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七章 新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征難得的這幾日并沒有在軍營中度過,雖然他在潞州府已經統一了軍事權,但相對的,他自己的麾下也有相當大一部分置到了四地。

  好在這些分散出去的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且為了不給人以口實,李征也是半強制的讓這些人‘退役’,到了各地成立護田隊。

  剛剛得知自己要被‘退役’,許多新兵頓時不干了。但好在李征如今對下面的掌控力遠遠超過以往的將領,然后保證了這些人所得軍餉不會比現在低,這才讓人心安定了下來。

  雖然有人隱約提出想讓李征拿田地來補償,但這些人無一例外的被李征強制退了役。如今李征手中的田地雖多,但李征肯定不會愿意就這般白白拿出來,有句話不是說么,難以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眼下田地不僅是李征手下人的盼頭,更是李征回收賞賜維持通貨膨脹的最有力武器,當然不可能這么的隨便發下去。

  眼看年頭將近,雖然不抱什么希望,但手中有錢有糧的李征還是覺得再擴一次軍。

  出乎他的意料,募兵工作十分的順利。只是募兵五百人,但聞訊而來的青壯人數卻是超過了三千!

  既然小看了如今大明人力資源的豐富,李征當然開始挑挑撿撿,很快五百身強力壯的青壯便挑選完畢。

  看著那些眼巴巴年頭軍營,卻是沒法入內的青壯們。如今家大業大的李征一人給了一斤糧食,既是讓他們不白跑這一躺,又可以借他們的口宣傳一下潞州軍的作風,方便下次擴軍的時候,還能有這種積極性。

  臨近年頭,新兵雖然募兵完成,但年內訓練明顯是不可能的了。

  痛快的發了一個月的糧餉之后,李征便直接讓這些人各回各家,來年初八再回軍營報道。

  至于有人會領了糧餉直接跑路的可能性,李征并不在乎,畢竟如今在潞州敢這般賴自己東西的真的很需要膽量的。

  數日時間一晃而過,轉眼便是崇禎四年的大年初一。

  李征名義上的上官如今是在太原,在潞州府中比他大的也只有知府盧懷真。雖然他身為刺頭,而且曾三番五次的在盧懷真面前跋扈。

  但這大過年的,李征還是知道輕重的,老老實實的去知府衙門拜了年。沒有規矩的李征,在一眾文官小吏面前,自然是沒有什么人理睬,不過李征并不在乎這些人的目光,拜完年后,便直接離開衙門,這也是武夫拜年文官的慣例。

  等李征回到游擊府后,卻是被府內熱鬧的氣氛嚇了一跳。

  幾乎整個潞州府,所有有資格,或者覺得自己有資格的武夫們幾乎全部到齊。熙熙攘攘的一屋子人,李征根本就記不了那么多。

  人群中,李征熟悉的人甚至連三成都不到,能叫的上名字的估計連兩成都沒有。

  一片頌祝詞聲音中,李征不斷的笑著跟各個認識的不認識的打著招呼,一直忙活了半個多時辰,眾人這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中午時分,李征吩咐開了宴席,招待這些遠近而來的下屬們。

  內堂的有兩桌,其余人都是在屋外吃席。能進內堂的,都是李征最親近的老部下,這些老部下中唯一一個坐立不安的便是趙海。

  雖然他也是被列在內堂之中,但是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在疏遠他。雖然李征對他依舊是一副很客氣的樣子,但言語舉止中并沒有疏遠的意味,但客氣太過卻也是距離的一種表示方式,在座的誰也看的出來。

  作為李征最早的夜不收部下的一員,趙海完全算的上是嫡系。只是他作為潞州事權統一最后也是最頑固的釘子戶,這種做法已經決定了他已經不在是核心圈子的一部分。

  他如今能夠還坐在這兒,只是往日的情份還在而已。但這情分,絕對不可能永遠的存在,只能說用一分少一分,下一次,他還能不能坐于此地,已經是顯而易見之事了。

  雖然趙海心中滋味難明,但是李悅,徐勇,陸平,蘇浩等人卻是興奮莫名。

  “大哥,我敬你一杯!只有跟著你,俺李黑子才不算白來這世上一遭!”

  李悅舉起瓷碗,跟李征碰了一杯,一臉的痛快。

  其他人轟然叫好,人人舉起杯子,痛快的大口喝著。

  他們這批老兄弟,除了王永的騎兵隊是李悅直轄沒有外鎮以外,其他人如今都是地方上的一把手。這可不是他們之前在官軍中那般的沒什么戰力的叫花子兵,這些兵個個都是精選的青壯!

  有潞州營之前的官兵榜樣在前,各地募兵進程極為順利,五百人的定額基本上都是一日便齊。

  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從數倍候選人中從容挑選。這五百人的隊伍雖然沒有朝廷的大義名分,但其他的待遇卻是相差不多。

  大家最初跟著李征,雖然血戰連連,減員嚴重。但卻無人埋怨過李征,相反若不是李征帶領著他們突圍,那他們估計要么早就戰死沙場,要么就是被建奴抓了回遼東當一輩子的包衣奴才。

  因為他們的功勞,這才讓他們從最普通的小兵,幾乎每個人都是平步青云,最差的都是連升數級。

  跟著李征來到潞州之后,更是從微末開始,靠著最初的兩百人,不斷的征戰,不斷的勝利。

  這一路的的仗,真可謂他們這輩子打的最暢快的戰斗。無論面對誰,無論對方人數有多少,從來都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勝利。

  到了如今,他們個個都是地位極高,數百人的上官,而且更是個個都是擁有著對過去來說想都不敢想的田地和銀子,人生的際遇之奇,還有誰能做的到?

  對帶給他們這種天翻地覆變化的李征,他們自然是充滿感激和敬畏,發自內心的擁戴。

  “大人,壺關的郭大匠來了,要求見大人。”

  眾人杯籌交錯,正喝的正酣之時,一個親兵快步行了進來。

  事實上若非李征有過交代,壺關匠戶那邊如果有消息傳來,無論何事都要盡快告訴他知。這個親兵是很不想在這個當口傳這個消息的,一個小小的匠戶,委實是有些上不了臺面的人,竟然在這個時間來求見將軍。

  “讓他上來吧。”

  李征聽了郭老頭這個時候來,也是來了興趣。

  “大人,火銃已經制作出來了。”

  不久之后,郭老頭便被人帶了上來,一上來便是興奮的叫道。

  “真的!?”

  李征原本還有些迷離的眼睛一下子便清醒了過來,不可置信的問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