。應為建制內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營,除留隨營軍校作為戰斗機動之外,其余部隊要連夜運動到南昌近郊地日軍據點周圍,其中,21刨幣榮譽一團進入攻擊重點地粱家渡以北地區待命。榮譽二團應進抵崗下、吳村。一部攻擊蓮塘日軍,造成我軍全面進攻之態勢,炮兵團應以猛烈火力急襲日軍南昌飛機場、彈藥庫、兵營等重要目標,榮譽三團為總預備隊,另外,今夜特種部隊以及師部偵察連應便衣進入南昌,實施騷擾破壞行動,此戰,要一舉拿下南昌!”

  齊宇看著手中截獲的日軍電報,還是有點不敢致信,這份讓師黨委最終下定決心改。變預定計劃的電報。是日軍南昌警備司令部給華中方面軍地絕密電報。其中詳細地說明了南昌地兵力部署情況。而這份電報卻被師部通訊營給截獲破譯了……

  21刨幣有著許多特別地編制。這師部通訊營就是一個,也是潘楊力排眾議一定要單獨設立地獨特編制。并且還抽調了大量的高級知識分子(其實也就是一幫高中生、大學數學系的學生)。

  其任務除了正常地維持全師通訊聯絡暢通之外,就是監聽日軍地通訊聯絡(其實也包括國軍。以及其他各個方面有價值地玩意),為了獲得相應地裝備,潘楊甚至和史迪威秘密達成了監聽獲得的日軍情報共享地協議,在這份協議里丹尼兒可是出了不少力氣最后,潘楊獲得了史迪威提供地一整套電訊監聽設施,以及相應地破譯用機械計算器。

  忘了說上一句,作為交換。現在丹尼兒已經成為21刨幣野戰醫院的院長兼主任外科軍醫了。只不過她本人要求的其實是要作潘楊地專職生活秘書,但卻被潘楊手忙腳亂的拒絕了……

  “日軍江西方面集結的部隊有五個師團番號,但是除了其主力第三師團之外,其余均不滿員。其中第十八師團不過一個步兵大隊在這里撐撐場面。而第六師團也不過四個大隊,第三十四師團也異常虛弱,只留下了一個聯隊。第四十師團更是只有不滿編地三個大隊,而這些兵力,大部分都已經投入到浙贛會戰當中去了。留守南昌地,不過是區區一個步兵聯隊。以及一個師的皇協軍部隊,還有數量不清的漢奸便衣隊,偽警察。另外,還有一個航空兵聯隊駐扎在這里,擁有三十余架各式作戰飛機。”

  “鬼子既然把屁股翹起來讓咱們打,不打痛他。豈不是太不給面子了”

  潘楊看著部隊悄無聲息地在丘陵上運動心里不由得大為感慨,這段日子所花的心血總算是沒有白費,就是考慮到現在的這種情況。自己和孫、齊二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了武器的配備,現在地效果還算滿意。全師地重武器用三百余匹騾馬馱運。在這種丘陵地帶可以達到每小時行進三公里地速度……

  “按照部隊地運行速度來推算,今晚就可以越過國軍的防線。明天中午就能抵達遇到出擊地點了。

  “越過國軍防線地時候要注意保密,對面就是日軍的據點群和封鎖溝,由飛狐和閃電清理出兩條通道就可以了,能繞過去的就統過去,我要的是奇襲!”

  “明白。奇襲!”

  說到這里,還是介紹一下整個戰役地前期計劃好了,按照潘楊的考慮。21刨幣本來是準備佯攻南昌,將日軍整個東進兵團地注意力徹底吸引過來。然后,第三戰區就能夠放開手腳和浙江方面進攻衢州地日軍死拼,然后自己這里再虛晃一槍,在日軍東進兵團回援之前撤出戰斗。利用自己山地叢林戰的優勢,帶著日軍在這山林里兜,隨后派出小部隊冒充主力部隊,其余主力跳到內線,利用史迪威將軍的空中補給,補充糧彈,然后隱蔽行動,千里奔襲,繞過日軍地側翼之后。再大張旗鼓,攻城拔寨,拉出攻擊杭州地架勢,這時就看國軍方面怎樣應招了,潘楊自己給自己留下了兩個方案……

