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55章 需要大量的人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準備點火!”

  白公子年紀輕輕,卻帶著一股子自信,整個人顯得十分有精氣神。

  白夫人在遠處看著他,心中也為自己的兒子驕傲,自從他躲開她的大比兜那一天起,白夫人多年沒有再打過他了,孩子大了,當母親的就不能再用大比兜來教育了。

  現在的白夫人更多地將自己擺在一個比兒子更低的位置上,總覺得兒子懂得比自己多,比自己更能看清將來的方向,她已經從一個“領航者”,變成了一個追隨者。

  而李道玄在箱子外面看著白公子時,想的卻是“高家村年輕的新一代”。

  老的一代限于從小受到的教育不夠,注定了他們有極大的“封建局限性”,但年輕一代,說不定就能跳出框架,獲得新生,未來是他們的啊。

  火車上的蒸汽機點火了!

  兩位負責加煤的工人,脫掉了衣服,露出精悍的上半身,用鐵鏟鏟起煤炭,對著鍋爐里倒了進去。

  “嗚!”

  “嗚!”

  火車的汽笛發出了嘯聲,這不是電動小火車那模擬出來的假氣笛,而是真正的汽笛聲,這個聲音一響,最受感動的不是小人們,而是李道玄這位天尊。

  小時候,李道玄的奶奶住在雙慶市北碚區黃桷樹老村,村邊有一條老鐵路,運煤礦的火車總是從家邊呼嘯而過,那時候他每次去奶奶家玩,都會聽到真正的火車汽笛聲。

  可惜歲月不饒人,奶奶過世,黃桷樹老街拆遷,老火車也被淘汰,鐵軌荒棄。

  長大之后,他乘坐的不是輕軌就是高鐵,也不知道多少年沒有聽過真正的汽笛聲音了,景區里的電動小火車全都是模擬的汽笛聲,中氣不足,假得一批。

  如今聽到真正的汽笛,那渾厚的聲音,不禁讓他眼淚婆娑。

  小火車動了!

  “動了動了!”

  “它真的動了。”

  圍觀群眾們激動地吼了起來:“辣么大的鐵車,幾十萬斤重,居然只用燒開水的力量就能帶動。”

  白夫人瘋狂地大叫起來:“我兒成功了,哈哈哈,我兒成功了……姑娘們,喊起來啊。”

  她花錢雇傭來的姑娘們,一起撒起了五彩的碎花紙:“白公子威武!”

  “白公子霸氣!”

  “白公子的發明好棒哦。”

  白公子嫌棄地看了那群姑娘們一眼,忍不住吐槽道:“這搞的什么名堂啊?到處甩扔紙片,一會兒打掃起來多費勁?”

  小火車開始加速,沿著鐵軌轟隆隆的向前,它的速度比李道玄擺下來的電動小火車要慢得多,就和歷史上第一輛火車一樣,跑得賊慢,只有每小時八公里的時速。

請訪問最新地址  但這已經夠了,只要它動了起來,就標志著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李道玄大喜過望,拿起了事先準備已久的金手鏈,咔嚓一聲就從上面取下來了一個金色的小環。

  一伸手,將這金色的小環,放到了白公子的面前。

  箱子里的諸人一看,天尊出手了。

  金色的大手,抓著一個金色的圓環放下來,不用腦子也能想到,那個圓環是純金制成的,乖乖我的媽,半人高的一個金環,這得是多少兩金子?

  高一葉大聲道:“天尊有令,白公子做出了有益于全人類的重大發明,重賞一枚金環,請大家以白公子為榜樣,今后在各行各業,做出更多偉大的發明。”

  眾人:“恭喜白公子!”

  高一葉又轉向了三十二:“天尊有令,從今天起,高家村進入大力修建鐵路的模式,大量雇傭工人,大量修建鐵路,要把我們所有重要的地點,都連接上鐵路。尤其是洽川碼頭,今后會是貨運重地,必須盡快讓兩地通行火車。至于祂老人家賜下來的仙家小火車,將會陸續收回,今后不再提供給凡人使用。”

  聽說仙家小火車要收回,大伙兒倒是有一點點唏噓。

  但這早就在大伙兒的意料之中,尤其是有點文化的那群人,像三十二、白鳶、梁世賢等人,早就在想這個問題了,仙界的東西雖好,卻終究是仙物,不是凡人該用的,早晚有一天會收回到天上去,天尊仁慈,提供給我們用了幾年了,我們自己也該努力,早日做出能替代這些仙物的東西才是。

  很快,梁世賢、三十二、馮雋三人湊到了一塊兒。

  梁世賢:“咱們三人得好好商量一下,哪一段鐵路,由誰來負責。”

  馮雋抹了一把剛才被大火車動起來驚出來的鼻血:“本官手上的人力并不多,先用來輔設從合陽縣城到洽川碼頭這一段,三十里的鐵路吧。”

  三十二稍稍想了想,笑道:“我們高家村這邊的人,越來越少人愿意做鋪路這種笨重活兒了,我也弄不出太多人手來做這件事,就由我來負責鋪設從高家村到合陽縣城的鐵路吧。”

  梁世賢:“那本官就來負責從澄城縣城到高家村的鐵路,不過,我手上的人力也不太夠啊。”

  大家手上現在都缺工人!

  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不論是高家村本村,還是澄城縣城、合陽縣城,現在都在大興土木,這幾年攤子越鋪越大,到處都在做工,到處都要用人,他們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再是物資不足,而是嚴重的人口不足了。

  三十二斜眼過去:“梁大人,您前些日子不是一直在從白水縣和大荔縣偷人口嗎?也不知道你偷過來多少工人了?”

  梁世賢有點小尷尬地摳了摳頭:“人口確實弄來了不少,但是我那邊的堯頭鎮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從白水縣偷來的人,全都派到鐵礦里挖呀挖的了,鐵礦要的人也相當的多呢。”

  聽他說挖鐵礦,眾人倒也不敢吐槽了,在場的人心里面剛剛還在計算鋪設幾百里的鐵軌需要多少鐵呢,如果想不再求天尊提供鐵,而是由大家自力更生,那鐵礦也是重中之重。

  幾位領導層不禁長嘆一聲:“以前覺得人口太多,養不活,現在是覺得人口太少,不夠用,這可真是……”

  旁邊冒出高三娃的腦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眾人:“不要亂接諺語啊。”

請訪問最新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