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91章 31.8k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文東深知玩過競技的釣手在頻率跟基本功上會比自己強得多,所以在開釣的時候就給沈錚挖了坑,自己的餌料可以散,并不代表沈錚的也可以散,為了追趕文東的三尾魚貨沈錚加快了頻率,這樣一來窩點里哪怕之前誘過來幾條魚,也被拉煙兒的散炮給嚇跑了。

  現在沈錚上了當,文東的壓力就更小了,慢條斯理的將麻團餌的兩個鉤餌芯兒掛好,隨后在開口料顆粒當中力道適中的一攥,拋竿入水。

  在文東的精確控制下,更換了不同餌料,浮漂的釣目都幾乎沒變。

  緊一桿慢一桿,不緊不慢又一桿,時間就在這種有些詭異的情況下悄悄流逝著,更換麻團釣法沒多久,文東的浮漂再度出現動作,不過不知道為啥,文東并沒有急著抓口,而是依然保持著相對固定的頻率拋竿。

  幾桿過后,文東故技重施。

  下推浮漂,餌料入水行程過后,浮漂完全被水淹沒,文東就不停抬桿重復之前的動作。

  文東的基本功比沈錚差,所以只好用這種笨辦法來逼迫自己保持頻率,浮漂釣目變成了負數,強迫癥的壓迫下,人就不得不重新提竿了,在初步探明魚情之后,用這樣的笨辦法督促自己保持頻率屢試屢爽。

  有經驗的釣手都知道,麻團釣法的精髓在于對窩點的經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的積累優勢,粉質的餌料在水中浸泡很短時間就會融散,而麻團散落在窩點里的小顆粒卻可以保存更加久的時間。

  有吃得,魚就能被留在窩點里,只要不驚窩,這樣的狀態可以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看到這里,圍觀的人也有些迷糊了,文東這是要干嘛呀?浮漂翻身之后,明明出現了或多或少的浮漂動作,已經顯示出窩點里又進魚了,可是為啥他不上推浮漂露出釣目,稍微糗一下,抓口拿魚呢?

  如果現在水底下有高清攝像機的話,就會發現文東窩點里的魚情變化。

  起初只有零星的一兩條魚偶然路過,隨后被拋灑散落的開口料小顆粒吸引進窩點,這些魚非常謹慎,有點風吹草動就轉身離去,攝食欲望很低,只撿拾在窩點周圍細小的顆粒吃,偶爾有對麻團餌餌芯兒感興趣的,文東也沒有給他們機會,幾乎都是不等吞到嘴里,文東就起竿換餌了。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后,窩點里的魚聚集的越來越多起來,經過的魚發現小群的同伴在這里聚集,圍上來的動作就大膽了很多,其中體力強一些的個體,不滿足與撿拾碎屑,開始追逐鉛皮帶領下在水中快速下降的餌料。

  等窩點里的魚達到一定的密度,之前那種小心謹慎的習性就逐漸消失了,變得大膽而貪婪起來,一旦有餌團入水,活性強的鯉魚個體會追逐餌料甚至嘗試攻擊吞咽鉛皮,于是文東的浮漂在形成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細微的漂像。

  自文東換上麻團釣法,已經二十多分鐘了,距離掐魚開始,已經過了接近四十分鐘,九十分鐘的比賽進行接近一半,但是沈錚依然空軍,并沒有見到任何有效的動作。

  眼看浮漂的動作越來越夸張,文東知道窩點里的魚密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隨即將浮漂上推回到自己的預定釣目上,鉤上的餌料也變成了上鉤粘麻團,下鉤普通軟黏餌。

  果然,跟文東預想的一樣,第一桿下去,浮漂剛剛到位,就是一個底接口,一目多的頓口讓大家看的爽心悅目,文東照舊是溫柔的提竿,幾個回合溜魚過后抄魚入戶。

  接下來讓大家不解的一幕又出現了,文東隨手將0.6的子線剪掉,再度取出子線盒換上了1.0的子線。

  釣回鍋魚放細線組有利于餌料進口,明明剛才用的挺好的,為啥沒出意外的情況下,又將好端端的子線剪掉了呢。

  下一桿,浮漂的動作給了眾人想要的答案。

  窩點里聚集起足夠多的魚之后,線組的粗細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哪怕換上1.0的子線,浮漂的吃口動作依然動輒大半目到一目多。偶然遇到搶食兇猛的魚,還會出現直接給口然后黑漂的動作。

  換上粗一點的子線,文東可以更加放心大膽的刺魚溜魚,回魚入戶的時間也縮短不少。于是文東魚護中的魚一尾,又一尾,再一尾,不緊不慢的增加著。

  九十分鐘的掐魚比賽,沈錚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強撐著堅持下來的,自始至終,沈錚都保持著極為穩定的頻率,餌料來回更換了兩三次,線組最后一咬牙換到了釣大鯽魚比賽用到的0.4子線六號秀鉤,但是自始至終,就沒有見到一個有效的魚口,等到時間結束,沈錚的后背已經被汗水徹底塌透了。

  “比賽結束!”老孫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鄭重的說道。

  文東右手放下釣竿,隨后很輕松的自釣箱上站起身來。

  “魚還用稱嗎?”文東淡淡的問道。

  文東的聲音并不大,甚至可以說有點小,但是這話在眾多釣友聽來,卻極其扎耳朵。

  “稱!干嘛不稱!我去拿電子秤去!”小國應了一聲,隨即手腳麻利的去屋里找稱魚的框跟稱去了。

  找來稱魚工具,文東俯身發力,將魚護自水中提了出來。

  26尾魚,文東心底數著呢,跟明鏡兒似的。

  裁判老孫只知道文東釣了不少,但是還真沒想到魚護提上來會有這么多,平均個體在兩斤到兩斤半左右,一個半小時的功夫,文東釣了至少有五十斤魚打底。

  31.8kg!

  老孫念出漁獲的重量,圍觀的眾人又是一陣低呼。之前還質疑文東的觀戰群眾們現在都閉上了嘴。

  今天文東的表現很搶眼,緊鄰挨著釣魚,基本功非常扎實的沈錚一條魚都沒釣著,而文東卻足足釣了六十多斤漁獲,這可比生口魚正釣場把相鄰的釣友給打閉口要有說服力的多了。

  可是話說回來,這樣的情況卻邪門的很,之所以說邪門,是因為跟平常大家釣魚形成的固有認知有很大的不同。

  平常大家釣魚,無論是頭一場正釣還是副一場偷驢,相鄰釣位一般都會上魚,無非中魚多少有區別而已。就算沈錚的餌料再不對路,也不該一口都不見啊,況且沈錚的餌料在早上的搶魚當中已經用過了,并沒有問題。

  可是現在面對文東之后,為啥卻一口都沒有了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