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跛腳的巨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段云一直想招攬來的全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蘇聯以及其加盟共和國的科學家,也都是段云想要吸納的目標之一。

  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的產品“傻大黑粗”,重工業和軍事科技比較發達,然而民用的輕工業領域卻非常的差,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民用產品。

  但實際上,重視教育和科技發展是蘇聯的一貫傳統,而且蘇聯的科技人才非常多。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科技的發展尤為受到蘇聯的重視,被當成是其經濟發展的“決定性戰略方向”和“首要的”“關鍵的”問題,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蘇聯的科技隊伍迅速壯大,到80年代的時候,蘇聯擁有科技工作者143萬,約占全世界科技工作者總數的1/4,其中80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科研費用大量增加。

  80年代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約占國民收入的5,蘇聯在全國內建立了龐大的研究機構,年均提供的發明創造約500多萬項,占世界科研成果總數的1/3。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并沒有形成科技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與之相反的是,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經濟上的成就與科技上的進步極不相稱,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科學研究之間的關系,前蘇聯在宇宙數學與力學,熱核聚變,量子電子學等許多基礎學科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在應用科研上則嚴重滯后。

  就像當年蘇聯從事的太空計劃,探月計劃,和美國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然而這些先進的太空科技并沒有成功轉化成為民用,而是成為了蘇聯當局用于“充門面”,與美國相互攀比的資本,很多工程就是個面子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回報卻少之又少。

  另外一方面就是蘇聯的科研與國民經濟軍事化畸形化相適應,那些直接與軍事有關的尖端技術部門得到了優先發展,大量科技力量和成果集中在了熱核武器,激光,電子,導彈,原子能空間技術等尖端部門,而經濟領域上的民用工業和農業科技力量和成果卻明顯滯后。

  據統計,蘇聯國家科研撥款75用于軍事領域,只有20用于其他,在工業技術應用方面,至少落后美國十幾年。

  這也就使得蘇聯成為了一個“跛腳的巨人”,使國家的整體發展嚴重失衡,軍事航天領域可謂是一枝獨秀。

  還有就是前蘇聯雖然有大量的科技發展創造,但真正用于生產的卻很少,或者因為科技與生產脫節,部分科研成果,無應用推廣價值,或者因為體質原因,科技轉化為生產的渠道不暢通,大致只有1/4左右的科技成果在國民經濟得到了應用,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造成了巨大浪費,也限制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最后1點就是體質上的問題,蘇聯的科研經費主要依靠無償的國家預算撥款,因此科研部門不關心資金的利用效果,不關心科研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再加上企業對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是消極態度,所以在利用新技術方面,前蘇聯比西歐國家落后好幾年,比日本落后十幾年到20多年,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嚴重的國家資源虛耗。

  實際上,科技發展不平衡以及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利用,這種問題在中國也很突出。

  8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擁有高官以上的重大科研成果,達幾十萬項,可是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技術裝備的總體水平要落后1520年,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8,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這表明中國科技與經濟的“兩張皮”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蘇聯要到1991年的年底的時候才會正式解體,這也就意味著段云到那個時候,才有機會招攬到前蘇聯的科學家。

  不過在招攬蘇聯科學家的問題上,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在蘇聯解體的前一兩年之內,國內的經濟問題并沒有爆發,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的,尤其是一些科研人員的收入,短期內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另外就是前蘇聯的大部分科學家更向往的是美歐的生活,蘇聯的解體讓他們有了投奔昔日國家政敵的機會,而且很多優秀的蘇聯科學家在很早以前就接受了美國政府的“招安”,其他國家講招攬優秀蘇聯科學家,只能選擇美國挑剩的人才。

  所以段云也想從蘇聯解體中中分得一杯羹,尤其是招攬那些頂尖精英人才,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他需要提前布局,提前向那些蘇聯科學家拋出“橄欖枝”,許諾各種高薪待遇,也只有這樣,那些蘇聯科學家才能在國家解體之后,把段云的公司當成一個“后路”和“選項”,前往中國進行“淘金”。

  而且在這些科學家的選擇中,也不是所有人才都是段云需要的,段云還需要重新進行篩選,挑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才。

  然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胡正明雖然可以幫助自己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但蘇聯那邊的事情,他卻根本幫不上任何的忙,段云還需要想其他的辦法。

  “胡教授,你認識的學者朋友中,有沒有和蘇聯人打過交道的?”段云問道。

  “我們在國際性的會議上能夠接觸到一些蘇聯的技術專家,不過不可能有深入的交往,美國科學家想要去蘇聯,是要經過層層審批的,中央情報局那邊也不允許我們私自和蘇聯方面接觸……”胡正明說道。

  “果然如此。”段云聽到這里輕輕的點了點頭。

  “你不會是想在蘇聯設立研發中心吧?”胡正明問道。

  “和您實話說吧,我確實有這個想法。”段云看了胡正明一眼,接著說道:“如果你有哪位朋友能夠跟蘇聯的科學家經常打交道,可以給我介紹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