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八章:他又站起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毫無疑問。

  劉啟和晁錯要開始削藩了。

  沒有在晁錯遞上奏疏的第一時間召開朝會,而是等了一天,還抄錄了幾份。

  這意思就很明顯。

  現在我不是和商量,而是要你直接同意,要不然對得起我找的幾個抄錄的人?

  而且一上來直接把現在勢力最大的吳王劉濞架在了明面上。

  漢初的時候劉邦一共封了三位實力強大的藩王。

  一個是庶子劉肥,封為齊王,掌管了齊地七十多城;但是他死后被劉恒用了些手段分成了齊國、膠西國等六個國家。

  二是劉邦的小弟楚元王,掌管四十多城;現在也被分成了楚國和泗水國。

  三就是吳王劉濞,掌管了吳地五十多城。

  漢初這三位加起來占了大漢的半壁江山。

  也許是有許多人看的太慢了,坐于龍椅之上的劉啟有些不耐煩,等奏疏傳到了最后一排,劉啟就直接開口了“想必諸位都已經看完晁卿的這一份奏疏,諸位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諸位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申屠嘉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立馬就站了起來“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妥,先不談吳王,就說膠西王。”

  “膠西王素來勤勉于王事,其更是城陽景王之后,于江山社稷有功;其犯賣爵之罪尚不足以削一郡,若按晁錯所言直接削其一郡,恐引起其內心不安,使其認為陛下難有容其之心,進而影響整個齊系一脈藩王。”

  晁錯一聽就想起來反駁。

  剛一站起來就被劉啟按了下去“晁卿,奏疏乃是你所上,朕知道你肯定經過了許多的考慮,所以還是先坐下聽聽其他卿家的意見吧。”

  “諾!”晁錯才面帶不耐的坐下。

  但是殿內卻如死一般沉寂。

  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同意“削藩”,會得罪各路藩王;如果反對削藩,就會得罪劉啟。他們覺得兩邊都得罪不起,沉默是金,只有保持沉默才是上策。

  并且在場的所有人基本心里都在罵晁錯,他們一致認為晁錯的腦子有問題。這吳王他們還沒造反呢,你這時出來說他們要造反,純屬沒事找事。再說了,各路藩王是高祖那會兒就定下了,關你晁錯什么事,你有資格在這里說三道四?

  當然他們不可站出來這樣說,他們也清楚這是劉啟的意思,所以明智的選擇就是保持沉默。

  宣室殿內依舊沉寂,所有人的呼吸聲都被自己盡量壓低,生怕被劉啟聽見叫起來發表看法。

  晁錯的臉上漸漸浮現出得意,還用挑釁的眼神看向申屠嘉。

  就在大家都以為會這樣繼續持續下去的時候,后方那位大家眼中的愣頭青又站了出來。

  竇嬰站起身來抖了抖身子,朗聲道“陛下,削藩此事暫不可行,削藩會引起各路藩王的反對,到時各路藩王聯合起來反對朝廷,陛下想過這個結果嗎?晁錯能用嘴挑起內戰,但他不可能用嘴平息內戰,到時受害的就是陛下您啊!”

  雖然竇嬰辭了官,但他還是屬于外戚、皇室貴族,所以今天還是有資格來參加朝會。

  晁錯一看又是竇嬰,這廝上次反對嚴述為雒陽令,和他打了一架,還連帶著陳安周陽都參與了進來,今日怕不是又要打一架?

  但晁錯還是站了起來,劉啟這下沒有阻止他。

  晁錯用挑釁的眼神看了眼申屠嘉,轉過身來用輕蔑的眼神看了看竇嬰道“臣認為竇……嬰的說法不正確,只要藩王的力量存在下去,這天下遲早會亂!而動亂發生的越晚,對朝廷的危害就越大。”

  “周朝就是典型的例子,武王分封了各路藩王,到最后怎么樣?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削弱藩王的實力,周朝被各路藩王給肢解了!春秋戰國亂了好幾百年,這個教訓還不夠嗎?”

  竇嬰聞言卻笑道“那秦朝沒有沒有分封藩王,不照樣滅亡了嗎?而且還滅亡的更快!陛下,臣贊同削弱藩王的實力,但臣反對像晁錯這樣急功近利的做法,這明擺是想擾亂天下!”

  晁錯聽著竇嬰這話本還想說什么,但被劉啟制止了。

  劉啟起身說道“有關兩位卿家的意見朕已經明白了,經過朕的慎重考慮,朕還是決定采用晁卿的意見。”

  “陛下!”

  “陛下,不可啊!”

  申屠嘉立即站起了說道。

  但除了少數的幾位敢站起來之外,其余人都保著沉默。

  “夠了!朕既然已經說了同意晁卿的做法,就這樣決定了,不過先從膠西國開始吧,其余的再緩一緩,退朝!”

  劉啟說完,一揮衣袖,在內侍的簇擁下就離開了。

  “陛下!”

  “陛下!三思啊!”

  任憑申屠嘉等在后面叫喊著也沒有回頭。

  陳安看著劉啟的離開,知道這削藩已經成了定局了,在別人看來自己什么都沒做,實則自己已經與晁錯討論過了;本想著如果晁錯削藩受到阻力自己再站起來為其說話,但實在是太順利了,以至于陳安都沒有施展的機會。

  不過陳安也清楚,這也是劉啟的無奈之舉,現在削不削藩已經由不得他了。晁錯削藩的意見今日在被擺上臺面后,將會很快傳遍大江南北,劉啟即使不削藩,那些該反的藩王還是會反。

  特別是吳王劉濞,已經在東南沿海不聲不響的發展了四十多年,這越是不聲不響,到時所迸發出來的能量就越是驚人!

  同時陳安也更加一步確定了竇嬰這家伙變得圓滑了,前一久站出來反對劉啟說的傳位于梁王可能是感覺,但他今日站出來反對削藩一定是有了預謀,經過仔細思考了的。

  滿朝文武除了申屠嘉站出來,就只有竇嬰站了出來,申屠嘉站出來是因為他是丞相,必須要站出來為大漢所處的境地考慮,而竇嬰呢?前不久被竇漪房剝奪了長樂宮宮籍,自己還主動向劉啟告病,這就是以退為進。

  本來劉啟的安排不是他,他站出來就相當于給劉啟賣了個人情;雖然竇漪房是他姑姑,但竇漪房眼睛都看不到了,還能干什么大事,大不了后面再托人去竇漪房面前說些好話,自己再去認個錯就行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