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七零章 被踏碎的盛世煙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救世主……

  救世主需要一點時間。

  蘇州城內的混戰沒有持續太久,畢竟有那些耆老在手,而且蘇州本地士紳實際上也不能說投降的意志就很堅定……

  投降是無奈的選擇啊!

  如果不是確信打不過楊豐,他們怎么可能選擇投降。

  投降之后田地沒有了,政治權力沒有了,軍權沒有了,還要交稅,還不能盡情壓榨工人,還得防著楊豐搞整肅,這一點不得不防,這個家伙也不是說真的言而有信的。投降只是保證了大多數士紳可以幸免,但事后他總是還要清理掉一部分的,而蘇松士紳們,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肯定不是這一部分之一,萬一真是被清理的,那時候可就連反抗能力都沒了。

  可以說投降后得戰戰兢兢生活,還得老老實實做人!

  哪比得上現在自己就是地方的主宰?

  但問題是打不過啊,不投降最后命都保不住,所以只能選擇投降,可現在一看這軍心可用啊!

  兵變的確很可怕。

  可這種可怕也意味著這里有數量眾多不肯投降,可以為抵抗紅巾軍而血戰到底的。

  這樣算算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蘇州城的士紳們,也多少有些動搖了,甚至議事會的部分耆老也開始支持李思誠等人,之前議事會可是在吵架,吵架就肯定意味著有不少不同意,現在這場兵變無疑增強了他們的抵抗之心。當然,主要也是被血淋淋的現實嚇的,議事堂前那些耆老的死尸,已經告訴他們不合作的后果,既然已經沒有選擇,那自然是保命第一。

  他們出面開始勸說,要求各軍停止交戰,畢竟大家只是政見分歧,這樣繼續打下去最后免不了兩敗俱傷。

  先停戰。

  至于以后的事情,可以坐下來慢慢商議。

  最終到天亮時候各軍基本上停火,這樣打下去的確兩敗俱傷,無論什么目的都還是盡量別打了,但只是停火而已,支持投降的,不支持投降的,在城內分區對峙,同樣幾個城門也被不同立場的占據。

  尤其是某些特殊人群,他們也趁機占據了一塊城區,通過搶劫軍火鋪子和繳械民團也正式組建自己的武裝。

  此前他們沒有武裝,那些士紳也知道他們是什么貨色。

  當年在福建可是差點把整個福建給毀了。

  所以無論民團還是常勝軍,都不要他們,甚至禁止他們持有軍火,但現在他們終于解鎖封印。

  然后蕃兵也占據一塊。

  阿三們終于實現了他們在天堂落腳的第一步。

  甚至那些湖廣兵,也在城內原本的湖廣江西還有北方商人支持下,控制了部分城區,那些商人還給他們補充了部分士兵。

  畢竟這些商人也是從弘光朝過來的。

  而且在這里做生意的北方人,也都是北方士紳手下,而且都是那些和東林系勾勾搭搭的北方士紳手下,他們本來就是靠著這個關系,在這一帶經商并獲得地方士紳幫助的,這也是過去一大堆北方官員,甘愿給東林黨沖鋒陷陣的原因,背后就是這種商業合作。

  他們當然支持這里抵抗。

  這段時間北方也在全力備戰,等待冬天的大戰。

  如果這時候南方打起來,那他們也就不用擔心南方紅巾軍北上了。

  單純抵擋北方紅巾軍,他們還是有信心的,但如果南北夾擊他們真的撐不住啊。

  就這樣蘇州城被分割的恍如軍閥割據般,各方武裝在城內堆起街壘,各方控制下的城堡大炮互相瞄準,城內亂兵開始搶劫……

  不能說搶劫。

  而是在城內找那些富戶要軍餉。

  支持抵抗就要掏軍餉,不支持抵抗就是逆黨。

  對于逆黨自然是抄家了,甚至連水靈靈的小美人都抄走。

  倒是蘇州城外圍各堡都支持投降,主要是那些士兵支持,他們得到消息后迅速逼迫將領表態,然后占據各處棱堡,封鎖蘇州向外通道,要求蘇州城內叛軍立刻交出耆老。甚至最近幾個棱堡都已經將大炮瞄準城墻,這些棱堡本來就是和城墻互相支撐,只不過因為建設速度問題,只有八個棱堡建成,都是四角的小型棱堡。

  基本上都在蘇州城西,其主要用途就是阻擋紅巾軍的跨太湖登陸。

  而同樣也在這一天,得知消息的無錫,平望,江陰三大要塞全都宣布暫時停止接受蘇松議事會的命令。

  主要是各地鄉賢會支持投降。

  畢竟耆老們的意思,其實也是各地鄉賢會的意思。

  總之蘇松就這樣,在這混亂的一天一夜里,迅速形成了外圍包圍蘇州,蘇州城內分區對峙的局勢。

  城市太大了也不好,尤其是蘇州這種水網城市,一旦堆起街壘封鎖橋梁就真的一塊塊隔斷了。

  同一天松江鄉賢會宣布暫時停止接受蘇松議事會命令。

  嘉興鄉賢會派遣民團突然北上,到達平望要塞接受平望要塞守備黃承玄的指揮……

  事實上防止再出現叛亂。

  “亂,真亂啊!”

