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章:民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相國呂產得知齊王舉兵前來,遂派遣大將軍灌嬰率兵出戰。灌嬰領兵至萊陽后,安營扎寨,派人與齊王取得聯系,倒戈一起舉兵向長安而來。

  酈寄剛用完午飯,但今日卻沒見父親回來,以往酈商即使在外吃飯也會派人回來稟報的,但今日連稟報的人都沒有回來,顯得有些焦急,準備派人出去尋找。

  就在酈寄準備出門之時,仆人走了進來:“公子,這是剛才丞相府派人送來的。”仆人將手中的一個包裹遞了過來。

  酈寄看到包裹的這塊布有些眼熟,心中暗道不好,立即接過打開,有一把竹簡和一塊玉佩。玉佩是父親酈商不會離身的,然后抓著手中的布問向仆人:“大人早上可是穿的這種樣式的衣服出門的。”

  仆人仔細觀察一番后回答道:“是的。”

  酈寄隨即打開竹簡觀看。

  酈寄臉上陰晴不定,合上竹簡交予仆人:“拿去廚房燒了,記住,不要讓任何人觀看。”

  “諾。”

  酈寄見仆人走后,咬了咬牙后快步出門。

  東城趙王府。

  酈寄在經過通傳后進入正廳,還未進去就發現呂祿在廳內不停的踱步,顯得有些焦急。

  酈寄在門外調整了下的心態,讓自己帶著點微笑走了進去。

  “呂兄這是為何這么焦急啊。”酈寄微笑著說道。

  呂祿聽見酈寄的聲音欣喜的說道:“酈兄來的正好啊!”

  呂祿連忙抓著酈寄的手將他領到案幾旁邊,“來來,坐下。”

  然后呂祿自己也在酈寄對面坐下,開口說道。

  “酈兄啊,現在有一件棘手的事擺在我的面前啊。”

  酈寄聽后看了看周圍,小聲開口問道:“可是為了齊王領兵來犯之事?”

  呂祿聽到酈寄的回答一怔,然后笑道:“酈兄不虧是我的知己啊,那酈兄你可有何良策嗎?”

  酈寄微微一笑:“良策談不上,但確有一策,不知呂兄可愿聽一聽?”

  “愿聞其詳!”呂祿驚喜的說道。

  “你想想,高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族人封立九位為王,呂氏族人封立三位為王。而今太后去世,您既然佩趙王印,按照規矩理應去封地鎮守。如今您仍做上將軍,統軍駐守長安,這樣就會被大臣諸侯所猜疑,所以齊王會領兵來犯。我的計策就是您可以歸還印信,把軍隊交給太尉?齊王見您并無此之心,就會退兵,這樣就可高枕無憂,世代為王了。”酈寄娓娓道來。

  呂祿聽后思索了一番覺得酈寄之話很有道理,大喜道:“酈兄大智啊!來人,將我的印信取來。”

  很快就有仆人將呂祿的將印取來,呂祿接過后有些不舍摸著將印,隨后一狠心將將印交予到酈寄的手上說道:“要是我親自去給周勃,我落不下這個面子,所以只能委屈一下酈兄了。”

  酈寄接過后看著呂祿,發現呂祿的臉上只有不舍,但并無試探之意,于是說道:“那小弟現在就跑一趟了。”

  呂祿無奈揮揮手說道:“去吧去吧。”

  周勃披甲率其部下至北軍軍營。

  “召集將士,點兵臺下集合。”周勃向身邊部下說道。

  不一會,北軍將士均已到齊。周勃邁著堅定得步伐走上點兵臺,看著臺下大漢精銳的將士。胸中升起一股豪邁之氣。

  “將士們還認識我嗎,我是誰!”

  “認識!周大將軍!絳侯!太尉!”

  “好!現呂氏已有謀反之心,相國呂產欲進宮劫持少帝,我身為當朝太尉,身為大漢的絳侯,理應匡扶我大漢江山。但人各有志,現在我給各位將士們一個選擇,要效忠于呂氏的捋起袖子露出右臂,我決不為難你們,效忠劉氏的捋起袖子露出左臂。”周勃慷慨激昂的說道。

  “唰、唰。”只見場中將士齊齊露出左臂。

  周勃見到此場景,掀拳裸袖,同時舉起將印,激動的說道:“好,不愧是我大漢的將士,現在,目標未央宮,掃除呂氏叛逆一族!”

