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八十章:鹽鐵官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劉啟聽著笑道:“可以,做到這一步已經夠了。”

  陳安笑道:“多謝陛下。”

  這時,陳安又掏出了第二份奏疏。

  “陛下,臣在隨太尉平叛時,在廣陵呆了一段時間,通過對某些事情的查驗,產生了一些想法,陛下可否看一看。”

  劉啟望向陳安向前著的奏疏,偏頭示意春半接過來。

  很快奏疏就到了劉啟手中。

  打開觀閱,神色由最初的驚異慢慢轉變為了慎重。

  “陳安,你說的這事你覺能否通過朝議嗎?”

  陳安拱手道:“陛下,臣認為可以!正好借此次吳楚叛亂之手來推行此政策!”

  “吳王在吳國境內減免稅收,甚至還給平民百姓錢幣,而他錢財主要來源無非兩個方面,一是開采銅山鑄幣,二則是通過焚海水煮鹽銷售;再說吳王的兵器來源,就是通過開采的鐵礦鑄造而來。”

  陳安剛才上疏所提意見正是鹽鐵官營。

  目前大漢鹽鐵也所實行的政策乃是民間自由經營,監管相對寬松。而陳安所提出的就是將鹽鐵這兩樣利潤龐大的行業收為國有。

  與后世所提出不同的就是陳安表明在少府門下再設置一鹽鐵丞,總管全國的鹽鐵經營事業,再各地方郡縣設置鹽官和鐵官經營鹽鐵的產銷。

  簡單來說就是民制、官收、官運、官銷。

  由朝廷提供生產所需的牢盆,也就是煮鹽的大鐵鍋,用來控制其生產。鐵的經營包括了從開采到最后銷售環節全部由鐵官來監控。

  同時陳安也總結了后世武帝時期所實施的弊病,如那時所選的鹽鐵官吏多為商賈出身,而他們的心里只想到了利益,也就導致了鐵器生產不合格,價格昂貴,還強迫平民進行購買。

  所以陳安就特地針對了這點提出,通過測驗來選拔鹽鐵官員,要最大程度的保證政策的實施以及減少官吏的腐敗現象。測驗也要著重的考察官員的賢良孝廉,甚至于可以在后面的科舉中專門針對這點設置考試科目。

  其次,陳安還提出設置監察部門,當然這個部門需要通過所有王公大臣商議來決定。

  劉啟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你上面所提出的的確是可以,這樣吧,等到趙胡正式離開長安后,朕會召開有關此事的朝議,可好?”

  陳安當即拱手道:“諾!”

  等到陳安走后,劉啟手中拿著陳安所上奏疏陷入思考。

  這上面所說的確是觸動了劉啟的內心。

  士農工商,在這個時代地位最低的就是商人,劉啟不擔心商人們反對的問題。反對鎮壓便是了,更何況陳安奏疏上已經將錢財這一部分做出的最大的讓步。

  不同于后世武帝提出的鹽鐵官營的區別在于,后世武帝已經將劉恒和劉啟存下的錢全部花在了貪圖享樂上面,需要通過鹽鐵官營增加稅收,來支撐前線與匈奴的大戰。

  而現在大漢的國庫充盈,暫時不缺錢財,陳安所要做的就是將鹽鐵的掌控權國有。

  劉啟這時拿不定主意了。

  這時他決定去找竇漪房,畢竟竇漪房除了想立梁王之外,其余方面還是比劉啟更有經驗。。

長樂宮  永壽殿。

  劉啟坐于竇漪房的對面。

  竇漪房問道:“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找哀家。”

  “兒臣有一事想請教母后。”

  “什么事?”

  劉啟捋了捋思路,將剛才與陳安交談的話告知了竇漪房。

  竇漪房沉思了許久,嘆氣道:“你還記得當初先帝從代國僅僅帶了張武、宋昌他們幾名親信入京,哀家和陳安祖母其實并無多大關系,甚至可以說那時是第一次見面。可哀家還是認下了這個姐姐。”

  “后面張武又將女兒許給了周亞夫,先帝才算是得到了當時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的支持,才能這么快在長安站穩了腳根。”

  “現在看來,我們還是離不開周家和陳家,陳安這小家伙提出的這意見的確不錯。”

  劉啟思索片刻:“那母后的意思是可以同意這封奏疏。”

  竇漪房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但是陛下仍需將陶青找來一問,畢竟他才是現在的丞相。”

  劉啟怔了下,答道:“兒臣明白了。”

  宣室殿。

  陶青在丞相府接到劉啟派人傳來的消息后就立馬趕了過來。

  同時也從劉啟的口中得知了這事。

  陶青探著頭問向劉啟:“那陛下對此事有何看法呢?”

  劉啟笑道:“這是朕問你的意見,不是讓你來問朕的。”

  陶青卻說道:“陛下此言差矣,您身為我大漢的皇帝,這大漢的任何事都需要您來定奪才行!”

  劉啟愣住了,沒想到陶青會說出這么一句話。

  過了半晌,劉啟反應過來:“朕心里已有定奪,但還是想聽聽丞相你的意見。”

  陶青通過剛才的一番觀察,再一聽著劉啟這么回答,心里大概就有數了。

  “陛下既然想聽,那老臣就說說自己的看法,老臣認為此事可行。鐵器不論是在農家生產還是甲胄兵器,都占有很大的部分,大漢初期無法管制主要是因為無暇顧及;各個藩王還有匈奴等外部勢力,而今藩王基本平定,正好可推行此事!”

  劉啟聞言笑道:“既然丞相也同意此事,那你覺得什么時候召開這個朝會好呢?”

  “臣認為越快越好,最好是趁著吳楚叛逆這風頭還沒過時。”

  三日后。

  趙胡離開的第一天。

  劉啟便召開了朝會。

  商討此事。

  當時,除了一些家中有著此方面生意的徹侯外,其他王公大臣全部同意了。

  包括周亞夫。

  周亞夫的封邑在河東郡,并且聽說還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利潤。

  后世周亞夫那事事發之時,就有一部分這個原因,周陽直接從自家鐵商那里取鐵造的鎧甲,從而就被劉啟安排了。

  陳安這次自然是要防止此事,昨日前往了周亞夫府上,與其討論了半天。

  至于周陽這個一直在旁邊唱反調的陳安默認看不見。

  好在陳安還是將周亞夫給說服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