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四十二、第一把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袁歌還在氣頭上,不自覺地便帶上了質問的語氣,雖說袁歌沒有遷怒他人的習慣,可別人不知道啊!

  曹操此人年輕時急公好義,與袁紹等幾個二世祖混在一起,對面子看得很是重要,被袁歌這么一逼問,反倒那股子犟勁兒上來了,不顧別人給他使的眼色,不卑不亢地答道:“袁將軍,這是教我學問的師傅,蔡邕(yōng),蔡伯喈(jiē)!”

  蔡邕,蔡伯喈!東漢時期名臣,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哦,那你對我處置他可有什么異議?”,袁歌聽到蔡邕這么一個名人的名字,心頭的憤怒有了稍許平息,饒有興趣地考較曹操道。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他突然想要看看這將來的魏武帝,在這青年時期又與常人有何不同。

  呂綺玲被袁歌摟在懷里,原本的感動和喜悅因為蔡邕的突然闖入,頓時煙消云散,生氣的同時,更多的卻是對袁歌仕途的擔心。

  “袁郎,你不會有事吧,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沖動,做了壞事!”

  “放心吧,這事交給我處理,夫人你先想好晚上該怎么獎勵我!”

  袁歌在她耳邊輕聲回了一句,呂綺玲的臉蛋瞬間變得通紅,暗罵了袁歌一句“流氓”,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袁郎說沒事,那便一定沒事。

  曹操平時也就和幾個狐朋狗友小打小鬧,在袁歌的氣場壓迫下,能頂著壓力說出自己與蔡邕的關系便已經殊為不易。

  他又不是真傻,喊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哪怕現在,也絕不會為了蔡邕而與正在氣頭上的袁歌作對。

  被袁歌追問時,曹操立刻就后悔了,后悔自己的沖動,后悔自己不聽好友的勸告。

  他再也顧不得所謂的面子,開口道:“袁將軍為我漢室立下汗馬功勞,地位尊貴。

  議郎蔡邕,以下犯上,知法犯法,對將軍大不敬,必須革職查辦,否則日后說不定還會有這般不懂尊卑之人觸怒將軍,斷不可開此先河。

  蔡邕雖是操之恩師,然袁將軍更是國之棟梁,代表一國之顏面,不可輕辱,操愿替將軍分擔,親自押送蔡邕入獄。”

  曹操的回答袁歌還算滿意,別的不說,至少頭腦還算清醒,沒有為了一時意氣而選擇強撐到底,這點難能可貴。

  為了自保而打壓別人,哪怕是自己的授業恩師,也同樣毫不留情,心狠手辣,方顯梟雄本色。

  袁歌無意為難曹操,他甚至想過要培養下曹、袁二人,看自己兩個學生爭奪天下,貌似也是個不錯的享受。

  “行了,把那蔡邕押下去吧,沒我和圣上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與蔡邕相見!”

  “是!”,西園六校尉齊聲應了一句,壓著蔡邕便離開了神威將軍府。

  “各位吃好喝好,袁某今日興致不佳,就先失陪了!”

  被蔡邕這么一鬧,本就對宴會沒什么興致的袁歌留下一句話,便帶著呂綺玲離開了宴客廳。

  宴會雖沒了主人,卻還是進行了下去,王允、袁逢、何進之流,也都過來喝了幾杯美酒。

  蔡邕的事,算是讓這滿朝文武第一次見識到了袁歌的不留情面。

  新官上任三把火,蔡邕自己湊上去接了第一把火,后兩把火也不知會燒到誰的身上,眾人都是誠惶誠恐。

  不過第一把火還遠遠沒有結束,蔡邕乃當世大儒,交友廣泛,門人弟子眾多。蔡邕落難,這些人或多或少地會為他做一些事情。

  次日朝會上,漢靈帝便不知從誰那里聽得了這事的經過。

  “袁將軍!”

  袁歌出列,昂首挺胸道:“臣在!”

  “寡人聽聞你昨日宴會上公然宣揚一夫一妻制,倡導女權,大儒蔡邕勸阻,卻被你關入大牢,可有此事?”

  袁歌轉了轉身子,目光掃視全場,一些人根本不敢與他的目光碰撞。

  “回圣上,臣斗膽問您,是誰向您這樣說的?

  臣昨天宴會上,只是礙于朝中各位同僚的熱情,不得不公然表示,我喜歡我的夫人呂綺玲,非常喜歡,這輩子只娶她一人,絲毫沒有宣揚一夫一妻,倡導女權的意思。

  我只娶我夫人一個,這是我的自由,這有什么問題么?

  誰知那蔡邕突然闖入,無視尊卑,劈頭蓋臉將臣一頓大罵,極盡侮辱之能事,對臣進行誹謗栽贓。

  若非想到他是大儒,可能對我大漢有過幾分貢獻,臣早就命人砍了他頭顱。

  諸位同僚當時大都在場,皆可為臣作證此事,還望圣上明查,還微臣一個公道。”

  漢靈帝本就對袁歌十分有好感,只是聽人說袁歌宣揚一夫一妻有些惱怒,他后宮佳麗三千,怎么可能一夫一妻呢?

  現在聽到袁歌解釋,才知道自己居然又被那幫子壞老頭騙了,差點害了對自己忠心耿耿的的大將,當即怒道:

  “王允老匹夫,給我出來,說,你為何誣陷袁將軍,殘害我大漢棟梁,到底意欲何為?”

  司徒王允見漢靈帝問都不問文武百官,就直接喝罵自己,知道這回是躲不過去了,但還是掙扎道:

  “微臣知罪,只是這誣陷袁將軍的另有其人啊,當時臣不在場,是府上一門客,蔡邕曾經的學生和臣那樣說的,請圣上治臣監察不力之罪。”

  漢靈帝看向袁歌,詢問該怎么處置。

  袁歌不假思索道:“王司徒既然已經老眼昏花,不分黑白,還是告老還鄉,回家耕地吧,把位置留給有能力的年輕人!”

  “你,袁家小兒,你莫要放肆!”

  “你個老東西才莫要放肆,不懂尊卑,竟敢對袁將軍不敬。”

  朝堂瞬間變成了菜市場,文武百官一個個化身成牙尖嘴利的潑婦,毫無形象地爭吵起來。

  唾沫橫飛,口水四濺。墻倒眾人推,任誰都知道如今袁歌才是占盡優勢的一方,王允一方很快便敗下陣來。

  漢靈帝對這結果十分滿意,他早就看王允老匹夫不爽了,袁歌還真是他的福將,剛來洛陽沒幾天,就幫他趕走了王允。

  他一拍身前桌子,吼道:“停,朝堂之上,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司徒王允,聽信奸人讒言,誣陷忠良,念其年事已高,難免老眼昏花,此次過錯暫不追究,準王允辭官回家,告老還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