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四章 湯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朱標便和常彤羽一起去慈慶宮拜見了馬皇后和朱元璋。

  留下常彤羽和馬皇后說話,朱標跟著朱元璋走了出來。

  “大婚以后就算是正式成年了!”

  “以后也算是可以幫我多分擔一些事情了!”

  朱元璋笑著感慨了一句,話音一轉道:“之前刺殺你的人,可查出什么眉目了?”

  “父皇之前說的沒錯,具體的線索都被人掐斷了,想要靠線索追查難如登天!”

  “不過我倒是有了一個懷疑的對象。”

  朱元璋聞言扭頭看向朱標,父子倆個相視一笑,心里都明鏡一般知道這個答案是什么。

  如果說現如今靈氣復蘇對什么人影響最大,其實武者還要稍微往后靠邊站站,那些傳承久遠,歷經千年始終不敗的道門才是真正的受益匪淺。

  根據錦衣衛的線報,這兩年龍虎山、閣皂山、茅山這三座道門祖庭都有不同程度的興旺跡象。

  特別是龍虎山,信眾明顯增多不少,而且期內已經確定有開辟出氣海的道士存在。

  如果說這個天下還有哪里有希望存在氣海的完整修煉之法的話,那龍虎山無疑是其中最有希望的一個。

  所以這也難怪,朱標和朱元璋都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了。

  “龍虎山身為道門執牛耳者,信徒眾多,而且相當一部分都是達官顯貴,士紳豪族,可不好對付!”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采,笑道:“標兒準備從哪方面下手?”

  朱標聞言咧嘴一笑,輕飄飄的吐出了兩個字。

  “度牒。”

  “我準備在護龍司下設一個分支機構,叫做大明道教管理局、以此為契機在全國范圍內清查沒有官方度牒的假道士。”

  “另外就是對持有前朝度牒的道士進行一次考核,把那些藏在道士群體中的濫竽充數之輩給揪出來。”

  “這件事就交給張三豐張真人去具體實施。”

  “哈哈,這個辦法好。”

  朱元璋大笑起來:“既然你已有計劃,那我就不多過問了。”

  “不過既然查了,那就和尚、道士一起查好了,和尚廟雖然不似道士那樣勾連了眾多士紳富豪,但對底層百姓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這個也是需要注意的。”

  “兒臣領命!”朱標朝朱元璋拱了拱手。

  和朱標這一番交談,讓朱元璋心情一片大好,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又道:“既然我兒這么能干,咱這里還有一件事要交給你去做!”

  朱標:“……!”

  說好的躺平讓老爹帶飛呢?

  朱元璋可不理會朱標內心的吐糟,笑呵呵的道:“今年是武舉和科舉同考之年,科舉這方面你不用操心,咱讓李善長去管,武舉倒是需要你去站個臺,而且這一次的武考考生中也有不少好苗子,你也可以挑幾個聽用!”

  聽到是主持武舉殿試,朱標倒是長長松了一口氣。

  這倒是一個好活。

  對于馬上就要進行的武舉和科舉殿試朱標當然清楚。

  這件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度了。

  朱標依稀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今年因為科舉錄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還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波瀾。

  但現在顯然就不存在這個隱患了,因為老朱直接就把一直到宣德初年才確立的分卷制度拿了出來,給南方、北方、中部地區的考生分別設計了一套考卷,這樣以來就不會存在北方沒人考上進士的尷尬局面了。

  而武舉同樣也是朱元璋改變歷史弄出來的制度。

  在原本的歷史上,武舉在洪武朝根本就沒有,直到宣德八年才正式開始,而且一直都沒有殿試,也就不存在武狀元的說法了。

  可以說在整個明朝,武舉都沒什么存在感。

  但現在不同了,朱元璋讓他這個太子親自主持這一次的武舉殿試,顯然是有了進一步提升武舉人地位,給國家軍隊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想法。

  未來的大明朝,或許會是武舉和科舉并駕齊驅的時代。

  洪武四年,九月二十八。

  朱標準時出現在武舉考核的地點,一處位于南京城外的駐軍校場之內。

  “見過太子殿下!”

  一個四十多歲,臉上一直掛著和煦笑容,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看到朱標,直接丟下手中的事務,快步走來見禮。

  “湯叔叔,這就見外了!”

  “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叫我名字就好。”朱標笑著道。

  “殿下,禮不可廢!”湯和神色稍稍正了正,認真的開口。

  信國公湯和,現如今的開國六公爵之一。

  或許他的才能并不出眾,功勛也不夠耀眼,但若論行事卻是最勤懇、最穩當的一個。

  他不是天才,在一眾開國勛貴中也很低調,幾乎沒什么存在感,看起來更是毫無開國勛貴的鋒芒,或許唯一能拿出來論一論的就是他投靠朱元璋最早,而且很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不凡。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可以在元末這樣一個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甚至最終位列公侯之列,若說他只是因為投靠朱元璋最早,只是受到朱元璋抬舉這就有失公允了。

  他雖沒有徐達一般能夠統領萬馬千軍,協同調度的能力,更不像常遇春驍勇善戰,能做到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但他也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穩。

  他做事穩當,很少出現差錯,帶兵更穩,雖然做不到出奇制勝,建立奇功,但卻少有敗績,最關鍵的還能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務。

  這就是湯和的特點。

  或者這也是為何他能夠在原本歷史上幾乎殺紅眼的朱元璋屠刀之下逃出一命的關鍵。

  看著面前的湯和,朱標一瞬間心里思緒飛揚個不停。

  “殿下,這就是今年要參加殿試的一百一十六名武進士的名單,你看看!”湯河自然不知道,此刻朱標心里正在對他進行著一系列的評價,他一臉認真的把一份名單遞給朱標。

  朱標接過,掃了一眼,眼中頓時閃過一絲訝異。

  這里面竟然還有兩個化勁宗師,而且剩下的也全部都是融勁高手。

  “質量好高!”朱標感慨。

  “是啊!”

  “雖然還不到五十,但看著這些小家伙,咱都覺得自己已經老嘍。”

  “未來是如殿下這般年輕人的天下了!”湯和站在朱標旁邊,攏著手,笑瞇瞇的回答。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從哪跑來看熱鬧的老農呢!

  “湯叔叔可不老,您不也已經進階化勁了嗎?”朱標笑道。

  據他所知,不止是湯和,軍中一大批卡在融勁巔峰不得寸進的大將們,這兩年都已經陸續突破到了化勁宗師。

  “嘿嘿,也是僥幸,最關鍵的還是陛下賜下的天材地寶的作用!”湯和臉上的笑容越發和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