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十五章 三把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VIP第七部襄州刺史第十五章三把火十五章三把火  丁晉笑道:“別急著賣弄你那甜嘴巴,說,有什么事這么早前來。醉露網”

  六竹憨憨地笑笑,遞上手中拿著的一本冊子道:“大人,這是司務參軍事賀勝給您整理的賓客名單,今天大堂那邊他當值,所以一大早來了后,見您還沒起身,他就把名單交給俺,自己去衙署了。”

  “哦,他這么快就整理好了?”

  丁晉很是訝然,這份名單就是十錦樓會宴的賓客資料,雖然宴會的主持人段秀實那里也有一份賓冊,但只是簡單記錄了府上和名號,其他資料一片空白,所以丁晉需要讓人重新收集一份比較詳細的資料,以便對襄州地區的上層階級、名門貴族,有個大致的了解,只是沒有想到那賀勝好大的本領,上千名賓客,涉及整個州百余名望之家,不過半日便收集好了,難得,真是很難得。

  吃過早飯,丁晉官署應了個景,然后就在簽押室里繼續看戶薄。快中午的時候,司務參軍賀勝進來稟報說已經在明瑞堂酒樓點好了酒菜,只等刺史大人和耿益等鄂州兵士前往。

  丁晉便回后院,脫了公服,了身清爽的便服,然后又讓丁翼去喚了耿益等人,見了面,丁晉和眾兵丁客氣兩句,那耿益笑嘻嘻的樣子,一張橫眉豎眼的黑臉都笑成了桃花。

  明瑞堂酒樓在刺史府不遠的一條街,蘇易簡、段秀實及諸曹官員已等候多時,本來,今日這場宴席原是丁晉為感謝鄂州兵所設的私宴是段秀實等人盛情難卻,紛紛說鄂州兵護送使君大人,乃是對整個襄州官吏百姓,都是恩惠以堅持要全體出席將這頓原本比較小的送行宴,搞成了盛大的公宴。

  其實說穿了,也就是不丁晉自己掏腰包請客了,這頓飯,公家出。

  段實帶著刺史府諸官吏在明瑞堂門口親自將丁晉一行熱情地迎到樓上,大家落座后寒暄幾句,便吩咐上菜。

  菜肴自然是豐盛精美。酒水是千金難買地珍釀。鄂州兵吃得很滿意。對襄州官員地熱情款待。自也不乏阿諛奉承之詞之一句話。氣氛很和諧。

  而秀實等官吏日何曾和一群粗鄙低賤地兵丁一同吃飯?雖然沒有同席。畢竟有些不習慣過是礙著丁晉地面子。勉強施舍些笑容經讓一群兵士感覺格外興奮。

  只有丁晉地微笑。很真誠。很謙和。這又讓襄州官吏們。對這個長官。有了一份新地認識。

  吃過送別宴。丁晉適時地讓丁翼遞上給耿益和兵丁們地錢物。這又引來軍士們一頓自真誠地感激奉承。粗俗地馬屁話連天。

  堅持將鄂州兵士送到城門口。耿益笑呵呵道:“大人不要送了。俺可能很快就會回來。”

  說完。耿益帶著一臉地傻笑和一群興高采烈地吃飽喝足地兵丁們。向遠處地大道走去。

  送走耿益后,丁晉和眾位官員回到刺史府,.電腦看小說訪問16各曹官吏自去治事,丁、蘇、段三位主官,來到刺史簽押室,商談公務。

  蘇易簡是長史,段秀實是司馬,本來這兩個官職在平時是不大管事的,是那種地位尊崇,但是沒什么事干的閑職,朝廷設置這兩個職務的主要目的是,和刺史同鎮地方,負刺舉、監察、彈劾等功能,謂之:“紀綱眾務,通判列曹”,年終還要和刺史輪流入京,向中央政府匯報一年以來本地的政務、戶口和賦役。

  另外,還有一個時候,這兩位大人也會“英雄有用武之地”。什么時候呢?就是前后任刺史交接之時,這個關鍵的時間,長史、司馬負有穩定地方、治理政事的責任和權力。新來的刺史在沒有熟悉當地情況和衙門政務這個時間段,兩位“上佐”就要多多費心,“勉為其難”地暫時先處理官署一切事務。

  現在,丁晉已上任數日,家庭已經安排妥當,私事也處理得差不多了,因此,便要在蘇易簡、段秀實的配合下,盡快熟悉刺史府事務,這個過程,往往因為新任官員好大喜功或炫耀的一種心態,而搞得聲勢磅礴、動作頗大,老百姓還給起了個親切的名字叫:“三把火”。

