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二十章百編之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神仙!”

  泰山見李逸看向自己,直接縱身就跳進了江中。

  “臥槽!”

  李逸低聲驚呼,隨即就站起了身來。

  這小子別淹死了啊!

  但泰山的水性很好,手腳并用,沒一會兒就游過了江面,在李逸下游處上了岸。

  上岸后,他顧不上休息,就連滾帶爬的朝著李逸跑了過來。

  “神仙!”

  他沖到李逸跟前,只叫了一聲,眼淚和鼻涕就一起噴了出來。

  “嗚嗚!神仙,你終于出現了…”

  他哭得傷心,跪在地上連連作揖,很是激動。

  李逸沒敢說話,只是看著他,越看越疑惑。

  這個泰山比他剛才見到的要蒼老不少,皮膚黝黑,眼眶深陷,嘴唇爆皮,看著很是憔悴。

  李逸見狀,有些驚訝的問:“怎么一會兒不見,你就憔悴如斯?”

  一會兒?

  聽到李逸的話,泰山愣了下,哭得更傷心了:“上仙,你上次交代小子,次日來這河邊尋伱,可我從午時等到子時,也沒見到你的蹤影。

  小子以為錯失仙緣,自責多時,從那以后每日都來河邊尋找,找到今日,剛好整一年。

  皇天不負苦心人,小子今日終于又見到你老人家了!”

  聽到他的話,李逸頓時明白了。

  他以為再進來以后,副本會刷新,可實際上副本沒有刷新,反而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著。

  因為時間流速不同,他在現實中呆了一個小時,可夢境空間里卻已經過去一年之久了。

  看著泰山哭得傷心的樣子,李逸有些尷尬,只能嘆道:“我卻是忘了,河中一日,世上千年啊!我方才和你說過話后,就回府中取了些物件,卻未曾想,已經過去了一年。”

  泰山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張口結舌,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原來神仙只是回家取了點東西,這世上就過了一年?

  怪不得都說神仙長生不老,原來都是真的!

  聽到這些,他苦等一年的惶恐和苦悶統統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激動和狂喜。

  他并不是瘋子,這一年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看著他激動的樣子,李逸問:“你可曾向人透露過我?”

  “小子絕未透露過絲毫!”

  泰山趕忙嚴肅回答。

  他一直記得李逸的話,也記得李逸將他的魂魄困在了盒子里的事。

  這一年里,他因為這事吃不好,睡不著。

  父親以為他得了病,還請了神婆來幫他叫魂。

  可他始終沒敢向任何人透露半點遇仙的事。

  見他信誓旦旦,李逸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不錯,既然你有此恒心,那我便教你這竹編之法吧!”

  在查了泰山在歷史上的記載后,李逸就算不教他竹編也不行了。

  因為歷史上記載他是獲得了仙緣,才成為了竹藝名家的。

  那么李逸這個始作俑者,就必須圓上這一環才行,不然天知道會出現怎樣的后果。

  于是,李逸就沖泰山吩咐:“你去家中取些抽勻的竹絲來,我在此處等你。”

  泰山聞言,趕忙站起身來,從身后的竹筒里抽出了一把抽好的竹絲:“上仙,自從上次小子錯過仙緣之后,每次出門,都會帶好竹絲,就是怕再錯過仙緣。”

  “既然如此,你且呈來。”

  李逸伸出手來,泰山馬上恭敬的將竹絲呈了上來,送到了李逸手前。

  拿過竹絲,李逸用手拈了下,這些竹絲都已經熟了,是上好的竹編材料。

  竹編是華夏傳統的工藝,流傳了數千年,各地都有著自己特色的竹編技法。

  比如川省的瓷胎竹編,竹絲宮扇,都是名噪一時的朝廷貢品。

  但川省的竹編,需要用到當地的無節瓷竹。

  而泰山所處的地方,是后世的浙省區域,這里的竹子品種不同,所適用的技法也會有些許的差異。

  不過技法萬千,竹編的基礎工藝,各地都是相同的,基本上都要經歷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而編織的手法,也大都以經緯編織法為主。

  泰山目前掌握的,就是這種最古老的經緯編織法。

  但在這種經緯編織法的基礎上,可以穿插各式各樣的不同技法,比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等,技法足有一百多種。

  李逸抽出一根竹絲,打量了下粗細,點了點頭:“差不多夠用了。”

  泰山聞言,趕忙說道:“上次我見了上仙的魚籃,所用竹絲纖細無比,所以自那時起,小子就自己琢磨著用這種細竹絲編些物件了。”

  說著,他就拿出了一個小竹壺,呈給了李逸。

  李逸接過來看了眼,發現這竹壺雖然用的還是最基本的經緯編織法,但因為竹絲夠細密,也已經可以盛水不漏了。

  見狀,李逸不由贊嘆的看了眼泰山。

  怪不得人家能成為一代竹編名家,如果是普通人遇到仙緣,恐怕滿腦子都是靠著仙緣一飛沖天了。

  可泰山卻并沒有放棄努力,他依然在嘗試著用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來提升技藝。

  見狀,李逸就沖他伸手:“取竹片來。”

  泰山聞言,趕忙送上。

  李逸將竹片打底,口中說道:“細絲竹編,此地最上等的原料是水竹,若用本色編,就用青籬竹。

  竹編之物,不能一味求精細,須粗細并茂,方能千姿百態。

  若想編出精品,須以經天緯地之法為基,輔以百編之法,方可一心自如。”

  說話間,他十指紛飛,一根根竹絲飛舞,頃刻間就變成了一個茶盒的底座。

  跟著,他又將底座拆開,重新編織,沒一會兒又變成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茶托,上方的紋路形成了一朵精美的蘭花。

  一邊拆,一邊編,李逸向泰山演示著竹編的技法,口中介紹:“此乃挑壓之法,此乃花棟之法,此乃竄絲之法,此乃紋絲之法,此乃彈花之法…”

  很快,他就演示了十多種技法,泰山盯著他翻飛的十指,看得目眩神迷,面色漲紅。

  李逸能理解他的激動,這上百種技法,無論任何一種,都凝聚了無數人一生的智慧和精華。

  對于泰山這樣熱愛竹編的人來說,這無異于是一場精神大餐,他正在瘋狂吞噬吸收,如饑似渴。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