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九章 再回明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打發走了沈萬三,朱標剛喝口茶休息一下,貼身太監孫小寶就提醒他,今天親軍衛有人入勁成功,還要在晚飯前趕回去。

  這件事朱標交代過孫小寶,是必須要去的。

  畢竟是他親軍衛中第一個入勁之人,適當的勉勵必須給到位。

  現在得到提醒,朱標也就不再耽擱,一口把杯中茶干了,準備出城。

  “這一天天的……!”

  “自己作為朱元璋的太子,不是應該躺贏的嗎?”

  “為何不知不覺就跟著老朱忙起來了?”走在路上,看著道路兩邊飛馳而過的雜草,朱標突然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而另外一邊,奉天殿里的朱元璋同樣也沒有閑著。

  他正在接見徐達、李文忠和沐英。

  昨天大朝會上,六公、二十八侯、一伯的名單終于宣布,名單和原本的歷史出入并不大。

  只不過曾經排在第二位的魏國公徐達更進一步變成了中山王,湯和提前八年被封信國公,排在六公爵第六位。

  而本來只是誠意伯的劉基卻是補了湯和的缺,被封誠意侯。

  朱元璋給這三人提升爵位的緣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是為了限制李善長。

  這位在原本的歷史上既是勛貴之首,又是文臣領袖,可謂榮寵之極。

  但最終卻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被抄家滅族。

  朱元璋現在可沒有任何要殺李善長的意思,甚至那些和他一起打拼的淮西老兄弟他也沒有任何想法,要不然也不會給免死鐵卷了。

  但仔細看過洪武本紀,特別是北平城宮內留下的秘本之后,朱元璋發現自己這位老伙計還真不簡單,之后的二十年里貪污受賄、欺上瞞下,縱容下屬,結黨營私可以說狂妄、膽大之極。

  而且他雖沒有造反,但卻縱容了胡惟庸。

  看到這些記載,朱元璋又覺得二十年后自己殺他也不算是枉殺。

  不過現在李善長還有用,而且原本歷史上那些罪過他還都沒犯,朱元璋覺得這位老伙計還可以搶救一下。

  徐達封王就是為了限制李善長在勛臣之中的影響力,劉基封侯則是為了讓他有和李善長進行政治斗爭的資本。

  朱元璋做這些,既是為了打壓李善長,也是不想讓他像前世那樣,越來越過分,到最后弄到自己不得不殺他的地步。

  當然李善長殺還是不殺,最終還是要看他自己怎么做了。

  若還像明末史書記載那樣,那等自己舉起屠刀時,他也莫要怨自己。

  朱元璋腦海里閃過這次封爵的始末,很快又把這件事壓下,轉頭看向徐達三人。

  “這次叫你們來,是有一件關系重大的事情要你們跟咱去做!”朱元璋一臉認真的開口。

  徐達三人面面相覷,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朱元璋如此凝重的神情了。

  “陛下只管吩咐便是,我等愿為陛下效死!”徐達領頭,三人半跪于地給朱元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其實也沒那么嚴重!”

  “只是讓你們做一做自己的老本行而已,跟咱一起去造一造大明朝的反!”朱元璋笑呵呵的道。

  這話落在徐達三人耳中,卻是如同炸雷,本來半跪于地的三人,噗通一聲齊刷刷的五體投地跪了下來。

  “陛下,臣對大明忠心耿耿,絕沒有半點造反的念頭!”徐達顫抖著聲音道。

  他身后李文忠和沐英也是一臉驚恐,兩人雖一個是朱元璋外甥,一個是養子,但老朱的話實在太誅心了,他們是真的有點承受不住。

  “呵呵!”

  朱元璋發出一聲意味難明的輕笑道:“跟我來吧!”

  三人戰戰兢兢的起身,這才發現面前早已沒有了朱元璋的身影,卻是多出了一個深邃、詭異的黑色通道。

  “這是什么?”三人心中齊齊閃過疑惑。

  “三位將軍,陛下就在里面,請進吧!”毛驤站在通道之前,躬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雖然心中驚疑不定,但三人哪敢違抗朱元璋的意志,只得滿是謹慎的踏入了這詭異通道之內。

  等三人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一座酒樓的二樓,外面是人聲鼎沸的大街,從窗口甚至能看到遠處巍峨的皇城。

  “這里是……?”

  徐達有些吃驚的看著窗外的景象,感覺外面無論是街道還是建筑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里是南京城,二百多年后的南京城!”身后響起朱元璋的聲音。

  徐達三人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他們有些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咱兩年前得了一個機緣,獲得了一個神奇的傳送門,然后就傳送到了這里!”

  “起初咱也不知道這里是什么地方,經過探查之后才知道這里竟然是明末!”

  “咱大明朝的王朝末年。”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徐達,你不信可以自己去南京城問問,魏國公府世鎮南京,傳到如今這一代的魏國公應該叫徐文爵,看看你這位重了不知多少代的孫子還認不認你這個老祖宗。”

  徐達:“……!”

  朱元璋不理徐達臉上的怪異,又扭頭看向李文忠和沐英。

  “還有你們兩個,旁邊就放著記載有咱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書籍,你們可以去看看各自家族的情況,咱現在什么也不說,先等你們了解情況之后再說事情。”

  三人一臉怪異的跑去翻書。

  顯然朱元璋早有準備,這里的史書記載的大都是和三人家族有關的事情,就是為三人精心準備的。

  不看不知道,這一看三人差點沒被嚇死。

  特別是徐達和李文忠。

  剛翻了沒幾頁,徐達就看到了驚駭欲絕的一段記載:“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甍,洪武三十一年其子允炆繼位,后四年,皇四子朱棣發動靖難,徐增壽私通朱棣,被斬,后被朱棣追封定國公。”

  “徐增壽……,這不是自己新添的小兒子名字嗎?”徐達想到這里一張臉唰的一下就白了。

  旁邊李文忠也在看靖難之役,不過他看的是他兒子李景隆的光輝事跡。

  剛開始他還看的戰戰兢兢,但漸漸的李文忠一張臉就開始發燒了。

  等看到李景隆率兵四十萬仍被朱棣打敗,又在朱棣圍困南京城時率先開城投降,他臉已經紅成了猴屁股。

  再到后面李景隆被朱棣圈禁,宣布絕食,結果前后絕食十天依然活蹦亂跳,反而一直活到永樂末年的時候,他徹底破防了。

  “這逆子,老子回去就一刀砍死他,免得他以后辱沒了老子的一世英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