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743 高句麗國除(4)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淵蓋蘇文殺了高建武投降了?

  眾人都非常的震驚,看完情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

  絕境之下高句麗的大貴族集體造反,發動兵變殺死高建武,并把王族一網打盡,然后把高建武的頭顱當成投名狀投降了。

  這也意味著,存在了數百年一度給中原王朝帶來極大傷害的高句麗覆滅了。

  震驚過后就是一片歡欣,一戰而滅高句麗,他們都是大功臣啊。

  而在所有人里岳山又是最震驚的。

  不是因為淵蓋蘇文殺了高建武,而是他居然投降了。

  原本的歷史上就是他殺了高建武還立了一個傀儡王上,自己大權獨攬。且就是他抵擋住了李世民的進攻,延續了高句麗的國祚。

  雖然他因為弒君導致風評不好,但對他的能力都是認可的。

  岳山還曾幻想過在這一世他會不會力挽狂瀾什么的,最不濟也能表現的亮眼一點。

  沒想到他的表現確實很亮眼,只不過是反向亮眼而已。李世民的大軍還沒跨過鴨綠江,離平壤還有幾百里他就弒君投降了。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人確實夠聰明也夠果決,明知道大勢已去干脆利落的投降,爭取利益最大化。

  畢竟等到大唐兵峰直抵平壤城下被迫投降,和帶著高句麗三分之一的土地主動投降,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只是他的這種行為讓岳山很震驚,回過神來之后就是遺憾。

  高句麗就這么簡簡單單被消滅了,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如果他的想法被別人知道,尤其是那些關注這場戰爭的其他勢力知道了,一定會咒罵死他的。

  打敗東突厥大唐已經是區域最強大的國家,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李世民御駕親征自然也是舉世矚目。

  對這場戰爭,大多數勢力都是期望大唐輸的。這樣不但可以消耗大唐的國力,還能打破大唐不可戰勝的神話。

  為了獲得第一手的情報,不知道有多少探子間諜活躍在這一塊土地上。

  所以高建武被殺,高句麗亡國的消息也第一時間被傳到了各勢力首領的桌子上。

  所有勢力都不敢相信,高句麗居然連半年都沒能堅持下來。

  半年是以大唐發布檄文來計算的,如果從李績、程咬金等人發動進攻那一刻計算只有不到三個月。如果從李世民進攻遼東城開始計算,到淵蓋蘇文投降不足一個月。

  縱橫遼東幾百年的高句麗居然連半年都堅持不了……大唐的實力之恐怖完全嚇住了所有勢力。尤其是大炮這種戰爭神器,被視為魔鬼一般。

  集結大軍陳兵邊關的百濟王當場就被嚇尿了,是真正意義上的尿褲子了。

  靺鞨諸部也好不到哪去,一部分嚇得直接丟棄老巢鉆進了深山老林里;一部分已經開始思考該如何平息大唐的怒火了,比如把首領殺了。

  薛延陀的可汗夷男也是嚇出一身冷汗,已經開始尋思要不要把汗帳往北方挪幾百里。

  而大唐又是作何反應呢……

  李世民在平壤城外十里處接受了淵蓋蘇文等人的降表,一同呈上來的還有高建武的人頭。

  看著沾滿石灰的人頭,李世民并沒想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開心,反而有些意興闌珊,道:“拿下去吧,和他的失身一起安葬。”

  然后他看著跪成一地的高句麗權貴重臣,道:“誰是淵蓋蘇文。”

  “是罪臣。”淵蓋蘇文垂頭道。

  李世民走過去拔出手中的劍把捆住他的繩子割開,然后道:“起來。”

  “謝圣人。”淵蓋蘇文活動著酸麻的手臂,恰好看到李世民轉身以后背對著他。

  在這一瞬間他心中升起了無限的殺意,他有一種沖動,突襲殺死李世民。

  不過下一刻他就突然驚醒,自己在瞎想些什么?就算殺了李世民又能如何,自己會死,所有人都要跟著陪葬。那么他殺死高建武投降還有什么意義?

  想到這里殺意猶如烈日下的霜雪,轉瞬融化消失。

  李世民自然感受到了他那突如其來又突然消失的殺意,不過并沒有放在心上。

  他一生戎馬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皇帝,別說現在淵蓋蘇文手無寸鐵,就算全副武裝他也不懼。

  而且他也不相信淵蓋蘇文敢在這個時候朝自己下手,沒有意義。

  那一點殺意更像是淵蓋蘇文對自己選擇的一次掙扎,但只要他不傻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事實上也果如李世民所猜測的那樣,殺意來的快也去的快。這也意味著淵蓋蘇文放下了那一點不甘,徹底接受了投降這個現實。

  李世民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道:“剛才為什么不出手?”

