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七章 聚焦陽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負霸之所以叫負霸,不僅因為它背上曾經背負過始皇帝和射雕大帝這兩位絕世霸主。

  更加因為一則江湖傳言。

  傳言,負霸感天地大勢而生,應帝氣而出。

  每一匹負霸的出世,都意味著改朝換代,或者神州一統。

  毫無疑問,負霸的主人將是亂世的弄潮兒,下一個時代的開創者。

  傳言,負霸能給主人帶來無雙氣運。

  傳言,負霸之主,稱霸天下!

  此時又離文成公遺言“九甲子,天外客,神州一,天維現”不過區區二十年,正值各國野心勃勃,試圖吞并各國,稱霸神州之際。

  負霸的出現,無異于在煤油之中燃上火星。

  負霸的出現,兩則傳言疊加,清、元王庭更加重視了,紛紛欲奪負霸而后快。

  別管負霸是否如同傳言一般,真得能給主人帶來無雙氣運,讓主人稱霸神州。

  但只要得到負霸,再經過兩國王室的一番宣傳。

  “負霸認主,天命在我”的口號,馬上就在清、或元內響起,到時候必定能大振國內士氣,引導神州無數有才之士來投。

  如此,神州統一的道路,豈不比他國跟走一步?

  負霸最先在元國內出現,元國自然不會放棄,不然難道說“元國無主,負霸東逃”?

  元王不甘心失去負霸。

  清朝因為天山龍脈即將枯竭,武力一代不如一代,此時不出兵爭霸,只能等待國勢逐漸削弱,最后落魄,直至亡國。

  清庭迫不得已已經走上的爭霸之路。

  可是在真正意義上的爭霸第一戰上,拿烏羅率領的數十萬大軍卻沒能敲開禹國的國門。

  清軍四大強國之首的位置岌岌可危,國內對稱霸神州的決心也開始動搖。

  此時,清庭急需給國內打上一支強效定心針。

  此時再沒有什么比負霸更加有說服力了。

  元蒙不甘心失去負霸,滿清急需負霸穩定民心士氣,于是兩國打了起來。

  而且,越打越大。

  清軍在元蒙國內攻勢局勢大好,干脆轉變了進攻方向,由南下變成了西進,由攻禹變成了侵元。

  聽完高振武的解說,高平和高璟才知道滿清兒戲般的行為背后,卻有著不得不做的考量。

  高振武話鋒一轉:“璟兒,你能聽從為父的建議,來北疆參軍,還在雄劍關守衛戰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虎豹雷音的名聲甚至傳到我的耳朵了,吾心甚慰。”

  看著父親欣慰的臉龐,高璟自然不會說自己是因為能量點才來的,可不是因為你的建議。

  高平在一旁好奇道:“璟弟,你真的會虎豹雷音?”

  “恩。”假話說千遍,高璟答起來很順口。

  “你還真會虎豹雷音呀,以前沒見你用啊?”高振武也很好奇,自己這個二兒子以前可不會什么虎豹雷音,難道這個還能學會不成?

  “之前丹田受過一次重傷,修為從地煞二層退回到人極六成,最近傷勢莫民奇妙好了。可能丹田變異了吧,不僅內氣精純了很多,而且還莫名其妙的學會了虎豹雷音,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高璟早就預想到這種情況了,也早就想好了答案,就推給丹田變異,反正神州武者,不管修為高低都看不到別人的丹田。

  而且,丹田乃是內氣之根源,神秘異常,因為丹田變異學會了虎豹雷音,雖然神奇,但也不是不可能。

  高平之前就已經知道高璟丹田受傷痊愈之事了,此時只是驚奇于高璟的運道,受傷還有這么多好處。

  高振武是才知道高璟丹田受傷之事,他沒有問丹田變異,而是關心的一連問道:“璟兒,你丹田受傷?幾時的事情?怎么不和我說?如今可痊愈了?”

  “這是兩年前的混跡江湖的傷勢了,好在如今已經痊愈了,還得到了不少好處,也不算吃虧。”

  高璟不想再自己丹田受傷的事,這和他穿越有關,是他最大的秘密。

  他轉移話題道:“父親,禹王旨意已經下來了,要您班師回朝,不知您幾時動身。”

  “那烏羅兩天前已經帥軍退出禹國邊境了,禹王旨意又催促我趕緊回中都,我已經決定,明日撤軍。”

  談回撤軍之事,高振武的心情就沉重多了。

  雁門被奪,自己算是敗了。

  禹清和談,禹國段時間內必定不會對清國發起大規模戰事,想奪回雁門關,不知在何時,不知要犧牲多少人。

  想到明日就要返回中都了,高振武問道:“璟兒,明日我會返回中都,面見王上力薦出兵清國,你大哥會留在遼州玄武軍營中。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高璟并不看好父親說的力薦,禹王剛簽下合約,哪里會同意被打臉面,馬上立刻出兵。

  至于自己的接下來的路,在得知禹清談和后的這幾天里他就想好了。

  禹國東臨無邊大海,南靠數個小國,西依明國,西北接元蒙,北邊乃是烏蓬山。

  烏蓬山北乃是滿清。

  但是在烏蓬山南面,遼州東北,還有兩國被滿清占領的小國。

  眼下禹國百姓雖然水深火熱,但是禹國周邊并無大的戰事。

  高璟猜測,如果有,必定是在遼州東北的陽、申兩國。

  因為禹清雖然談和了,但是在兩點問題上卻沒有取得共識。

  一個,乃是雁門關的歸屬問題。

  烏蓬六關重地,兩國皆不愿放棄。

  另外一個,乃是陽、申兩國的歸屬問題。

  禹國強烈要求清國退回烏蓬山北,釋放陽、申兩國王室,并讓他們復國。

  可是吃到嘴里的肉滿清哪里愿意吐出來。

  此次禹清雖然談和成功,但是這兩個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

  禹王雖然下旨讓高振武班師回朝,可是卻給了邊軍主將張鐵槍口諭:伺機而動,圖謀陽申。

  沒有錯,禹清是剛簽了合約,互不相犯。

  但是禹國也從來都說遼州東北的陽、申兩國不是清國的國土,我應兩國舊臣要求,攻打這兩處地方,有什么問題?

  所以,接下來,最可能開啟戰爭的是在陽、申兩國的這塊小國土上。

  而高璟的目標,也放在了這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