  楊豐昂然漫步一片狼藉的蘇州街頭。

  盛世煙花被一腳踏碎了。

  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正從一座園林走出,手中抬著一個個箱子,后面跟著個欲哭無淚的老鄉賢,還在強顏歡笑著送別這些剛剛勒索他錢財的士兵,帶隊的軍官笑著走出,后面還用轎子抬著個小美人。

  贈送!

  當然是老鄉賢贈送的。

  而原本河面上的畫舫已經被亂兵占據,一個個在那里很不文雅的喝酒。

  原本琴棋書畫的佳麗,強顏歡笑的坐在一個軍官懷里,原本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也只好任憑他的無禮。

  這兵荒馬亂的年頭。

  連清倌人都不讓人家好好做!

  這可不是那些士子軍官……

  實際上士子軍官早就已經控制不了部下,過去是因為他們代表議事會,而議事會是發錢的,那些武夫出身的中下級軍官當然聽他們的,但現在議事會耆老都被殺的像狗了,誰還會聽他們的命令。各軍都已經成了中下級軍官說了算,甚至不少士子軍官,都因為立場問題被士兵打死,所以在僅僅一天時間里,粗坯們就完成了奪權。

  現在各支軍隊多數都是這樣的軍官控制,就算有士子軍官控制,那也是那種真正文武兼備,有足夠才能的。

  這都是必然結果。

  秩序社會里的一切在秩序崩潰后都必然崩潰,不能指望秩序崩潰了,大家還都遵守過去的規矩。

  巡邏的士兵扛著火槍在街上游蕩,不時砸開店鋪的門。

  助餉。

  當然是助餉了。

  支持投降的常勝軍要助餉,反對投降的叛軍也要助餉。

  至于助餉多少,這個全看砸開門的士兵心情,伺候好了還好說,伺候不好連你女兒也助走!可憐那些倒霉的商人,不得不卑躬屈膝的伺候著這些原本被他們鄙視的丘八,不時有伺候不好的,在后者槍托下慘叫著。

  當武夫們解除封印后,原本享受著他們保護,在他們后面錦衣玉食的家伙們全都現出原形,成了一群待宰的豬羊,路邊居然還掛著一個老鄉賢,周圍一個軍官在朝圍觀百姓宣布,因為這個老家伙不肯助餉,還試圖頑抗,所以被蘇州府處絞刑……

  他們的蘇州府。

  實際上這時候蘇州城內已經出現了兩個蘇州府衙。

  同樣也有兩個長洲縣衙,兩個吳縣縣衙,而且因為議事會被叛軍控制,所以常勝軍又把蘇州鄉賢會搬到了他們控制區,這城里不只是議事會,另外還有主持蘇州府事務的蘇州鄉賢會,還有主持兩縣事務的兩縣鄉賢會。他們都已經被常勝軍保護起來,所以叛軍那邊也在迅速組建起自己的蘇州鄉賢會和兩縣鄉賢會,然后和常勝軍手中的各自發布命令。

  至于誰的管用……

  當然是在各自控制區啦!

  不過也有些城區是兩頭的命令都接的。

  局勢這么亂,當然是能茍一時是一時了,被掛樹上就什么都沒有了,墻頭草沒什么丟人的。

  對老百姓影響倒是不大……

  老百姓又沒錢。

  城里遍地豬羊不去宰,難道去抓麻雀?

  但因為局勢混亂,老百姓也都不敢出門,所以街道上一片蕭條,只有少數實在家里沒米的,在壯著膽子出來買米,不過因為賣米的也少,所以不少人失落的空手而歸……

  “楊掌柜,您怎么還敢出來!”

  一個剛剛卑躬屈膝送走一群助餉士兵的商人,看著楊豐等人驚訝的說道。

  然后他趕緊迎過來,旁邊一隊士兵原本想找楊豐麻煩,不過一看他的表現,也就直接走了。

  楊豐一行隨著他進了這家店鋪,然后直奔后院。

  “大帥,您怎么還沒走?”

  那商人行禮說道。

  好吧,這是相國府情報處在這里的情報組長。

  “走?這么好的大戲,我為何要走?立刻召集咱們的兄弟,接下來該咱們了,明日大軍就過太湖,咱們先在城內搞起來,免得到時候來不及,這些魑魅魍魎一個都不能跑了,要在蘇州將他們一網打盡。”

  楊豐笑著說道。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