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二一節 他叫汪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付強雖然在技術上不如大學生。

  可付強懂一個道理。

  能讓白昊看到這么認真,還要草稿紙演算的,這玩意肯定不是普通的。

  付強說道:“小白,你回去整,這里我盯著,有特別出色的我會留意。”

  白昊這才站起來:“沒請教。”

  “汪羊!羊肉的羊,不是海洋的洋。”

  白昊笑了:“好名字,象大海一樣多的羊,幸福。”

  汪羊也是笑了:“恩,我父親起名的時候,也這么說。我家在草原。”

  “跟我走。”

  “好。”

  坐上白昊開的車,汪羊說道:“我個人認為,想把五軸搞好,需要大量的數學人才。但東園大學沒有數學系。”

  白昊回了一句:“陳老有照顧九廠。”

  “那個陳老?”

  “華老的學生。”

  汪羊沒再說什么,九廠的數學能力他心中有數了。

  白昊到了實驗區,卻沒進去。只是在外面的接待室,電話聯系了屈偲:“你若有空,帶你的幾個學生過來,幫我算點東西。”

  屈偲來了,不僅僅是他,黃啟琺也來了。

  白昊把手稿遞上去,黃啟琺直接就把前面的那些吐槽的部分給撕了下來放在旁:“這狗屁倒灶的玩意,沒意思。”

  他親身的經歷,比這個需要吐槽的程度高太多了。

  汪羊也沒說什么,坐在一旁靜靜的等著。

  足足一個小時之后,白昊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東西有實用價值,八軸什么的只當沒聽過,拆開了,就是一個二軸平臺,加兩個三軸的銑頭。不是那種多樣性機床,我認為往下研究有兩個方向。”

  黃啟琺給了白昊一個大拇指:“有眼光,我說一個方向,你寫一個。”

  白昊拿起筆,寫了一張紙條。

  在白昊寫的是,汪羊緊張的站了起來,他緊張不是怕不被認可,而是他研究了一輩子的銑床,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借助新的知識研究這個,但卻進入了瓶頸。

  他其實自己都不確定,這東西是不是有價值。

  剛才擺了一個高姿態就是希望能被重視,此時,卻是緊張的手心冒汗。

  白昊寫完一張,又寫了一張。

  而黃啟琺只寫了一張。

  白昊與黃啟琺同時一笑,然后將各種的紙條放在桌上。

  屈偲還在那里不停的研究呢,他的學生杜子春,已經準備借助計算機來算一條數據了。

  白昊打開黃啟琺的紙條一看,上面寫著:鈦合金及高溫鎳基合金小葉輪銑削加工。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一種專業項極強,單項針對性銑床。

  再說直白一點,這玩意是加工航空級零件的。

  黃啟琺打開白昊的紙條,上面寫著渦輪增加器小葉輪銑削。

  黃啟琺盯著白昊的紙條足足三分鐘,最后說了一句:“或許你是對的。”

  “眼下,我可能是對的。”

  其實兩人都沒有說錯,這是同一種機器,但差別呢,就象是遼東大亂燉的佛跳墻的差距,原理一樣,但真正作起來,內涵很重要。精度、穩定性、高強度工件的加工等等。

  黃啟琺一伸手拿過白昊寫的另一張紙條,白昊卻伸手一按:“看完別說,也別傳去,這是另一個分支的終極目標。”

  “恩。”黃啟琺點了點頭,拿過紙條只掃了一眼,反手就給燒成灰了:“白昊,你了不起。九廠廠長這名頭,夏國非你不行。”

  黃啟琺把封遇春當朋友,但技術與學術上根本沒把封遇春放在眼里。

  在九廠實驗區,搞研究人當中,能他黃啟琺服氣的人,一只手是上限。

  現在,多了一個白昊。

  因為白昊在紙條上寫著:僅用于十萬噸級以上,船用螺旋槳加工的七軸六聯動。

  黃啟琺閉著眼睛大概感受了一下白昊描述的機器。

  十萬噸級上,那至少是六米五的銅合金工件,一次性銑削成形。

  “扯球。”

  黃啟琺知道,就白昊說的這東西,五年連個影都見不到,十年能有雛形,能在全球牛到天上去。

  這不是錢的事,需要各種技術往上堆。

  集工業能力與大成的一套設備。

  罵了一句之后,黃啟琺將半本手稿往袋子一裝:“二傻子,人你帶到袁寶那里,審核沒問題,回來測試,是咱們研究室的人了。”

  “收到。”

  汪羊很激動,證明他的才華還行。九廠收下他了。

  至于審核,他一點也不緊張。

  家中從爺爺輩往上數,五代貧農。父親是工人,家里就供出他一個大學生,又非常認真的工作了好些年。

  除了在鶴城第二機床上不被重視,自己和領導經常吵架之外,他感覺自己沒什么怕審核的。

  白昊把汪羊交給黃啟琺之后,又到門口去了。

  接下來,還有幾個優秀的,但卻沒特點,只能說基礎知識與基礎研究能力功底扎實。白昊把話挑明了說,這樣的人在九廠只能成為研究室的苦力,不可能成為組長的。

  就這樣,這些人還是愿意留下來的。

  組長!

  他們來的時候,就沒誰想過能在這里當組長,或是某項研究中挑大梁。

  這邊快結束的時候,許正陽來了:“白廠長,你好好休息一下。晚上黃老想和你聊聊,是黃老說請你保持精力,因為討論的時間會長,內容會比較辛苦。”

  “好,我去吃點東西,睡一個小時。”

  許正陽站的筆直,不茍言笑,語氣沒有一點波動的說道:“那么我就這樣回復黃老,而后我會在九廠幾個區域作些實地的調查,兩天后我會有一份關于建筑與樹林的改動報告,介時請廠長您關注一下。還有,我要調看一下焦輝同志的相關檔案。”

  “好的。”

  改建筑?

  改樹林?

  這個白昊想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以前史國忠似乎說過,研究區域周邊多少米內的建筑,絕對不能高于研究區域,而且還必須要有相應的樹林阻擋視線等等。

  看來,這許正陽比史國忠更專業。

  啊,就應該更專業。

  許正陽之前的履歷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至于調看焦輝的檔案,白昊也沒說什么,甚至沒多問一句,若有什么不合適的,相信許正陽會告訴自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