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英自從是當了大明太孫之后,于軍事,工業,經濟,政治各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前世的一些好的管理制度,也會通過契合當今世道的情況下拿出來。

  當然,有著高產作物的背書,即便是有些地方步子邁得稍微大一點,也并沒有大的影響。

  朱英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讓大明的國祚更加延綿,一些曾經歷史上出現過的錯誤,及時的糾正過來。

  在用人這塊,其實朱英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他現在所看到的朝廷,已經是朱元璋幾番清洗過后了。

  曾經中原王朝歷史上那種文官集團對于皇權的壓制完全不存在。

  洪武時期,皇帝的權力可謂是全面壓制整個朝堂,就算是錯的,下邊的群臣也沒有膽子敢去反駁。

  能夠讓朱元璋心堵的,基本上已經全部都埋到土里去了。

  現在朱英實際上已經掌控了朝堂,但并沒有正式繼承皇帝位,前頭的壓力全都在朱元璋的身上。

  或許朱英繼位之后,這些文官們會稍微的活躍一點,至少不用擔心上朝的時候還能不能熬到下朝。

  朱元璋最近是沒怎么殺人了,可這并不代表群臣心里的陰影就能過去,誰都清楚若是惹惱了陛下,會有怎樣的結果出現。

  對于海外這塊,朱英只是按照前世的一些想法,去發展大明水師,扶持海貿,增加大明國庫和民間的收入。

  卻是忘了可以利用現在大明的影響力,去吸收全世界的天才。

  如果把整個世界的人才,都吸引到大明這里來,那將會發生多么璀璨的文明火花。

  想想都感覺到特別的激動。

  “蘇丹娜,你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提議,你說要我怎么感謝你呢。”朱英笑著對蘇丹娜說道。

  蘇丹娜微微嘟著嘴唇,有些喪氣的說道:“我懷孕了,太醫交代說不能行房事,還能是怎樣的感謝呢。”

  朱英無語,這妮子怎么整天都想著那事,就不能有別的愛好了嗎。

  也虧是自己身體強壯,不然還真有些扛不住。

  不過隨即就想到一件事。

  “既然你喜歡音律,那么回到大明之后,我便讓人在邸報上刊登,征集全天下包括海外之地,但凡有擅長音律者,皆可來大明京師學習,交流。”

  “我會在京師新建一個學院,為大明世界音律學院,讓這些從海外各地過來擅長音律,喜歡音律的人全部都集中到一起來。”

  “我會傳告所有海貿行商,但凡是有人擅長音律,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只要沒有觸犯大明律法,都可以免費搭乘我大明海船來到京師,免去所有學費,并且由學院包吃包住。”

  “這樣你只需要在大明,就可以聽到全世界的音律,不管是多么遙遠的地方,只要我大明海船能夠抵達,就會為你尋來懂音律之人。”

  蘇丹娜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不可置信的問道:“這是真的嗎,你真的愿意為了我這么去做嗎。”

  朱英笑著說道:“你在大明身邊只有我,但是我作為大明太孫,沒有辦法每天都陪在你旁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讓你過得更加的開心。”

  “音律學院不僅是對于你,對于整個大明來說也有著文學上的意義,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自然是要去辦的。”

  大明文化的提升,并非是自身的一成不變,中原王朝自古以來就沒有對外的排斥,所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朱英想讓大明成為整個世界的音樂圣地,完全是很有可能辦到的。

  無非是耗費一些不起眼的錢財罷了,不管是建造學院還是包吃包住這些費用,對于朱英來說真的就是九毛一毛上的毛尖尖,半點浪花都看不見。

  可這樣的舉動,卻會影響到深遠的后世。

  音樂只是開始,其他各方面在往后也會逐漸的加強起來。

  蘇丹娜的眼睛里,是滿滿的愛意。

  她真的非常慶幸自己當初堅持來到了大明,并非機緣巧合的遇到了朱英。

  從朱英口中得知,基本上很少會去到聞香閣外邊,偏偏就是那么難得的一次,就相互間遇到了。

  雖說懷孕了不能行房事,但一些其他方面還是可以的。

  瓦剌。

  準噶爾部落。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姚廣孝一行人終于是來到了瓦剌地區。

  一路上倒是非常安全,按照朱英那邊的令旨,直接就在北元雇傭協會給下了個大單子,引得眾多北元部落的瘋狂搶奪。

  自從北元雇傭協會成立之后,現在的北元早已經沒有了打秋風的習慣。

  因為大明糧食多啊,隨著高產作物的不斷種植,餓死人這種事情已經是非常的少見了。

  原本對比大米,小麥較為難吃的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也因為更加細致的加工有了更多的做法。

