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89 攘外必先安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朝堂上。

  越王提前熟悉了呂禮寫的稿子,在早朝的時候來了個理解性讀稿,表達的意思大概就是“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

  科舉又選拔了不少人才,龍顏大悅,心情可以說是相當美麗了,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呂修撰不能繼續給他當秘書了。

  呂禮還年輕,越王覺得自己不能太過自私,還是放出去成長成長,這樣以后還能派上更大的用場。

  “恭喜王上,賀喜王上”朝堂上,遍布這樣的聲音,文武百官喜笑顏開,也就徐尚書的臉色不太好看,笑的有些僵硬。

  兩位周公子都是越王欽點,不存在任何作弊的可能,這就讓徐尚書很難受了,連個挽回面子的借口都沒有。

  狀元樓常客成績爆炸,他不僅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慘遭打臉,真是凄慘的不行。

  都察院的言官們心里都在慶幸,幸虧當時聽了謝大學士的話,要不然尷尬的人里就要有他們一個了。

  真要是那樣,哪里還能想現在這樣,悠閑的看熱鬧?

  “徐愛卿,你辦事向來穩妥,成氏族人的事兒就交給你來辦吧,千萬莫要讓孤失望啊!”

  打一棒子給個甜棗,有異族來投,這個教化異族的重任就落在徐尚書身上了。

  “是,臣定當鞠躬盡瘁,不負王上所托!”

  一秒鐘,徐尚書滿血復活,就連嘴角都咧開了,不管是否真心吧,反正是笑了。

  早朝過后,越王獨自召見兵部尚書韓知兵,整個過程十分隱秘,甚至都沒讓呂禮做筆記。

  不過事有湊巧,呂智也有急事前來覲見,碰了個正著。

  別看他把彈劾的事兒擺弄的明明白白,甚至徐尚書都被弄的灰頭土臉的,但這些都不耽誤曹達辦事兒。

  更為關鍵的是,曹達的目標已經達到了,而且成效斐然。

  朝廷最近不是一門心思的搞科舉嘛,世家大族趁機出手,狠狠的挫敗了內庫的擴張,王后的母族剛剛露出些要崛起的苗頭,這一下就被掐滅了。

  這不是嘛,那些呂智平素都沒怎么接觸,甚至有的都不認識的親戚就來了,哭著喊著的求幫忙,求資助。

  那些世家大族的手段倒也簡單,打的是純純的價格戰,就是拼著虧本也不讓內庫擴張。

  價格戰就是拼硬實力了,講究的是以本傷人,這東西誰更有錢,誰就能贏,可惜內庫偏偏沒錢,所以就求到呂智這里來了。

  眾所周知,呂家有錢,超級有錢。

  呂智心說,早干嘛去了?現在倒是想起他來了。

  可這些人畢竟都是王后的至親,算起來跟太平郡主的關系也都挺近。

  其實這都沒什么,呂智主要是怕他們打擾了自家娘子安胎,所以就使了一個緩兵之計,然后就趕緊來到宮里,找越王討要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越王這邊和韓尚書還沒開始說呢,大太監魏忠來報,“郡馬爺來了,正在外面候著。”

  “這個,要不就讓他先回去?改天再來?”越王想了一下,如是說道,這是在詢問韓尚書呢。

  今天討論的問題很重要,事關國本,越王不敢貿然從事,所以才有此一問。

  “郡馬爺?”韓知兵摸摸自己的雙下巴,想了一下,“此事倒是可以讓郡馬爺知曉,想來他也不至于亂說。”

  “韓愛卿言之有理。”越王擺擺手,“召進來吧。”

  韓知兵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只是這表情一閃即逝,馬上就恢復成了笑瞇瞇的樣子。

  事實上,他早就看出來了,越王十分信任呂智,剛才與其說是問話,倒不如說是某種暗示,身為越王肚子里的蛔蟲,韓知兵怎么會不懂?

  “父王,韓尚書!”呂智一一見禮,雖然成為駙馬之后韓府去的少了,但是交情還在,兩人沒生分。

  “嗯,你這小子怎么有功夫過來?沒在家陪孤的寶貝女兒啊?”越王的話聽起來,似乎有那么一絲怨氣。

  有一說一,擅離職守成呂智這個樣子,確實罕見,可惜越王也不能深說,只能讓呂智自己體會,然后自我反省。

  “娘子一切都好,多謝父王掛念。”呂智趕緊轉移話題,“不知母后身體可好?”

  “都挺好。”雖然疑惑呂智為什么問這個,但越王還是選擇實話實說,他這算是老樹發新芽,對王后真不是一般的上心。

  “兒臣倒是覺得母后怕是……不太好。”呂智來了這個一句,引起越王的注意,這才把內庫的事情說了。

  “這個啊,順其自然吧。”越王掌控全局,其實心里早就有數。

  內庫內部競爭,外部也競爭,甚至都察院的那些言官也想插一腿進來,實質上,它早就變成了一個矛盾集合體,而且隨時都會爆炸。

  反觀眼下,世家大族把內庫打的極其萎縮,越王覺得,這倒是一件好事兒。

  不是好內斗嘛,現在攤子小了,內斗造成的后果也就小,相對來說更好收拾殘局。

  “順其自然內庫不就輸了嗎?”呂智提出疑問,越王沒說話,這是默認了。

  行,知道越王的態度,那呂智也就知道怎么辦了,先拖著,拖不住了就隱晦的提一下越王,問題也就能解決了。

  甩鍋嘛,他是專業的。

  接下來就是政事,在越王和韓知兵雙重示意下,呂智留下來旁聽。

  說起韓知兵,別看他白白胖胖,挺和善的一個人,但他的政治主張卻一點兒都不和善。

  他一直主張收攏兵權,削弱地方力量,這不是嘛,這次又是兵部牽頭,準備來個政治軍事兩開花。

  經過這次大戰,韓知兵算是徹底看清楚了,地方政策已經到了不變不行的地步。

  你說這一打仗,那些大城支援有限不說,還得時刻擔心他們背后捅刀子,這他娘的怎么能忍?

  五城叛亂不就是前車之鑒嘛,要是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朝廷手里,何至于出現這樣的情況?

  道理都擺在這里了,韓知兵瞅了瞅呂智。

  “攘外必先安,我自然是站在韓尚書這一邊的。”呂智一握拳,高高舉起,“韓尚書,我在精神上支持你,加油!”

  韓知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