  不過這個“三”字,在中國人的語匯中,是個很不確定的概念,用在這兒便是放許多把火的涵義。

主要包括  懸牌放告:宣布某日某時正式開始接收訴訟。

對簿點卯:對照吏房等有關部門呈交上來的各種書辦卯簿、差役卯簿等花名冊,讓他們輪流報到一遍,即便是再小的胥吏,比如  署中的差門,都得來報到。

  這個過程,丁晉需要接待襄州三城八縣各級職能部門大概近千名官吏。

  清查計薄:計薄是地方衙門的日常工作記錄報告,上面內容多多,包含的實際東西更多,雖然不免有敷衍造假之嫌,但誰都不可能做到天衣無縫,造假,同樣包含著它特定的意思。為什么造假?為什么要在這個地方含糊其辭?這樣,一思量,便知道這個縣在某方面的工作,可能存在問題。

  拜廟拈香:凡地方上的佛廟、孔廟、關帝廟、文昌帝君廟和城隍廟等,都得在上任之初一一拜到,這是規矩,有時候倒并非是官場迷信,反而更有一種為百姓祈求蒼天神仙祝福的意思。

  清倉盤庫:凡錢庫、料庫、糧倉等衙管庫房,都得對照前任留下的賬本,一一驗過;驗過后,記錄下來,這樣,以后這些地方出了什么事,如果事時間是在這之前,那是前任的責任,如果是在這之后,那就得自己承擔后果了。

  閱城巡鄉:主要檢查城垣是否堅固,關卡是否嚴密,地方上的治安防范措施是否完善,除此之外,還要巡閱地方部隊團結兵及折沖府。

  不過主要是解放掌管的結兵,有募兵職能的折沖府早已經名存實亡,這其中,少不了殺豬宰羊,給兵士們一些物質上的鼓勵。

  清厘監獄:把監房、監押場所等都審查一遍。有冤的喊冤,甭管是不是真冤枉,先記錄在案,等過后安排時間,統一處理;各種原因刑期已滿而滯留的犯人,甭管想不想出去,統統釋放;還有一些死在監牢中,而名冊上沒有勾掉,一些在監牢中出生的嬰兒,還沒有在名冊上記錄,這些都要處理。

  不過讓獄卒們有些感異的是,這位丁使君對待那些嬰兒,與前任李刺史很有些不同,他沒有讓監獄方面登記造案,而是將幾名嬰兒、兒童交給了襄陽城負責養老撫幼的濟生堂照顧,至于下文,限于他們的身份就無法得知了。

  傳生童:又叫“觀風試”,凡名在州學的學生都得參加,出題一般都與本地民風、吏治、學風等有關,借此獲取了解情況,及評品學生才學優劣等多方面成效。勸課農桑是地方官員的主要政績所在,因此對于這方面,丁晉自然也極為重視。

  此外,還有巡道各縣:巡察各衙門的工作,并和各縣官員接觸聯系。

  一州的主官,管理的地方有多遼闊,可能他本人都無法想象,所以如果不下去走走,只每天蹲在刺史府簽押室辦公,那么即便再認真,再有責任心,他做出的成績,也會很有限,甚至,時間一長,可能還會被下面之人欺上瞞下,出大問題。

  襄州,包括谷城、城,襄陽城、宜城縣、義清縣、均縣、南潭縣、棗陽八縣,還有樊關這個軍事重鎮。

  樊關的軍務不歸襄州刺史府管,一些地方事務也多被軍隊制約,不過名義上還是屬于襄州統轄,丁晉巡視到樊關后,為了對鎮將周漢賓表示尊重,并沒有停留多少時間,只和樊關縣令談了談當地的民俗風情,然后要了衙門今年的工作計劃副本,便離去。

  在棗陽,丁晉停留了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原因是棗陽縣署的行政效率比較低下;另一個更關鍵的原因是,棗陽縣令韓維是好友韓泰的族叔。

  出于對韓泰友情的重視,丁晉對韓維執禮甚恭,并以極大地耐心,和對方探討地方的治理,否則,單是棗陽縣亂七八糟的情況,他早已嚴厲訓斥之。

  韓維是個夸夸其談的家伙,門閥世族的高貴出身,讓他根本不知民間疾苦,當了地方官后,愛享受、怕辛苦的少爺脾氣,又讓他不能深入群眾,更要命的是,他自視甚高,也就是自我感覺挺不錯,所以,他在丁晉面前,用一種很熱情、很真誠的語氣,興高采烈地炫耀著自己是如何治民有術的時候,丁晉總算是沒有誤會他是故意挑釁自己的判斷力。

  在韓維的熱情下,丁晉作出不好推脫的樣子,在棗陽多逗留了幾日,這些時間,他除了應付韓維的招待外,更多的是,接觸縣署的大小官吏,通過和他們的交流,略有所獲。

  雖然,很明顯的,棗陽的各級官吏也多是些油滑不實之徒,因為韓維很好騙,這樣的主官,下面自然會滋生狡猾和弄虛作假,所以從他們嘴中,得不到多少有用的東西,倒是聽來不少誰是誰非背后傷人的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