  其中研磨成粉是最為常見的,玉米面,馬鈴薯面,番薯面,吃起來味道還是真是不比小麥差到哪里去。

  一口飽飯對于北元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賜。

  其實若不是活不下去,北元的大多數部落哪里會想冒著生命危險去劫掠呢。

  每次出門的時候,部落的青壯十個能有兩三個回都已經是很不錯了。

  現在能有個賺錢吃飯的地,還能是奢求什么。

  外頭說是不好聽,好像是在給大明當工人一般。

  只是能夠吃上飯,那還能怎么滴。

  現在幾乎所有的北元各部落已經是徹底的依附在大明這條船上了,許多部落的家庭,每天就是琢磨著多生一些兒子,等長大了就送到北元雇傭協會去。

  一些半大的孩子,從小都已經是在灌輸怎么去北元雇傭協會里討生活了。

  歷史上的難題,似乎就這么輕松的在朱英手里解決掉了。

  有道是獸人永不為奴,除非是包吃包住。

  當然,站在歷史上的角度上來說,現在大明跟北元的和平共處,是有著相當大條件的制約。

  如果朱英不在了,或是大明發生了動亂,那么往后還能有這么融洽嗎,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或許以后北元撕毀盟約,還會有文人去罵曾經的大明太孫,是他給大明留下了這么巨大的隱患,養活了更多白眼狼。

  亦如當年曹操因為中原漢人十室九空,所以從外引進胡人,這才有了后邊五胡亂華。

  在這點上,同樣是爭論不休褒貶不一。

  似乎,現在的朱英又好像走在了曾經曹操走過的道路上。

  但就如今的利弊來說,北元跟大明的和諧,更加符合高速發展的大明。

  朱英有信心,讓大明一直壓制住北元。

  如果后世子嗣真的生出了那么幾個孽子,這又能有何辦法,不過是盡量長一些罷了。

  這天下,哪有什么永恒不變的皇朝。

  朱英還年輕,倒是不需要想這些方面太多,先讓大明對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再說。

  “真是想不到,如今的北元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當初混亂的草原,現在到處都是載歌載舞,太孫殿下是真的做了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姚廣孝回想起自己這一路的行程,很是有些感嘆。

  北元雇傭協會那邊下單之后,掛的可是高等級的信譽分,直接是引來了北元鐵騎的接單。

  沒錯,就是拱衛北元可汗額勒伯克的禁衛軍騎兵們。

  沒辦法啊,都得是要吃飯,哪怕是額勒伯克也是要開銷不是。

  即便是禁衛軍,也是要接單子才能賺更多錢。

  而信譽分在雇傭協會里,可是比金錢還難得的東西。

  說是信譽分,其實就是一種紙鈔,跟寶鈔差不多,但只在雇傭行會里流傳。

  很多單子在承接的時候,同樣是需要信譽分擔保的,不然沒有接單的資格。

  在北元鐵騎的護送下,姚廣孝當然是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瓦剌這邊。

  瓦剌是一個民族的統稱,其中大大小小有十多個部落組成。

  其中為首的三個部落分別是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

  又以準噶爾部最為強勢。

  自然姚廣孝先行是來到這里。

  北元鐵騎的到來引起了眾多部落的騷動,畢竟這可是真正的草原騎兵,和一般騎馬的草原牧民可大不相同。

  但是身上攜帶的軍備,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比的。

  嫻熟的馬技更是展現出強大戰力。

  姚廣孝來來之前,早已經是聯系過了,并不是冒昧前來。

  對于大明使臣,瓦剌這邊也很是歡迎。

  現在的大明對于瓦剌來說,可是代表著強大的軍力,吃不完的糧食,用不完的錢財,本身因為隔著北元,所以瓦剌跟大明間并沒有過節。

  沒多久,就見到一群人從蒙古包那邊迎了出來。

  “師父,師父!!!”

