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3章 萬物有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齊玄靈大吃一驚,停止講述,愕然望向亮光處。

  伯陽、聽希、姜小鳳以及四足汪被亮光吸引,也都看過來。

  小童王九山自己并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嚇得跳了起來!

  沒等他叫出聲來,忽然一個形體在亮光中出現,仔細一看,竟然是王九山之前看過的那幅帛畫!

  眾人回頭望向墻壁,頓時疑惑萬分:只見墻上那幅帛畫完完整整掛在那里!那亮光中這幅……

  “是那幅帛畫的物靈!”玄靈道長突然說了一句。

  “物靈?……是什么?”王九山趕忙問道。

  “我道學認為,萬物皆有靈,即使石頭、樹木也都是有靈的存在。只不過,石頭有靈無魂,沒有魂知所以沒有生命;人有靈有魂,有魂知則有生命;物卻只有物靈。”玄靈道長答道。

  道學,囿于一個學派,后又出現道教,人類組建教派后,對事物的原理認知就受限于教派的宗旨,也就全然失去了對世界本元認知的可能性,唯有部分道徒開悟為醒者,才可脫離教派的分別限制。

  就在這時,地面上閃光的“靈”字漸漸冷寂,然后消失,那個帛畫的影像也隨之消失不見。

  眾人看著字和帛畫影像的消失,皆都陷入深思之中……

  經歷與元識共體后,元識給伯陽灌輸了大量知識,所以伯陽很快就能判斷出來:齊玄靈所述,還是表面的認識,并非原理;并且元識已經給他說過關于三魂七魄的原理,無非是念息和念能結合的類別問題。

  “我想,您所說物靈,應該就是形體的內在編碼實質,能量表現為有形物,都是離不開這個編碼的指揮的。”伯陽說了自己的看法。

  對道士齊玄靈來講,伯陽這個說法,他是聞所未聞的。

  于是,講述的、傾聽的雙方,現在開始反轉過來。

  伯陽把已知的關于存域、顯域、暗域、能量、念息這些知識,簡明扼要地給齊玄靈講了一遍,同時也把隨他而來的各個成員介紹了一下。

  齊玄靈聽后,似有茅塞頓開之感,他這才發現伯陽等人遠遠不是自己原來認為的水平,絕對高人!

  現在,小童王九山無意中引發的那一幕,把能量知識和祝由術結合起來,也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這個解釋最后還是由至人聽希來給出——她的境界自然有別人不具備的特種權威。

  聽希微微笑了一下,環視眾人,溫柔的目光讓聽眾立刻集中了注意力。

  “各位,祝由術實際是用文字、語音作為事物的一種表述,把實際存在的物體模擬出來,不過既然表述一致,模擬的事物與原來事物之間也就存在了一種聯系,剛才小九山無意中畫出“靈”字,念息中想到的應該是剛才那個帛畫,相當于是把帛畫這個形體的本質表述模擬了一遍,于是我們在亮光中看到了一個同樣的帛畫形體,這個形體,也可以說就是原來帛畫的‘物靈’,實際本質上是一個不同的能量形體,但這個模擬后的形體,與原來的真實形體之間還是有聯系的。比如,我們把模擬后的帛畫點燃,那墻壁上的帛畫也會被點燃!“聽希總結了一下,當然,她不能演示,那個帛畫要是點燃的話,齊玄靈不得瘋掉?

  “沒錯!我畫字時,當時確實想到了那個帛畫!“王九山馬上肯定道。

  “沒錯,我們祝由術治療王家兒媳所患乳癰,也是同理,通過符咒模擬了同樣的病灶來間接治療,可以不必接觸病人身體!“齊玄靈也用實際案例佐證了聽希的解釋。

  眾人統一了認識,都是非常喜悅,同時感覺到了興趣圈子是如此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師。“四足汪突然冒了一句。問題是,伯陽并沒有給齊玄靈介紹過它,漏掉了!

  “狗妖!“道士齊玄靈確認是這只狗在口吐人言后,馬上轉身取過桃木劍,掐上劍訣,準備戰斗!

  “哈哈!“小童王九山指著四足汪大笑道:”狗妖!哈哈,笑死我了!“

  齊玄靈臉色掠過幾絲尷尬,望向伯陽,帶詢問表情。

  伯陽趕忙讓齊玄靈放下桃木劍,賠笑道:“怪我,怪我剛才沒介紹四足汪,它并非妖物,您的桃木劍對它也是沒有作用的!“

  “哦?不是妖物怎口吐人言?“齊玄靈半信半疑,但還是放下了手中的桃木劍,等待伯陽的進一步解釋。

  伯陽重復了念息的知識,把四足汪跟隨過修道高人、然后體內被注入一種神秘念息的事情跟齊玄靈講了一下,他的戒備心才徹底放下。

  伯陽松口氣,要是這位道士見到六只天狐的話——那可能一場友誼戰就在所難免了!

  道士所說的妖,實際是動物修行境界中很低的一品,并未達到四足汪、天狐等修行境界,而且所謂“妖”,必然是以禍害人類為特點。善良、天真、搞笑的四足汪,當然不會是妖!而且,它體內可是有偉大存在——元識的念息存留,絕非一般修行者能媲美!

  看到齊玄靈解除戒備之態,四足汪也就默默收回了抬高的左前爪。

  齊玄靈并不知道,一旦動武,那只左前爪絕不是他這個道士能夠承受的!

  “爺爺!……“一個稚嫩的小女童,揉著惺忪的眼睛,站在內屋門處。

  齊玄靈快步走過去,抱起小女童,一臉慈祥。

  “她為什么叫您爺爺?“王九山年齡不大,但還是看出了問題,齊玄靈看起來不過三十幾歲。

  齊玄靈聽到王九山的問話,嘆了一口氣,悠悠說道:“諸位有所不知,此女童并未我家族中人,而是一個朋友寄養在我這里的,而我那個朋友才是他真正的爺爺,一場橫禍,奪取了他們一家人的性命,只留下這一個女童。孩子知道我和他爺爺關系要好、稱兄道弟,也就一直稱我為爺爺了……”

  眾人一片唏噓聲。

  王九山覺到是自己勾起了這件傷心之事,心里有些慚愧。

  道士齊玄靈見眾人聽后都面呈哀色,索性就把女童家中之事細細給眾人講了一遍……

  結果,不聽還罷,眾人聽完,皆都震驚無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