  淵蓋蘇文沉默了一會兒,沒有給自己辯解,而是道:“非是不敢,而是不能。”

  李世民滿意的點頭道:“你淵蓋蘇文的大名我早有耳聞,清水候曾言你是最有可能對我大軍造成損傷之人,千般叮囑要我小心與你。”

  “我也很期待和你展開一場大戰,讓這場戰爭不會顯得如此無趣,只是沒想到你會選擇投降。讓我很失望。”

  “剛才不過是想試一試你,看你有沒有膽量出手。還不錯,敢起殺心說明你還是有些膽識的。”

  淵蓋蘇文并沒有被羞辱的想法,投降的時候就知道可能會被嘲諷,現在還算是輕的。他感興趣的是李世民口中的清水候。

  “敢問圣人,您說的清水候可是岳山岳文首?”

  “岳文首,你們稱他為文首嗎?想必他聽到了會很高興。對,就是他。”李世民道。

  “岳文首謬贊了,罪臣實不敢當。”淵蓋蘇文有些激動的道。

  為何會如此?從他對岳山的稱呼就能聽得出來,文首。

  淵蓋蘇文的家族也是傳承久遠的老牌頂級貴族,家學淵博,他本人雖然以勇武著稱實際上學問也非常深。

  對于開創新學的岳山非常推崇,文首之名最早就是他先提出來,然后才流傳開來的。

  而且岳山雌雞化雄之事在高句麗也廣為人知,還有為人批命無有不準的傳聞。

  現在聽到岳山夸他能力非同一般,就是對他的一種認可,他自然非常高興。

  李世民大概也能猜到他在想什么,道:“其實我倒是希望你剛才沒有起殺心,你能明白原因吧?”

  淵蓋蘇文當然知道為什么,如果他沒起殺心就說明膽怯了,意味著岳山看錯了人。一個神棍看錯了人……

  我沒有讓岳文首丟人,不知道為啥,他心中居然有了一丟丟驕傲,昂首挺胸的道:“讓圣人失望了。”

  “呵呵……”李世民譏笑一聲,道:“既然你通過了第一個考驗,我再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你覺得大唐下一步該如何做?”

  淵蓋蘇文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道:“圣人真要我說?”

  “為什么不讓你說?我大唐包容并蓄,只要心向朝廷愿意成為大唐子民,就是大唐的一份子,就有資格諫言。”李世民霸氣的道:

  “從你獻城歸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大唐之人了。有建議自然可以說,除非你沒有任何想法。”

  淵蓋蘇文直直的看著李世民,似乎想看透他的內心一般,然而他看到的只有自信。

  “我確實有一點建議,斗膽說于圣人聽。”

  “說。”

  “此戰有三個勢力支持高句麗,為百濟、靺鞨、薛延陀。敢問圣人準備如何處置三國?”

  “此等逆賊自當出兵剿滅。”

  “不敢茍同,私以為薛延陀確實應當出兵討伐,然百濟和靺鞨諸部只需要略施薄懲即可。”

  “哦?為何?”

  “高句麗滅亡之后遼東勢必會出現很長一段時間的混亂,到時各部都會想辦法擴張自己的勢力。其中最有機會的當屬新羅與薛延陀。”

  李世民打斷道:“新羅對我大唐向來恭謹,你挑撥兩國關系是何居心。”

  淵蓋蘇文不慌不忙的道:“新羅對大唐恭謹不是他愿意恭謹,而是不得不恭謹。”

  “圣人或許不知道,當年新羅百濟聯手共抗高句麗,在取得勝利之后新羅突然出兵攻占百濟數十城。百濟圣明王出兵討還公道,結果兵敗被俘,被新羅殺死。”

  “兩國自此結下仇怨,百濟投靠高句麗試圖復仇并討回失地。而新羅無力抗衡兩國,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換取支持。”

  “新羅的野心實不下于高句麗,現在沒了高句麗的壓制,新羅必然會大肆擴張。”

  “而且正如圣人所說,新羅表面對大唐向來臣服,大唐沒有理由出兵攻打他,只能坐視他擴張。所以留下百濟做牽制,才是對大唐最有利的選擇。”