  人還未到,就有響亮的喊聲傳了過來。

  這聲音讓姚廣孝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

  近了,姚廣孝頓時就認了出來,這不是自己當初安排到西域去你避難的兩個徒弟,圓真和圓光嗎。

  在六年前。

  那個時候朱英還在北平,正準備是跟著朱棣一起前往大明吊唁太子朱標。

  朱棣并不知道朱英真是自己的大侄子,就想來個以假亂真,為自己成為大明儲君留下條后路。

  于是姚廣孝就安排兩個徒弟去搞了個假墳墓,作為朱英曾經便宜干爹親生子的墳墓。

  擔心事情敗露,尤其是被錦衣衛查詢,讓兩個徒弟辦完事情之后就離開大明到西域去了。

  在通訊不發達的現在,這樣的離開幾乎是沒有了再相見的可能。

  其實朱棣早先是想弄死這兩人以絕后患的,到底是姚廣孝不想讓跟隨自己多年的徒弟如此身死。

  后來朱英當了太孫,這些事情自然就算是過去了。

  姚廣孝曾經也讓人去西域找過,但是沒有這兩徒弟的音訊,沒成想是現在于瓦剌這塊給見到了。

  “師父,前些日子我跟師弟聽說師父要來瓦剌,當真是激動了好幾天都沒睡覺。”

  “今天終于是見到師父了。”

  圓真的臉上流露出十分激動的神色。

  圓真和圓光自小就入了寺廟,而后就分配在了姚廣孝的手下,這么多年過來,姚廣孝與其說是師父,實則還有著如同父親般的情感。

  一別六年,兩人也沒想到竟然還有再見到師父的這一天。

  “這些年,倒是委屈你們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姚廣孝并非是絕情之人,只是說很多方面沒有自身抱負來得更重要一些。

  如今再見到曾經日日夜夜跟隨自己的弟子,心下也是極為感慨。

  一句委屈,讓圓真和圓光兩人頓時就痛哭流涕起來。

  當下就跟姚廣孝說起這些年的過往。

  原來當初兩人辦完事后離開大明,姚廣孝這邊是給了不少金銀的。

  原本是想去西域當個富貴人家,可誰知路上遇到劫匪,可謂是人財兩空,不僅是錢沒了,人也被販賣成了奴隸。

  好在兩人是和尚,終歸是有貴族出手買了。

  過了兩三年大明騰飛,西域這邊因為群英商會的關系,也很是注重漢人,尤其是懂翻譯的。

  兩人也算是苦盡甘來。

  后來是機緣巧合,碰到了瓦剌劫掠,又顛肺流離到瓦剌了。

  又碰巧大明邸報開始發行,即便是瓦剌這邊的貴族們也開始向往,懂得漢語的師兄弟兩人一下子咸魚翻身。

  聽說是曾經在大明天界寺當過小僧官,那就更加不得了。

  瓦剌本身就有喇叭教,師兄弟兩人對這些可是熟悉,這轉來轉去的,最后成了準噶爾部的主教。

  姚廣孝聽著徒弟兩人的往事,心里頭也是十分唏噓,想起了自己當初在認識朱英前的一些事情。

  如今看來,都已經是過眼云煙了。

  有了兩個徒弟在這里,姚廣孝對于此行說服瓦剌聯手對抗帖木兒的事,自然是變得很是簡單起來。

  圓真和圓光也是靠譜,當天就引進了準噶爾部的可汗見面。

  有倒是熟人好辦事。

  準噶爾可汗對于姚廣孝的到來很是熱情,當天就安排了盛大的篝火晚會迎接。

  并且表示自己會去聯系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的可汗過來。

  一起商議對付帖木兒的事情。

  請:m.sytxt.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