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十五章 御下之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五章御下之道第十五章御下之道  最后一件公文。ΖuiLu是發往“將作監”的請調文書。丁晉認真地寫完最后一句話。工工整整地簽名。再細致地蓋上自己的印章。然后令在堂下等候多時的承發吏接過。即刻遞交同在皇城辦公的將作監司。

  說到治公。丁晉的認真和細心。是出了名的。何況。一向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發送的公文。雖然是一件小事。但立意措詞都要得體。有時候。平行官吏的公文往來。不那么留意。立意措詞傲慢不恭。得罪一同作官的人。這就不是和睦友鄰的行為。

  要做官。先做人。這大概就是丁晉能在仕途上稍獲成功的原因之一。

  伸了個舒服的懶腰。丁晉對旁邊也已經等候半天的主事官裴子雨道:“裴大人。等候多時了吧?恕罪。恕罪。可是有事前來?”

  裴子雨忙笑道:“大人何需客氣。下官看大人務公嚴謹、一絲不茍。不覺間受益良多。心中甚是敬佩啊!”

  又看丁晉疲憊的面容。關心道:“大人日理萬機。實是異常辛苦。下官所報不算緊要之事。就留待明日處理可好?”

  說是日理萬機是有些夸張。不過丁晉做公務的勤奮。同樣在整個尚書省很有名。司封司最忙的那段時間。他可說是身兼數職。日夜操勞。手下效果。單從這方面來說。他在仕途上地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哈哈。無妨!你只管講來。”丁晉溫和地笑笑。立馬振作起精神。和裴子雨商談公事。

  原來。裴子雨所請示的是一件承襲爵位的事情。前些日子。襄陽郡侯盧琳病逝。他的兒子眾多。有三十七個。但是正妻卻沒有所出。也就是沒有法定接班人。為了繼承家業和爵位。便爆發了家庭矛盾。最后。一家人更是把官司打到了長安城。朝廷當即責令吏部司封司調查盧家的情況。選擇其中賢能、良善之輩。做出一個候選名單。交給中書門下以定繼承人。

  這份公事。丁晉交給了靈活機變地裴子雨去處理。調查別人地家務事。自然要和盧家眾多夫人、兒子打交道。甚至是打口水仗。辯才了得的裴主事。當可勝任。

  果然。裴子雨不負丁晉期望。這才隔了不過半個月。便完成得差不多了。不過候選人數目是五人。前面四人。皆是德高望重者。盧氏族老也無異議。輪到最后一個名額。他犯了疑難。無法調解盧家眾人的爭執和不滿。無法在幾個勢均力敵的兒子中選出最滿意者。于是便向主官丁晉求助。

  丁晉只說了一句話。便輕“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即:如果都是正妻之子。則立其長者。不論其賢能與否;如都是庶子。則看誰的生母身分高貴就立誰。而不論年齡。這叫“子以母貴”。符合這個時代的道德和倫理標準。

  裴子雨聽了。茅塞頓開。之前他一直糾纏于朝廷所定地賢能、良善的擇人標準。可是這個人是不是真地賢良。或者這個人是不是比另一個兄弟更賢良。短時間內。他一個外人。即便再有能耐。又怎能輕易判斷出呢?即便是選擇出的前面四人。也不過是道聽途說。綜合盧氏族人的評價而已。所以。與其糾結難辦。不如另劈途徑。尋一個同樣能讓朝廷滿意的規則來擇人。不僅合乎情理。盧氏不滿者。也無話可說。

看到困擾自己數日的大難題。被長官一句話便化解無形。裴子雨對丁晉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拍馬屁道:“大人英明。實讓子雨心悅誠服。昔日大人尚在都省之時。下官便聽聞大人智慧之名。嘗恨無緣追隨左右。得聞教誨;即大人駕臨本司。下官有幸添為僚佐。興奮之中猶如在夢中。自此。既得所愿。又時時親近聆聽。自覺受益無窮。愚鈍之身也日日精進。真可謂天大造化  丁晉大笑:“初晴啊初晴。你這張嘴啊。真是能把死。神仙說死了。某難道真有你口中那般英智?”好話人人愛聽。丁晉也不例外。裴子雨一番話。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丁晉很想知道一下。自己在這些屬下眼中。到底是個什么樣地形象。

  裴子雨眼睛轉了轉。看簽押室內再無旁人。當即利利索索地跪拜下來。一副很誠懇很真誠的表情說道:“大人胸有千壑。明遠高智。吾輩言語實難道盡其一。古人不以年紀為譽。大人雖比我少。但才學道德卻厚我百倍。我當拜為師。丁師。請受在下一拜。”說完。大禮參拜。如對父師。