  “靺鞨諸部看似勢大,然內部部落林立沒有統一的主君,對大唐構不成威脅。與其出兵逼得他們反唐,不如留著他們作為藩屬。甚至還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穩定高句……遼東北方的大片領土。”

  “而薛延陀則不同,夷男可汗野心勃勃,且兵強馬壯已經生出反叛大唐之心。高句麗滅亡后他們必然會出兵侵占這一方土地,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如果任由他擴張下去,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必須要予以制裁。”

  “大唐滅高句麗不費吹灰之力,兵力和軍需物資都沒有多大消耗,有實力和能力發動新一輪戰爭,給予薛延陀迎頭痛擊。就算不能滅國,也要打痛他。”

  “且理由也是現成的,罪臣等可以作證薛延陀曾支援高句麗大批糧草戰馬,用來對抗大唐天軍。”

  這時一直跪在地上的其他投降的高句麗權貴不用人提醒,一起高聲喊道:“罪臣可以作證。”

  “諸位有此心朕心甚慰。”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然后好像才發現似的,道:“咦,你們怎么還跪在地上,快快起來。”

  “以后你們都是大唐的子民了,我大唐沒有那么多繁文縟節,非重大場合無需下跪,就算是見到我也無需下跪。”

  眾人皆感激涕零的道:“圣人仁慈,我等敬服。”

  然后這些人才掙扎著站起來,再由旁邊的人分別松綁。

  等眾人重新站好,李世民才說道:“安撫百姓還需要勞煩諸位相助。”

  “這是臣等的榮幸。”眾降臣紛紛道。

  “那就好。”李世民贊了一句,又對程咬金道:“義貞,你先去接管平壤城,記住不可擾民,但有趁機作亂者嚴懲不貸。”

  “喏。”程咬金出列道。

  然后他就帶著這群降臣一起離開,帶兵去接管平壤以及京畿地區的其他城池。

  剛才還滿當當的大帳馬上就空了下來,只余下幾位核心將領。

  “淵蓋蘇文的計策諸位如何看?”李世民問道。

  “岳候相人果然從未有錯,這淵蓋蘇文確有大才,他的計策我以為可行。”李道宗道。

  “打天下易治天下難,高句麗之地有千里又遠離我大唐,沒有十年之功恐難以有效統治,確實會給某些勢力可乘之機。”牛進達說道。

  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同意還是不同意,但這一番分析已經表面了意思。

  其他人也紛紛發表意見,大多數都是同意淵蓋蘇文建議的。

  說實話這場戰爭打的讓他們很不盡興,除了程咬金打了兩場硬仗之外,其他各路幾乎沒有經歷過什么大戰,一輪炮擊就結束了。

  雖然滅國的功勞已經拿到手,但眾人都覺得這個功勞拿的有點虧心。

  去草原上找薛延陀干一仗,既能教訓一下這個白眼狼,又能滿足一下好戰之心,讓自己的功勞看起來更體面一點。

  還有少數人認為百濟和靺鞨也是狼子野心,應該出兵敲打一下。

  眾人一番商討下來李世民心中也已經拿定了主意,于是道:“傳令李懋功,由他率軍進攻薛延陀部。至于大到什么程度為止,讓他自己決定。”

  “啊?”眾人都失望不已,這么大的功勞居然落到李績頭上了,不過倒也沒人主動搶這個活兒。

  前文已經說過,李靖已經當了兩任樞密使就要卸任了,李績是唯一的繼任人選,現在就是給他積累功勞的時候。

  征討高句麗他從頭到尾都獨領一軍,只不過情況變化太快,大炮顯威頭功必然是岳山的誰都搶不走。

  李績雖然有攻城陷地的功勞,但和岳山一比就有點尷尬了。讓他攻打薛延陀,其實是刷政績去的,誰也不想當那個不開眼的人。

  李世民繼續說道:“進達,你帶萬騎去接替李懋功,順便在敲打一下靺鞨。”

  “喏。”牛進達道。

  “傳令給劉仁軌,讓他帶兵去敲打一番百濟王。”

  一條條軍令下達,大唐的戰略馬上調整到了下一階段,為后續統治高句麗做準備工作。

  末了,李世民沉吟許久突然說道:“去把淵蓋蘇文帶過來。”

  很快換了一身便裝的淵蓋蘇文就在侍衛的帶領下來到大帳。

  “參加圣人。”

  “免禮,我有個任務交給你,不知你敢不敢接。”

  “請圣人吩咐。”

  “我要你率領一支高句麗騎兵北上,協助英國公討伐薛延陀。”

高速文字文唐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