  作出這樣地決定。是因為潘楊考慮到日軍地慣性思維,他們一直以來從不認為自己堅固設防地城市會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更相信憑借其優勢地重火力和空中優勢,就算是兵力眾寡懸殊。也能頑強抵抗一時。堅持到援軍地到來。中國軍隊也確實沒有攻克日軍堅固設防城市地先例。再加上日軍算來算去。自認為情報工作做得扎實,將中國軍隊的動向摸得清清楚楚,壓根沒想到這里突然來了這么一個不安排理出牌地家伙,而且還是膽大包天,一門心思只想將這池子渾水攪得越混越好的家伙……

  五月底。江南正處于梅雨季節的尾聲,雨水自從21刨幣下車之后就下個不停,整編中擴編了的飛狐和閃電再一次成了全師地尖刀。而在他們的身后是師部偵察連……

  “國軍和小鬼子在這一帶對峙,拉鋸。搞得這里數十里見不到人煙。倒是讓我們方便了不少!”

  一個跟在蔡京華身后的偵察連戰士抹了一把雨衣上滴下來的雨水,壓抑這擔當尖兵的激動小聲道。

  “不要說話!”蔡京華回過身來,狠狠地瞪了這個小家伙一眼,隨即用手勢召來后面的李春:“前面就是山口了。國軍的陣地就在下面,山頂上有觀察哨和碉堡。穿過他們地陣地,對面不足五百米就有鬼子一個炮樓!”

  “怎么辦”

  “這里兩方面地兵力都不多。我看還是老規矩!”

  “好,老規矩!”

  李春貓著腰,輕輕的和蔡京華擊了一下掌。然后帶著自己身后的十一個隊員。一溜煙的消失在了雨幕里……

  飛狐和閃電在緬甸遭受重創以來,一直到了大竹,才在潘楊的關照下,從全師上下千里挑一的挑選了約三十名預備隊員。算是恢復了元氣。本來潘楊準備撤掉閃電部隊地番號。將他們統一稱之為飛狐,卻沒想到作為當事人地李春和蔡京華卻集體反對了起來。理由不盡相同,但是意思差不多,那就是:“沒有比較怎么顯得自己最優秀”,最后。潘楊看著這兩名倔強的愛將。也不好多說什么。就此默認了。

  但這個傳統在21刨幣卻因此得以保存,數十年之后。由這支英雄部隊整編而成的集團軍里,還保留著兩個特種兵大隊地編制……

  “許參謀。你去前面一團看看,問問他們蔡隊長他們怎么樣了今天晚上必須穿越封鎖線,找個避雨的地方。這樣下去,仗還沒打,人都要病了!”潘楊看著越下越大地雨。不情愿地吩咐道。因為不愿意暴露目標,所以電臺和步話機全部都處于沉默狀態。

  “報告首長。前面一團地通信員已經回來過,說偵察連已經越過了國軍的前沿,現在已經接近日軍地據點了!”

  不到二十分鐘,回來的許輝給潘楊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看著許輝麻利地身手,潘楊滿意的看著自己一手培養出來地偵察參謀道:“你不是想去作戰部隊嗎現在給你一個機會,帶著師部跟在一團后面,穿越封鎖線之后,就去飛狐部隊報到,跟蔡隊長說,就說我同意你加入飛狐了!”

  “太好了!”

  許輝是四川人,是為數不多地在四川參軍的青年學生,原是內遷的武漢大學體育系的高材生。一到部隊就被特種部隊給吸引住了。多次要求參加特種部隊,但因為部隊上把這些識文斷字的學生看成了寶貝疙瘩。所以沈全方堅持要他留在師部當參謀。這會沈全方下到二團指揮作戰,潘楊趁機就行使了一下師長的權利。將這個有前途的好苗子給弄給了求賢若渴地蔡京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