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五十五章滑炒不粘技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風哥,沒事吧?”

  助理看到鍋蓋打碎,趕忙上前關切詢問。

  謝霆風看了下手腕,揉了揉被燙到的地方,搖了搖頭:“沒事。”

  還好濺起的油點不是太大,沒有燙得很厲害,只是微微有點紅。

  吳壘聽到動靜,看到發生的情況后,就快步跑去拿了工具來,清理著碎裂的砂鍋。

  “你沒事吧風哥?”

  他開口詢問著。

  “沒事,一點小意外。”

  謝霆風搖了搖頭:“麻煩你了。”

  “不麻煩,應該的。”

  吳壘將碎渣掃干凈,笑著問:“要幫忙嗎?”

  “不用,我可以的。”

  謝霆風回到了灶臺前,小心的看了眼鍋中的姜片和蒜瓣。

  姜片和蒜瓣已經被炸成棕色了,但還沒到糊的程度,不過倒是不再崩了。

  見狀,他趕忙將一旁的雞肉都倒進了砂鍋里,用炒勺翻炒了起來。

  另一邊,李逸比他先把雞肉下鍋,但卻到現在還沒有翻動雞肉。

  握著鍋耳,李逸輕輕轉動鍋身,讓鍋底的油浸炸著雞塊。

  他時不時的都會晃動一下鍋。

  起初雞塊都被粘在鍋底,但隨著煎炸,雞塊與鍋底接觸的部位開始收縮,蛋白質開始凝固,雞塊也從鍋底上脫落了下來。

  這是炒肉的基本功,煎魚的時候也用得到。

  不過謝霆風顯然不懂這點,肉一下鍋就開始急著翻炒。

  李逸都不用看都知道,他鍋里的雞肉肯定已經粘了一鍋底了。

  輕輕晃著鍋,看到雞塊都開始脫落滑動后,李逸就握著鍋耳,臨空一個翻鍋,讓所有雞塊都完整的翻了一個面。

  看到李逸鍋底清爽,幾乎沒有粘鍋的跡象,直播間觀眾很是驚訝,紛紛發著彈幕。

  “誒?逸哥這邊怎么沒粘鍋?謝霆風那邊已經粘了一鍋底了。”

  “這鍋真好,是不是逸哥說的那種章丘鐵鍋?”

  “一看上課就不認真,逸哥說了,這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不對啊?那種效應是要加熱到特別熱才行,但逸哥這個鍋里的溫度也不高啊?”

  李逸煎著鍋中的雞肉,抬頭掃了眼彈幕。

  看到觀眾的疑惑,李逸笑著解釋:“這是滑炒,不是水炒飯,用的不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它是利用油水分離的密度差原理,以及一定的美拉德反應褐變效果,來達到不粘的效果的。”

  聽到李逸的話,直播間頓時飄出了一連串“?”。

  一旁的劉藝菲也忍不住疑惑問:“美拉德反應不是增加食物風味的么?”

  “沒錯,但它的褐變現象也會讓蛋白質變性,脫水焦化,和鍋底分離。”

  李逸晃動著炒鍋,一邊解釋:“一般粘鍋的都是淀粉類食材和蛋白質食材,它們在直接接觸到鍋底的時候,會生成不溶于水的復合物,相互粘連起來。

  不管是金屬鍋也好,還是傳統的砂鍋、陶鍋、瓦鍋也好,都是有細微小孔的。

  食材里的淀粉和蛋白質進入到小孔里以后,很容易變性固化,導致粘連。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是通過高溫加熱食材,讓食材中的水分快速蒸發,形成氣墊作用。

  但它有個問題,就是溫度太高,只能處理小型食材,沒辦法處理比較大的食材。

  它會讓食材迅速脫水焦化,如果食材太大,就會導致夾生。

  而且不是每道菜都能利用這種效應來做的。

  比如在處理比較大的食材時,比如肉塊,整魚,就沒辦法把溫度升得太高,否則就會很容易糊鍋。”

  說著,李逸一邊晃動鍋中雞塊,一邊用炒勺扒起鍋底的雞塊,沖鏡頭解釋:“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原理,本質上就是讓食材和鍋底不直接接觸,用氣墊效應隔絕食材。

  那么在這個效應沒有被應用之前,是怎么解決粘鍋問題的呢?

  也是一樣,就是想辦法隔絕食材和鍋底。

  至于隔絕的原材料,世界各地都一樣,那就是油脂。”

  說話間,鍋中雞塊已經開始脫落了,李逸見狀,就用炒勺翻炒了起來,一邊繼續說道:“鍋具的前身就是石板,石板放在火上就可以煎烤生肉。

  通過煎烤,古人就能發現,在油脂豐富的地方,肉塊就不會和石板粘連,油脂少的地方,就會粘連。

  根據這個原理,中餐廚師發明出了炒菜的技法。

  在炒法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爆炒和滑炒。

  這兩種炒法都不會粘鍋,但它們利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應。

  爆炒利用的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了。

  它是用高溫快速蒸發食材表面的水分,產生大量的氣泡,既隔絕了金屬鍋底,也能隔絕油脂。

  滑炒是用大量的油脂包裹食材,讓食材不會直接和鍋底接觸,避免粘鍋,它利用的是油水分離的原理。”

  說著,李逸就舀起了一塊表面已經被炒得微微發焦的雞肉,讓攝影師給了個特寫,解釋:“滑炒并不能完全讓食材和鍋底隔離開,因為重力因素,還是有一些食材的支撐點會突破油膜,接觸到鍋底。

  這個時候最好先保持不動,讓食材持續被加熱,讓蛋白質逐漸變性,水分流失,質地收縮,這樣原本和鍋底粘連的地方就會自然脫落下來了。

  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不能著急。

  剛下鍋的時候,食材和鍋底接觸的位置水分還比較足,還比較嫩。

  如果這個時候著急翻動,那粘連位置就會被粘在鍋底,撕扯下來。

  食材翻到旁邊,還是會被粘到。

  所以最好是讓食材粘連處的蛋白質先變性收縮脫落,再進行翻炒,這樣就不會粘鍋了。”

  聽著李逸詳細無比的解釋,直播間觀眾恍然大悟。

  “怪不得謝霆風那邊粘得滿鍋都是,他太著急翻炒了。”

  “這才叫專業啊!技術都在這種細節里!”

  “所以說別用你的愛好挑戰別人的職業,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菜一下鍋,水平就試出來咯!”

  謝霆風同樣可以看到直播間的彈幕。

  他默默翻炒著鍋中已經碎成小塊的雞肉,脫落的雞皮,一言不發。

  在聽到李逸的一番話后,他才知道自己炒雞粘鍋是因為炒法出了問題。

  但聽著李逸滿口的專業術語,他卻聽得一頭霧水。

  只是做菜而已,怎么還要知道各種反應?

  這又不是上化學課,有必要搞得這么復雜嗎?

  眼睛盯著自己鍋中的雞肉碎塊,他快速的瞥了眼李逸面前的炒鍋。

  看著鍋里一塊塊體型完整,而且卷曲成了漂亮的花刀球狀的雞塊,他試圖安慰自己。

  造型好看也未必好吃吧?

  他的雞肉雖然碎了點,但肯定更入味。

  眼看粘在鍋底的碎雞肉和雞皮都已經扒下來了,他拿過一旁的酒碗和醬油碗,就一起倒進了鍋里。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