  “掃除叛逆!掃除叛逆!”吶喊聲響徹云霄!

  周勃看著朝中將士,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當年追隨高祖劉邦馳騁疆場的歲月!

  公元前一八零年九月初十,周勃掌握北軍。后陳平再助周勃、劉章掌握南軍。周勃命劉章率千人以進宮護衛皇帝為名,伺機捕殺呂產。誅殺呂產后又捕殺了呂祿及呂氏一族,不論男女老幼全部誅族,遂呂氏一族就此滅族。

  東城陳府。

  陳買坐在案臺之上,不時探頭望向廳外,顯得有些坐立不安。

  小陳安也在一旁玩耍,陳安哥哥陳恢也坐在陳買下首之處。

  由于陳買身為丞相府倉曹,未管兵事,本身為一文人,于是陳平讓其呆在府中,同時準備著以防不測。

  突然,外面傳來叫喊之聲。

  “大人回來了!大人回來了!”

  陳買及陳恢聽見后急忙起身,陳安同時也坐在地上望著廳外。

  陳平大步從外面走來,滿面紅光。

  成了!陳買心中的第一想法。

  陳買便快速迎了上去,陳恢則拿起案幾之上的茶壺為陳平倒上了一杯水,待陳平走進后遞了上去。

  “恢兒有心啊!”陳平接過茶水一飲而盡,坐在案臺之上,先是呆坐了一番,然后哈哈大笑。

  “哈哈,今日之事異常順利啊!”

  小陳安心中同樣有著好奇,雖然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早已沒有懸念,但是還是想知道具體經過,從史書上記載的終究是不如自己親身聽見的,而陳買正好就為小陳安的好奇心所開了頭。

  陳買等陳平笑完之后問道:“父親大人,今天究竟具體是個什么情況啊?”

  陳平也同樣冷靜了下來,慢悠悠的開始講述今天所發生的事。

  陳買在聽完解釋之后恍然大悟,但仍有一處不大理解,于是問向陳平:“父親大人,雖然酈寄與呂祿為好友,但為何呂祿在此大事上如此就輕信了酈寄?”

  陳平聽見陳買的詢問后略帶遲疑的回答道:“這件事比我想象中的要順利,我原先也沒想清楚,但后面成功后,在回來的路上好似想通了。”

  陳平看著旁邊同樣注視著他的小陳安,將其抱起才緩緩說道。

  “第一,呂祿本身平庸而不得人心,他同樣也知道呂氏不得人心,所以心生退意,所以在酈寄提出的時候他發現與他心中所想一致,于是輕信了酈寄。”

  “第二,則是呂后在位時暴政不得人心,呂后上位濫用職權分封自己子侄為侯為王,幫他們牟取利益,但錢幣和地位都留給了他們,卻沒有留下人心。”

  “第三,呂氏一族爭所不得民心。呂氏一族逍遙跋扈,甚至與百姓所爭,長安城百姓也苦不堪言,所以不得民心。”

  “后面太尉前往北軍時將士們均露左臂也證明了不得人心這點,所以……”

  這時陳平突然停了下來,聽的正認真的幾人都看向陳平,包括他懷中的小陳安。

  陳平嘆息一聲,惆悵的說道:“不要失去民心啊,君王得其民心,百姓安居樂業,江山穩固。君王失去民心,使君臣不能上下一心,百姓不再愛戴,江山岌岌可危。就如江中的一帆船舶,得其順流之水,順流而下;船舶如無順流之水,其速會變慢許多,再遇到風暴大水,寸步難行,甚至傾覆。我們為官也是如此,為百姓做實事,百姓所信任你,施政之時百姓也均會配合你,即得其民心;若是一味只為自己而不擇手段,甚至是犧牲百姓的利益,就會被百姓所厭惡,再發生一些不可估量之事時,就可能葬送掉自己,即失去民心。就如同前朝啊!”

  小陳安雖然二世為人,所知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甚至國外的歷史,陳安對于民心所向之事了解的更多,但今日親身聽陳平說來比之自己從書本史書上所了解之事更為深刻,感知肺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