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66章 :天道地道一觀道,養圈臺上活埋到(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三叔感慨一聲,然后放下手中的酒杯,對我說:“呆會你堂兄見到你,一定非常開心。”

  對這個堂兄,我內心也稍微有些好奇,念頭一動間,先天元神之識瞬間到了門外,很玄妙地,我第一時間就確定十多人中那位是堂兄,估計是血脈相關的原因。

  三叔口中那個所謂我的堂兄張德,看上去年紀和我父親差不多,按理說他這么富有應該保養的不錯,可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我這位堂兄出現在華夏,別人會一口咬定他絕對是一個老外。

  此時的他,從外表看很少有華夏人的特征,瘦高的體型,花白的頭發,高隆的鼻梁上面戴著一個黑邊眼鏡,只有在他的神態和舉動中隱隱可以看出幾分像去世的祖父……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我的這位堂兄是一個修煉者,不只是練了幾十年張家全那么簡單,他的修為已經達到了煉精化氣的顛峰。

  堂兄的右胳膊,在一個貴態十足的金發婦人懷中,她可能是我的嫂子。堂兄夫婦的前面,蹦蹦跳跳地走著一位精靈古怪非常漂亮的東方少女,還有一個懶洋洋地M國大男孩。而跟隨在堂兄夫婦身后的,卻是六個身材高大魁梧的保鏢和兩個黑人女傭。

  三叔等不及那少女按下門鈴,就從我身邊樂和地走過打開了門,同時,三叔口中大叫道:“哎呀,我的乖孫女回來啦!”

  汗!多么陌生的三叔,乖孫女?這個女孩?為什么我在她身上感應不到張家的血脈氣息?那個M國大男孩也是,估計,這兩人是堂兄領養的兒女。

  就如三叔所言,堂兄一家突然看到我,經三叔介紹知道我是九四丈來的后,都顯的非常熱情。堂兄直拍我的肩膀說好小子啊好小子,那漂亮地小侄女嘿哈打了兩招張家拳,問我會不,而那典型的M國大男孩小侄子卻哈嘮一聲后站在一旁蔑視我,嫂子看我的眼中卻滿是好奇。

  還好,三叔一家全都能說流利的國語。

  熱情持續,坐下來后。大家都說說笑笑,堂兄問了我很多九四丈的事情,他還連連感嘆九四丈是他的家鄉,是他的父親、爺爺、太爺爺去世時也難以忘懷地地方,堂兄的外表雖然不像個華人。可從他的言行中,我可以感覺到他骨子里卻是個地道的華夏人。

  我的那個漂亮小侄女非常好奇地問我,國內家鄉地臥龍山否真的如被人削去了一半的樣子,我點頭說是,她又問我是不是被神仙給削去的。我那小侄子在旁邊不屑地說,那肯定是超人或者外星人的杰作,我啞然失笑。

  小侄女和小侄子地年紀和我差不多。他倆剛開始還直呼我的名字,在被堂兄喝了幾聲之后,才改口叫我叔叔。

  突然有了個完全M國化的堂兄嫂子,以及兩位年紀和我差不多地侄女侄子,我并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習慣,堂兄一家都有一個華夏名,嫂子叫馬莉,侄女叫張靜。我那M國侄子的名字更是夸張,叫張飛,張靜和張飛似乎也煉過一些拳腳功夫。

  從大家的談話中,我了解到三叔在這里并不習慣有女傭伺候,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三叔一個人在別墅中,三叔脫離了在國內的忙碌的生意應酬。在這里過的似乎很是逍遙自在。

  “哎呀!快拿我的相冊出來!”

  聊地正火熱,堂兄突然開口對嫂子說,接著,嫂子馬莉和張靜上樓拿下來了幾個大相冊。

  堂兄急不可待地從嫂子手中拿過相冊,翻開給我看,他一一解說里面的人物,堂兄告訴我的那個太爺爺酷似我祖父,而堂兄的祖父已經有一半M國人的血統,眉目間卻依然有幾分我祖父地樣子,堂兄的父親則有和堂兄差不多。

  堂兄一邊翻照片,一邊告訴從那個太爺爺開始在M國地創業生涯……

  接著,堂兄打開另一個相冊,里面全是華夏的著名古跡名勝,后半部分,則是我熟悉的九四丈和臥龍山的照片,最后的幾張照片,卻是一些人物,有我的祖父,大伯,我父親,三叔等等,也不知道這些照片堂兄是怎么得來的。

  最后,堂兄拿過一個小相冊打開給我看,那里面卻全是一些實物照,一些我再也熟悉不過的東西,一件件做陰陽行當用的法器不時地引出我小時的回憶。

  “小叔叔,你做過陰陽嗎?”小侄女張靜眨巴著她那靈活秀氣的圓眼睛,好奇地問我。

  我笑了笑,正要開口說沒,旁邊的堂兄開口對張靜說:“你這孩子,我們張家早就不做陰陽這個行當了。”

  張靜問他父親,“哦!為什么啊?”

