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83章 風起云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只要摸到了競技比賽的門檻,釣技水平普遍都會偏高,其中的水平不僅限于基本功的差距,在餌料味型,狀態,添加劑,方方面面的理解都會超過普通釣魚人一個檔次。

  就拿王小利實驗垃圾桶撿來的餌料來說,五六團餌料依次掛鉤嘗試,魚的反應是直接體現在吃口跟浮漂動作上的,換個普通釣魚人可能只有模模糊糊的感覺哪個好用,哪個不太行,但是對王小利來說,窩點里有魚的前提下,不同餌料只需要兩桿,就可以判斷準確。

  “就它了!”在嘗試一番之后,王小利就將穆師傅掐魚用的餌料給甄別出來。

  也難怪效率這么高,除了王小利的判斷能力強之外,實在是這團餌料的效果太明顯了,外觀看起來差不太多的餌料,在拋竿入水之后,魚的就餌反應跟之前的幾團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別,好好的競技塘老頭魚給口又快又狠,接連嘗試了七八桿,沒有一桿空軍,竟然釣出了純生口魚的感覺。

  “也別說人家技術好,運氣好,啥都不賴,單單這食兒硬,就秒殺咱們四個!看到差別了沒?今兒掐魚輸的不冤!”王小利深有感觸的說道。

  “利哥給我點試試!”明明伸手就要掐餌料。

  “干嘛呢?少禍害,還有用呢!”王小利跟個葛朗臺似的只掐了鴿卵大小的一點餌料給明明,剩下的全都小心翼翼的用釣箱里的塑封袋裝了起來。

  穆逢春開制的餌料總共也只有半盆,掐魚四十分鐘的狂轟亂炸用了大半,所以剩下的餌料很有限,連散餌帶搓餌加到一起,頂多也只有拳頭大小的一團,這還不算散落在垃圾雜物中無法回收的部分。

  “利總,你弄這玩意干嘛啊?”小紅帽問道。

  王小利撇撇嘴:“我說穆師傅怎么頂著大太陽在這練桿呢,這是在試餌啊,這團餌帶回去給錚子研究研究!”

  四人本來來的時候還興致挺高的,挨了穆師傅當頭一棍,頓時沒了繼續練桿的激情,剛剛下午三點,就收拾起了釣具,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南方m省s市,同一天,王志剛的師傅馬博文馬師傅帶著三個徒弟在追caa的一場三類賽事。

  到了馬博文這個年紀,對競技比賽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但是后輩人才輩出,馬師傅并沒有頤養天年,而是依然活躍在競技賽場的二線,帶著徒弟追比賽。

  馬師傅釣了一輩子魚,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拿到國內釣魚人的最高榮譽,由國家體育總局跟中國釣魚運動協會頒發的大師資格認證。

  這一場比賽已經進行了一半,上午的對象魚小鯽魚尾數賽幾個徒弟表現都不錯,其中王志剛運氣最好,兩場對象魚都是小分,分別拿了個一分,一個三分。

  問題出在下午的混養賽當中。

  哪怕已經提前來呆了兩天練桿,比賽池的魚情還是有些摸不透,試竿時候用原塘顆粒加部分商品餌調出來的配方餌料馬博文感覺已經差不多了,但是在真正比賽的時候坐釣當中的實際效果,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理想。

  王志剛作為最有機會沖擊冠軍的選手,此刻心底的弦兒已經繃緊了,場上的魚情很糟糕,自己的位置相對還算不錯,可是接連嘗試了許久,都沒有滿意的吃口,第三場的比賽已經時間過半,可是王志剛魚護當中只有一條小鯉魚,這樣下去的話,弄不好就沒機會了。

  王志剛越是緊張,腦袋里越亂,反倒是相鄰釣位的釣友越釣越順,在整體魚情很差的情況下還能陸續的上魚,一條又一條或大或小的魚被拉出水面,不停刺激著王志剛的神經。

  “媽蛋,在這樣下去就完犢子了!”王志剛一邊強制自己冷靜下來,一邊暗暗著急。

  開釣準備的幾款餌料基本上已經涵蓋了這個季節主流的味型搭配,但是吃口依然不好,浮漂下的動作黏黏糊糊,就是不進嘴,王志剛留意了下相鄰釣友的浮漂動作,卻發現別人的吃口很干脆。

  出現這種吃口上的差異,原因多半是餌料有問題。

  “難道是味型大了?”王志剛自言自語嘀咕了一句,隨后撓了撓頭再度從釣箱上起身。

  釣箱當中有幾份昨天師傅帶著他們師兄弟練桿時候調制的餌料,王志剛懷疑自己的餌料味道加太大,所以想要開一份味道淡一點的。

  在基礎餌料當中翻了半天,也沒找到本味的基礎,正有些無奈之際,目光鬼使神差般瞟過了一個貼著文東漁具標簽的小號自封袋。

  這是之前王志剛跟文東掐魚輸了之后托朋友從老趙那里拿回來的大半袋餌料,拿給師傅看,也沒分析出啥有用的東西,后來就隨手丟在了釣箱當中。

  看到這半袋餌料,王志剛隨手捻開封口聞了下,文東的餌料里并沒有添加刺激性太大的味型餌料,所以只有淡淡的本味。

  “死馬當活馬醫,死活就這一局了!”走投無路的王志剛一咬牙,將這半袋餌料全部倒在盆中手腳麻利的開制起來。

  一兩分鐘的功夫,餌料已經基本吸透水了,王志剛隨手攏出一團,想都沒想就搓了兩顆指肚大小的掛鉤拋了出去。

  說來也怪,只是第一桿下水,浮漂動作就明顯多了好多,在行程穩定下降的過程當中,接連出現兩個停頓,王志剛沒把握所以選擇放口,等到浮漂到位,又是一個加速頓口。

  王志剛抬竿刺魚!

  中了!

  桿尖傳來的力道不小,王志剛心頭一動,是個大家伙。

  混養魚池當中基本都有或多或少的大家伙,沒成想調整餌料后的第一桿,就中了一個。

  由于魚情不太好,王志剛用的線組是1.0,拉0.6,七號海夕,普通釣魚人用這樣的線組碰到大家伙一不留神就會切鉤。但是王志剛這樣的競技釣手基本功過硬,細線挑戰大個體的魚成功率還是蠻高的,簡單控竿過后就穩住了水底下的魚。

  在比賽區域外面觀戰的馬博文看到王志剛的竿子弓成滿月,整顆心都揪起來了,混養比賽比的是重量賽,在很多魚情不好的場次,一條大魚可能就能拿到一分。水底這條魚如果成功入戶,這一場基本上就穩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