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九十六章 盜官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1/2)頁  《集結號》劇本邏輯咋一看沒啥問題。

  主角谷子地是個英雄,整個故事的基調就是英雄受委屈…

  那他受的委屈必須越多越好,越沉重越好。

  這樣才能突出主角的悲壯和憋屈。

  所以,他必須得是收到上級蒙騙,才能讓觀眾共情…

  這段劇情是為了故事需要而出現的。

  如果是直接下命令,谷子地可能不會這么拼命。

  從馮導演的邏輯來講沒毛病——欺騙所以死守更符合自己的理解。

  所以,褲子不懂軍隊!

  死守就是死守,撤退就是撤退,一支軍隊如果號令不明,還打什么仗?回去玩蛋去吧!

  太看不起人民軍隊了,覺得就應該是像美國大片,人性化靠奇跡。

  聯想到《兵臨城下》里面有一段蘇軍剛下船,槍都沒配齊,沖擊德軍陣地的劇情,后面還有蘇軍督戰隊的機槍…

  一部法國導演帶著英國主演,講述德國人和蘇聯人打仗的美國電影。

  所以,自然而然帶著自己的想法——蘇軍打仗不要命是因為背后有督戰隊的機槍!

  異曲同工之妙。

  褲子,經歷過文化戈名年代,骨子里帶著一點受迫害妄想…

  他拍的《芳華》也這樣…

  與國際接軌嘛!

  迎合國際市場國際口味,或多或少有“對世界講出國際特指歐美日喜歡的中國故事”…

  上綱上線一點的話,其實是西方新自由主義在中國文化界生根和壯大的表現。

  這導致文化界普遍不相信當年革命者普遍具有的視死如歸的精神,總想去挖掘隱藏在里面的所謂的人性。

  觀眾也愿意相信這種所謂的人性!

  那段時間,調侃英雄成風,、、、…一個不落。

  像極了蘇聯解體前的群魔亂舞。

  沈林挺生氣的。

  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不懂導演被鄙視’…

  導演,又不是什么特別高貴的身份。

  導演雖然可以是全劇組最掌控局勢的人,也可以是全劇組最無能的人,只要坐在椅子上喊“action”和“cut”,別人來問怎么處理問題只回答“yes”或者“no”就夠了。

  凡不需要資格認證或者職稱評定或者頒發證書的職業,基本都沒有壁壘。

  導演沒有門檻,它不像醫生、會計、律師,只要你能拉來資源,你就是導演!

  所以,360行,行行出導演!

  沈林為什么不做導演?

  單純就是覺得沒必要!

  他已經是劇組的實際掌控者,沒有必要為了導演這種身份耗費時間、精力。

  但被褲子這么一激,還是有想法了!

  連夜寫好了《讓子彈飛》的劇本梗概,人物特點、大概事件之類的東西。

  第二天去見了江聞。

  江聞跟沈林有過一次交集,《瘋狂的石頭》,他想來演的,被陳婧勸退。

  他對沈林挺感興趣。

  看過他的《大唐榮耀》,也看過《孫策》…

  好像沒有統一的風格,但他保證了這些電影都能大賣。

  挺尷尬的。

  《太陽照常升起》之后,江聞無人問津了…

  沒有投資愿意相信他了!

  當初博納的于冬信誓旦旦說什么‘于江組合’:我們倆加起來剛好比張衛平、阿謀小一輪,我們有12年時間趕超他倆!

  《太陽》上映后,直接中止合作…

  畢竟搞砸了五千萬的制作。

其實,很多老派導演,想搞文化的,有藝術追求的,但他們缺乏對時代變遷的認知,喪失了敏銳的視角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在大城市的豪宅里住太久了,都不知道人字兩筆咋寫咋拍了!

  畢竟,好的電影是偶發的,平庸的導演和作品才是永恒的…

  見到沈林,沈林笑得很燦爛:“《太陽》真是一部杰作!”

  “你看了?”

  “嗯,畫面真美,像一場夢一樣!”

  “那你看懂了嗎?”

  “為什么要看懂?我覺得好就是好!”

  “哈哈…”

  江聞笑得很開心:“你昨天懟褲子那段也有點意思!”

  “他不懂什么叫人民子弟兵,被傷痕文學那套東西洗腦了!”

  江聞不置可否,接過《讓子彈飛》的劇本梗概,翻看起來…

  只有劇本梗概,沈林又不是神,一晚上就搞定一個劇本?

  沈林則在想江聞的電影,他…太喜歡在一些細節一個回合一個段落埋梗,搞大新聞。懂梗的看爽了覺得特別有質感,不懂梗的,自然一頭霧水。

  而且這些梗會無意間破壞電影的故事性。

  是,電影可以不講故事,但不是你講了故事卻講得稀爛的借口。

  很多人形容《一步之遙》和《邪不壓陣》:好像拎著觀眾的耳朵說:傻逼,看懂了沒?爺擱這兒跟你講道理呢!

  牛逼的作品讓人看不懂,并不代表看不懂的作品就牛逼。

  電影不是猜謎語,不是說梗埋的多高深就牛逼了。

  當然啦,華語電影圈有江聞這么個人,還是可以的,不然,都像安哥拉掰嗶、徐爭、陳思成那伙人,也沒啥意思!

  但還是那句:您想站著掙錢,觀眾也想坐著看電影,咱們都彼此尊重一下,好不?

  江聞呢看完劇本梗概,眉頭微皺:“你這是《盜官記》?”

  “對。”

  《讓子彈飛》,改編自四川作家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中的一篇《巴陵野老:盜官記》。

  原著講述的是北洋軍閥時期,一個嫉惡如仇的土匪用錢買了一個縣長官位,白天審案為百姓申冤,夜里則扮成響馬殺富濟貧的故事。

  1986年導演李華就曾根據小說改編成電影《響馬縣長》。

  原時空,最初的構想,是江聞一個男主角,飾演俠匪。

  “改的不錯!”合上劇本梗概,他問:“你這是讓我導演?”

  “不是,我準備做導演,找你來飾演張牧之也就是張麻子…”

  江聞看了眼他,又琢磨了一下劇本梗概,問他:“…那這幾個人,你演誰?”

  “我誰也不演,我做導演就只做導演!”

  “你不出演?”

  “不演,我沒有在自己執導的電影里打醬油的習慣!”

  “…有完整劇本嘛?”

  “…還在創作中。”

  “那你就定了我?”

  “嗯,”沈林接著道:“我準備找您還有葛大爺還有一個老牌影帝…三個一線大演員演這個戲!”

  “葛尤?”

  江聞想了想劇本梗概,葛尤確實挺適合師爺這個角色,接著問:“黃四郎你準備找誰?”

  沈林故意緊鎖眉頭,然后道:“兩個選擇,一是周閏發,還有一個是陳沛斯老師…”

  江聞搖頭:“陳沛斯不行,他的形象太固定了…”

  “那就發哥吧!”

  “發哥…你能請得動他?”

  “那有什么不可以的!”

  “你能請來周閏發,這個戲我接了!”江聞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問他:“…什么時候拍?”

  “你接了?”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沈林收回劇本梗概,笑了笑道:“那咱們約法三章,丑話說在前頭!”

  江聞皺眉:“你說說,我聽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