  “哎……!”堂兄張德嘆息一聲,說:“活陰陽,死麻蘗,閻王敵……呃!”堂兄說到一半立即收口,有些不自然地看了一眼我三叔。

  聽到堂兄的話,我的心中一動,活陰陽,死麻蘗,閻王敵?他還沒說完的話里面,似乎又藏著什么玄機。

  “爸爸,怎么不說了啊?”張靜睜大眼睛問堂兄。

  就在這時,三叔接過話題,笑呵呵地看了堂兄一眼說:“乖孫女啊,爺爺告訴你吧。”說完三叔看了我一眼,又說:“三桐啊,你還不知道我們九四丈張,楊連家的恩怨吧?”

  我聞言不由一怔,點了點頭,當初我從楊阿婆那里學請大神的時候,父親就嚴厲地責怪過我,我也問過父親為什么,當初父親猶豫了一下沒告訴我,母親也絕不開口,現在,三叔終于要說出其中的恩怨了嗎?這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我的內心不由地有些期待。

  屋子里靜了下來,很明顯,大家都很期待接著說下去。

  “很早的時候。”三叔稍微思索了一下,開始說:“在九四丈,有三個大戶人家,除了我們張家,還有楊家和劉家。到現在,也就只有我們張家還算旺盛,至于劉家,五十多年前就遷走了。”

  “哎!”三叔嘆息一聲,接著說:“那時候,我們張家就是做陰陽這個行當,因為是超度亡魂看風水等等都是造福后人,所以俗稱活陰陽,而劉家呢,卻從祖上傳下的可以害死人的放咒之術,他們家大多都是大麻子,人們稱為死麻蘗,至于楊家,則持有醫術和請神救人之術,可謂是閻王敵。大概是四幾年的時候,三家的幾個熱血長輩都是參加了青省的一觀道。”

  聽著三叔的敘述,我的眉頭不由地跳動了幾下,九四丈張、楊、劉三家祖上所學各有不同,看來,張家祠堂中首位的那位始祖似乎在正邪之間。

  “當時的一觀道,專門和軍閥馬步芳、馬鴻逵做斗爭,后來,馬鴻逵強搶了劉家的一個女人為四姨太,她的名字好象叫劉慕俠,沒過多長時間,一觀道中的那幾個劉家人全都背叛,出賣了一觀道。”

  “我們張家參與的七個人有五個被捕,兩個重傷逃了出來,最可惡的是,楊家人竟然見死不救,其中一個到了九四丈后沒幾天就咽氣了。”

  聽到三叔說到這里,堂兄張德嘆息一聲,補充道:“另一個大難不死,活了下來,逃到了M國。就是我太爺爺。”

  哦!原來那個太爺爺是這樣來的M國,九四丈張、劉、楊三家的恩怨原來是如此。張靜和張飛以及嫂子三人估計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張靜好奇地問三叔,“三爺爺,那被捕的五個人呢?”

  三叔苦笑一聲,說:“活埋了!天道地道一觀道,養圈臺上活埋道,只要是青省長大的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當時,馬步芳的兵將一觀道整整三百多人直接活埋在了養圈臺,因為我們張家那五個人,九四丈張家還有十多人也同時被活埋。”

  “五零年的時候,劉家的人大多跟隨馬步芳逃跑到了新疆最后聽說是出了國。”

  出了國?那跑到我家來素要《天經丹醫的劉成道是從那里來的?我心中大是好奇,開口問三叔,“那其他的劉家人呢?”

  三叔隨口說道:“也不知道去了那里,反正五幾年的時候,全都從九四丈搬走了,劉家唯一留在九四丈的,就是羊羔子的奶奶。從那以后,我們張家就有了一條族規,張家子弟不得參與任何組織。”

  “呵呵!”三叔突然一笑,說:“聽說那個一觀道,好象是白蓮教的分支。”

  汗!怎么牽扯出了白蓮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