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48章 葫蘆坑(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顧青搖搖頭:“切,我才不去呢!定期跟著攝制組拍一下節目就挺好的,追比賽太耗費精力了!我對那些大師啊釣王啥的名頭可不感冒!”

  “哈哈哈,不去也好,不去也好!整天打比賽曬得跟黑炭似的可就不漂亮了!”趙宏遠打著哈哈將這個話題揭了過去。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的時間,俱樂部這邊進入了難得的休整期,俱樂部眾人各自忙著手頭的事情,該訓練的訓練,該出差拍片子的拍片子,期間文東帶著閑暇的成員又追了兩場四類賽,拿下一場冠軍,一場亞軍,競技積分又漲了不少。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五月份,隨著天氣變暖,各種水域的魚情也逐漸活躍起來。

  28號下午,文東接到了文強的電話。

  “文東,聽到消息了嗎?北王那邊又弄了個大炮坑,五一開業二十噸,去玩開業場啊?”

  文東微微一愣,仔細回憶了一下,印象中還真沒有關于這個坑的記憶。

  “啥情況啊?五一倒是沒事兒,合適就去玩玩唄!”

  “你在哪呢?我找你去,見了面再談!”

  “我在店里呢,剛回來一會兒!”

  “等著吧,十分鐘就到!”

  十來分鐘,許文強風風火火進了漁具店。

  “走,別愣著了,我問明白地方了,咱們提前去踩踩點看看去!”

  文東在店里呆著本來也沒啥正事兒,當即跟靜雯打了個招呼,就上了許文強的車,風馳電掣直奔三十多公里外的北王大坑。

  半個小時之后,許文強將車開到了坑邊上。

  當看到大坑的形狀,文東腦海里模糊的記憶就浮現出來。

  這哪是北王大炮坑,這不是葫蘆窯廠么!

  跟坊邑大窯坑差不多,現在這個位置也是開磚廠取土挖出來的大坑,只不過這個窯廠換過幾任老板,取土的時候作業區域不太規整,最后就將窯坑挖成了葫蘆狀,中間細,兩頭粗,面積非常大。

  在葫蘆窯廠的上游,是一個中型的私人水庫,已經有幾十年沒干過了,不知道坑老板用什么法子,將水庫里的水引到了窯坑里,

  窯坑占地面積不小,但是開放的區域不大,在葫蘆口位置攔了網子,對外開放的是面積略小的小葫蘆那一段。

  “文東,看起來咋樣啊?有沒有搞頭?”

  文東咧嘴笑了笑,沒說話。

  這個地方如果收拾好的話,用來開釣場還真挺好,但是文東印象當中的記憶卻不太好。

  葫蘆釣場,在文東的印象當中好像只開放了一場還是兩場,就關門不干了。

  倒不是因為不賺錢經營不下去,而是當時坑老板沒打算長久經營,打的就是一錘子買賣的主意。

  號稱開業投放平均2.5斤的一手鯉魚十噸,收費600大洋。結果開業滿員開釣,當天只釣上來不到兩千斤魚。

  眾多釣手以為底魚豐厚,第二天又一窩蜂似的花300塊的高價來偷驢,結果全都被驢踢著了,釣的最多的賣魚不到三十斤,空軍的大有人在。

  第三天,葫蘆釣場就宣布倒閉,這時候眾多釣友這才反應過來,被坑老板套路了。兩場魚收了八萬塊錢釣費,只出了兩千多斤魚,凈賺五六萬。

  見文東不說話,許文強也不再繼續追問,只是抽了一根煙,圍著大坑轉了一圈,就跟文東上了車。

  “啥情況?”

  文東沒法解釋將要發生的事情,所以打了個馬虎眼:“水質很瘦,這里又是紅土,感覺這里的魚不好釣啊!”

  “用咱們的餌也沒準么?”

  文東搖搖頭:“沒準,這個坑看著邪門,問明白老板啥時候投魚了嗎?看看投魚情況再決定來不來吧,反正建國哥那里一直開著,實在想過癮不行就去那邊唄!”

  許文強撓撓頭說道:“建國那邊過癮倒是過癮了,可是釣他的跟釣自己家的一樣,沒那種激情呀!左手倒右手,有啥意思!”

  文東點點頭:“那就看看這邊投魚吧,問明白啥時候投魚了嗎?”

  “還沒呢,我接著問問!”許文強應了一聲,就下車朝著釣場旁邊的幾間簡易房趕去。

  一會兒功夫,許文強氣喘吁吁回來了。

  “問明白了,今晚上來魚,大概九點多左右!”

  文東點點頭:“我打電話喊喊其他人,今天晚上店里聚餐,吃飽喝足了咱們就來看放魚!”

  “行,那咱們先回去,晚上再來!”許文強發動了汽車。

  文東電話打了一圈,等回到店里的時候,隔得近的已經趕到店里了。

  文東這個小店現在已經成了據點,只要文東俱樂部不忙在店里,十有八九就是高朋滿座。

  回到店里跟靜雯一招呼,靜雯直接開車去了超市買晚上的食材去了。

  一群朋友在店里喝茶聊天插科打諢暫且不表,八點多吃飽喝足,六七口子人分成兩輛車,又殺到了葫蘆釣場。

  文東他們趕到釣場,拉魚的車還沒來呢,不過已經有幾個看魚的釣友等在這里了。

  魚車沒來,誰也沒轍,等著唄!

  這一等就等到了接近半夜一點。

  原本晚飯就喝了酒,大家在車上玩手機的玩手機,閑聊的閑聊,等的昏昏欲睡。

  突然路口遠處亮起了刺眼的大燈,文東打了個機靈,車來了。

  “都醒醒,來魚了!”

  這么一招呼,大家都來了精神,紛紛下車,朝著坑邊放魚的位置走了過去。

  走到跟前,文東打量了一眼拉魚的水產車,眼睛不自覺的微微瞇了起來。

  不太對勁呀,來送魚的是兩輛改裝過得大型專業水產運輸車,一輛車五個大號水囊,一個囊少說也能裝1500斤以上,難道這一世老板改主意了?

  暫時想不通老板的想法,文東決定再觀察觀察。

  這時候,從領頭的一輛車副駕駛上,下來了一個跟坑老板有幾分相像的老者,如果沒猜錯的話,老爺子應該是坑老板的父親,負責押車回來的。

  沒過多久的功夫,水產車就開到了坑邊上,司機爬上水箱頂,卸下一個金屬滑梯來。

  沒按框抬魚,而是準備用滑梯放魚。

  等第一個魚艙放完,文東心底就大概有底了。

  目測的話,一個魚艙一千斤左右的存魚,滿打滿算兩輛車,十個魚艙,也就撐死萬把斤魚,跟宣傳的十噸兩萬斤魚的廣告足足差了一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