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七章 眼見為實(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酒店邊上的一家飯店,包廂,趙姍先跟陳世亞聊了《畫皮》的票房…

  “《畫皮》這個電影,我們立項的時候,就已經想過了三億票房…”

  “首先,聊齋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畫皮》更是其中家喻戶曉的選段,魔幻題材,要么是名著改編要么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傳說改編,完全原創,《無極》已經證明了并不是一個好的嘗試!”

  “其次,演員選擇。”

  “許青、周公子、吳景包括趙莉影都是很有觀眾緣的好演員。”

  陳世亞喊了暫停:“你好像沒提沈林!”

  “林子還用我說?如果不是他出演,這個項目也不會投資八千萬!”

  “但是,很多人說你們這個版本的《畫皮》跟蒲松齡原版的《畫皮》無關,指責你們破壞道教文化…”

  還是肖鶯教授,發了一篇《畫皮》曲解道教文化的文章,直接把《畫皮》批的一無是處…

  原版的《畫皮》三個階段:凡人遇惡鬼、惡鬼逞兇、道士驅鬼…

  到了電影版本,厲鬼成了狐妖…

  他說做這種改變的主要原因是創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不自信,盲目模仿西方電影的創作方式,導致影片質量不過關,道教文化被割裂,使得道教文化的傳承受到阻礙…

  一幫人搖旗吶喊,覺得他說得對!

  “他就沒想過如果我們按照原版拍攝,能不能過審?”

  沈林插話:“蒲松齡原版,當然很有警示意義,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但如果我們原封不動造搬,還不如不拍!”

  陳世亞聊了沈林的票房成績。

  “你覺得哪部電影的票房,自己也覺得驚訝?”

  “從票房上來講,《大唐榮耀》幾乎打破了華語電影的票房天花板,我記得06年的總票房是32.6億,《大唐榮耀》占了10還要多,這個比例如果放在美國那就是10億美元!當時,確實蠻驚訝…然后《老千》、《孫策》包括《孤膽特工》,我覺得算是預料之內…”

  “預料之內?”

  “目前銀幕數量是4600塊,理論上限是10億,但實際情況,一般來講,上座率能有60,排片50就已經很不錯了,再加上上映時間30天…2.5億算是票房不錯的情況。”

  “2.5億只是不錯?”

  “對我而言,一部成本超過5000萬的商業片,如果國內拿不到2.5億,其實已經算失敗了…”

  陳世亞挺無語的…

  “我們做商業片,市場目標很明確,就是國內觀眾,如果不能取悅國內觀眾,老想著海外市場,我覺得沒有必要!”

  “每個國家的文化、民族都有其獨特性,華語片的立足點先是國內,然后再談走出海外。”

  “對上世紀的中國電影人來說,只有“走出去”,才算得上成功。因為那時的中國電影還沒有市場化,國內市場根本賺不到錢,但現在不一樣了,今年的國內市場應該能到80億,之后每年保持20的增長,我可以做個預測,到2010年底,中國銀幕數量絕對能破萬,市場也足以支撐起十億計量的電影。”

  “先立足國內,然后再談走出去吧…”

  “做好國內市場,這是我們近期、中期以及未來十年最主要的工作方向。做好了國內市場,在時機合適時‘走出去’的才是真正的華語電影。”

  陳世亞很驚訝,因為中影制定的方針,或者說韓董的策略是打造國際大片。

  《英雄》的大成功,讓一眾電影人分外眼紅…

  事實上,沈林主演的一些華語電影,海外收益遠超過國內收益…

  “沒辦法,咱們國內票房收益占了一部電影的70以上…”

  “我們壞猴子還行,有固定的的廣告合作方,我門拍現代戲,廣告方也愿意合作。”

  “植入廣告,我當然很樂意,節省成本嘛!”沈林補充一句:“但前提不能破壞戲劇的完整,《子彈》就沒有植入…這是民國戲,其實,《讓子彈飛》有一段三位影帝飆戲的劇情,一起喝酒,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廣告植入片段,但我沒有同意廣告植入,三人喝的酒連標簽都沒有,只剩下一個裝酒的玻璃瓶子…因為這段劇情的重點是三個影帝,而不是那瓶酒!”

  江聞點頭:“他拒絕這個植入,讓我們覺得他很懂戲!”

  “當觀眾們在聚精會神地看電影時,如果忽然出現了某某品牌的酒,很容易出戲,影響大家的觀影效果,為了電影的藝術效果,不能因小失大!”

  趙姍插了句:“人家品牌方價碼出到了2200萬,他還是搖頭!”

  “你別把我架這么高,”

  “那你覺得《畫皮》的總票房能有多少?”

  “應該能打破《泰坦尼克號》的記錄吧…”

  “3.6億?”

  沈林點頭:“差不多吧!”

  “那你算是華語電影第一人?”

  “我算個屁,”沈林擺了擺手:“以國內市場的發展速度來看,3.6億的總票房看著很多,但很快就會有電影打破它的記錄,再過十年,甚至都不十年,你信不信會有電影單日拿下3.6億以上票房?”

  “怎么可能!”

  “那有什么不可能,現階段銀幕數量是4600塊,如果這個數字擴大十倍呢?”

  “我們為什么要瞄準電影?因為我們對中國電影市場充滿信息,全世界只有中國、美國有市場條件進行電影全類型開發。”

  聊天進行的很順暢。

  也出乎陳世亞的預料。

  他以為沈林回會說他怎么做戲霸的,或者怎么一次次成功…

  完全沒想到沈林聊得都是國產電影的未來…

  他對自己的成績就一句話――五年后你再看,發現也就那樣…

  就完全想不到沈林居然是這樣的人!

  江湖傳聞,沈林有才華,不好接近…

  頗有點自以為是。

  ――文藝圈內,這類人很多,尤其是取得某些成就之后,恨不得公開說‘我就是其權威!’

  但沈林不一樣,他很謙虛…

  不僅謙虛,涉及到經濟、政治,他一個字也不說。

  “沒有任何人是全知者,我只是對電影有些研究,其它東西,我不擅長…那我就不說話!”

  “我非常反感某一個領域做出成績后,對其他領域指指點點,尤其是公眾人物、明星…你能對你說的話負責嗎?”

  “人們的潛意識中總是存在著權威效應、名人效應、趨利避害心理等問題。”

  “言論自由并不包括危害他人安全的只有,《人權宣言》寫說:自由即有權做一切無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很多人只關注任何事情,忘了前提條件,無害于他人!”

  果然,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陳世亞回房間之后,抽了半包煙,然后寫下了標題――沈林,一個通透的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