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七章 征糧滋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晉隋唐第三十七章征糧滋事第三十七章征糧滋事第三十七章征糧滋事  前面說過。昭儀軍這只偏師,負責的主要工作,既不是戰斗,也不是防衛,而是征集糧草的任務。

  本來,大軍征伐,輜重糧草應有國家統一籌集和配給,但是戰爭進行到現在,參戰的朝廷各支部隊,除了羽林軍等少數主力外,大部分的用度,也只能是通過自己籌集的方式來完成,朝廷只能支援一小部分。

  這是由國家經濟糜爛、國庫據擠造成的結果,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很大。

  襄州,就是昭儀軍的糧草征集之地,軍人們謂之“吃食”。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這種白吃白拿東西的“食客”,自然是不受歡迎的主,但一些邊臨戰場范圍的州縣,為了自身轄區內的安全,往往也會主動尋找一些和己方關系不錯的部隊來駐扎。一方面。軍隊得到糧草補給,可以加強自己的持續作戰能力;另一方面,地方得到軍人庇護,免受戰亂或者匪患的侵擾,多少算是雙贏的關系。

  不過,這種關系比較脆弱,除了一些非人力的變故外,還取決于雙方共同的努力維護,比如說軍方索要無度,超過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或者地方已肅清戰亂,不再需要軍隊的保護,凡此等等,都可能造成關系的破裂。

  而昭儀軍這只征糧部隊,來到谷城一年有余,總得來說,和地方上的關系還算馬馬虎虎,不過,這主要得益于縣令邵鳳康的軟弱膽小,事實上,隨著昭儀軍索要數目的不斷增多,谷城百姓已是怨聲載道,而每次,邵鳳康面對強橫的來征糧的軍士,總是鼓不起勇氣來抗爭。

  所以說,昭儀軍和谷城官員之間,早已存在矛盾,沒有爆發出來。只是缺少一個突破點。

  而在接風宴后,谷城縣上至官員士紳,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了新任刺史大人和昭儀軍屯糧都尉孫歸有著很深的矛盾,這是種心理暗示,尤其是大家都對昭儀軍不滿的時候,為昭儀軍樹立起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那么,反過來說,這個昭儀軍的敵人,無疑就成了自己敢于對抗一些不滿因素的大靠山。

  這讓很多人有了底氣,于是,矛盾自然而然就爆發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就是昭儀軍的軍士們又來征收這個月的糧草了。按照慣例,他們需要先和縣署官員協商后,由縣衙出具一道告示—說明這個月的糧草數額是多少?攤派給了哪幾個鄉的百姓負責?到時候,縣署的差人會跟隨征糧運糧的軍士們,前往指點的地方,向百姓收取糧食。

  實際上,差人們也會從中漁利,這是以前谷城縣署制度的不嚴謹和監督的散漫造成的必然癥結。但是,這些弊病在丁刺史到來后,得到了改善——田曹和戶曹兩個部門的許多規章制度進行了全方位的整頓。

  差人們正憋著一肚子火,征糧的軍官們得意洋洋地來了。這次,他們索要的數目更夸張,明顯超過了谷城百姓的承受能力,不過,這是孫都尉的意思,他們只管來征糧,至于能不能湊集到,那是谷城縣的問題。

  接待的幾位差人,立馬便覺得有一股邪火,騰地竄了上來,他們雖然此前同流合污,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征不征糧也不是他們小人物能決定的,還不如趁機斂點錢物,也好便宜了那些粗野無禮的軍漢。

  可是,公差們畢竟還是土生土長的谷城本地人,這地界上生活得全是他們的父老鄉親,而昭儀軍這次,明著就是要來刨全縣百姓的根來了,要是滿足對方的要求,谷城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

  此外,軍士囂張跋扈的樣子,也激怒了差人,他們明確而干脆地拒絕了對方。于是,一場激烈的爭執發生,最后。鬧得不可開交之時,縣令邵鳳康不得不硬著頭皮出來應付。

  而當跟隨縣尉牛畏出去視察烽火臺的丁晉回來時,他便看到了這樣的情形:幾個粗野壯實的軍漢,圍著邵鳳康大聲吵嚷,而素來注重儀表的邵伯年也是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丁晉問清原由后,大怒,對邵鳳康道:“縣君輔佐皇上治理谷城,卻不能制服小小的軍士,竟使得他如此無禮,何以鎮服一縣百姓呢!”

  邵鳳康羞愧,丁晉當即喝令鐵保及跟隨的刺史府士卒,將幾名軍漢捆綁起來,又道:“現在本官已將以下犯上之徒束縛,邵縣令可對他們裁決,一切后果,有本官承擔。”

  左右谷城官吏也紛紛言道:“請縣君裁定,還我百姓以安寧。”

  這個時候,也不容邵鳳康再猶豫,他只覺一股血氣上涌,喝道:“汝等假借征糧之機,多次盤剝壓榨本地百姓,現又沖撞本官。實在可惱可恨,來人,押下去,每人重責二十大板。”

  軍漢們沒想到谷城縣真敢責罰自己,立即高聲叫罵,沒罵兩句,早被塞了嘴巴,于是奮力掙扎,差人們竟然拖拽他們不得,正在糾纏之機,外面急報。又有十多名軍士沖入縣署,手執兵器,來勢洶洶,眼看就要闖入大堂了。

  邵鳳康嚇得六神無主,向丁晉哀叫道:“大人,這,這可如何是好。。。”

  丁晉神色不變,從容鎮定的樣子,使觀者皆服,他對鐵保道:“鐵大人,替本官傳話出去,今日此地為本刺史辦公重地,閑雜人等,不得號令,擅入公府,皆視為謀逆,一律擒拿勿論,有膽敢前進者,可直接手刃之,無需通報。”

  鐵保興奮地喝道:“遵大人令。”說完,帶了幾十名士卒,立即趕往前院。

  牛畏也踏步而前道:“使君,下官也愿前往緝拿亂兵,請大人允準。”

  “好!”丁晉贊賞地點點頭,大聲道:“牛縣尉忠勇可嘉!你帶兒郎前去,給本官好好鎮一下那些粗野兵卒的匪氣。但需謹記,真相未明前,不得傷害無辜。”

  牛畏大聲答應著,領命而去。

  那些剛才還掙扎不休的軍漢,此刻也老實了起來,似乎為丁晉從容不迫而又剛正威嚴的氣勢所震懾,又似乎是意識到了外面同僚行為的嚴重性,皆服服帖帖起來,不敢妄動。。.。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