  丁晉搖頭笑笑。扶起他來。不咸不淡地道:“裴大人。太也多禮了。以后勿做此舉。以免惹人非議。汝之心。恩。某自明了。”

  他的話說得很溫和。不過緊張之下。裴子雨并沒有理解丁晉地意思。不知道這位主官對自己不顧廉恥地投靠、巴結的行為持何種態度。心中很是忐忑。又有些責怪自己今天實在太沖動冒失了。不過自前些日子。那位范理主事被調派過來并立即得到重用后。他便堅定了不管用何種辦法。也要巴結好丁晉大人地念頭。有關那位范主事的發跡史。在司封司內可算是人盡皆知。從范理的例子。裴子雨看出。不管這位丁大人到底是不是清明之官。他也是喜歡重用“自己至于怎么成為領導的“自己人”。緊密貼近領導、搞好關系就是正道。

  裴子雨猜不透丁晉話中含義。搞得自己一頭霧水。額頭上也滲出了冷汗。丁晉自也不愿多說。這種事。點到即止。話說得太透徹。反而不美。讓這個機靈人兒多些忐忑。也好收收他的性子。磨磨他的棱角。

  兩人又談了兩件公事。裴子雨心神不寧。幾次說錯話。好不容易等到他告退的時候。丁晉才算是給了他句安慰的話:“初晴。襄陽郡侯一事。辦得很漂亮。以后汝更當自勉之。本官自有重任相托。”

  裴子雨頓時大喜。喜笑顏開。還不忘猛拍兩句馬屁。隨后才恭敬地告退而下。

  丁晉又讓小吏召主事官范理問詢。不片刻。一身碧綠官衣的范理領命而來。不過大半年時間沒有出場。這個家伙身上明顯多了幾分貴氣。看來自正式告別胥吏行列。進入官宦之途后。心情愉悅、身份尊貴。他的確滋潤了很多。

  在外面小吏面前總是趾高氣揚的范理。一進門。便馬上擺出異常恭謹謙卑的樣子。對丁晉參拜行禮。不過口中的稱呼自然不會是私下的“恩兄”、“大兄”之稱。在人多嘴雜的辦公地點。還是要注意些影響的。

  不過。即便是簡單“大出他心中滿懷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而且。這份感情絕對是真摯的。

  范理對長官丁晉。懷有無限感戴并不足怪。昔日身份卑微的胥吏之徒。平生的志愿。恐怕無非“當官”兩個字。圈外之人可能有些無法理解這種執著的心情。但是身在其中。階級的嚴明、地位身份的懸殊。讓這些自尊和心理飽受壓迫侮辱的人。無時無刻不想著自己也能魚躍龍門。化身為高貴“官人”。得到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享受“上位者”的趾高氣揚。

  而對于大部分胥吏來說。這一生幾乎都不會有希望。志愿不過是幻想。即便是如范理之輩。有真才實學者。也不敢多存妄想。可是世事難料。命運如棋。誰會想到。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他竟然一飛沖天。不僅永遠脫了胥吏白身。還得了從八品的顯赫官身。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遇到了貴人。遇到了這輩子最大的恩人—丁晉。可以說。丁晉對于他。不啻是恩同再造。有再生造化之恩德。也無怪范氏夫妻對于丁家。簡直是卑躬屈膝。感激涕零。

  書歸正傳。面對恭謹謙卑的范理。丁晉卻是不假辭色。挑出一份存有問題的公文。嚴厲訓斥了他一頓。

  范理面帶愧色。唯唯諾諾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又反復檢討。然后堅決保證以后不會的問題。這才平息了長官的怒火。

  丁晉暫罷生氣。但是并不說話。以沉默來煎熬范理。也讓他多記點教訓。御下之道。勿使忘形。范理的最大毛病就是輕浮不穩重。僥幸得了一官半職。便有些站不住腳跟。這些時日。丁晉暗暗觀察其又浮現出了傲慢自大的毛病。于是擇機好好敲打一下他。

  過了半響。范理臉上羞愧之色更甚。丁晉這才沉著臉。和他開始商談幾件比較重要的公務。一般情況下。丁晉對于范理可謂是公私分明。私下兩人交情極為親密友好。丁晉對之也極為溫和有禮;而在官署。卻是態度剛正。要求嚴厲。很少對他假以辭色。這也是丁晉的御下之道。對于像范理這樣的屬下。必須讓其常懷畏懼。工作中才能謹慎小心。避免得意忘形下犯了錯誤。(。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