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天坑(4000)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可現在吳良又不能教他們立刻散開。

  任何風吹草動都一定會對滾地雷產生引導,一不小心便會立刻將那滾地雷引到身邊,到時瓬人軍眾人只會死的的更快。

  不過好在據吳良所知,滾地雷同樣具有雷電的特性,既能夠被能夠導電的人體引導,也能夠被電阻更小的金屬性或磁性物體引導,并且后者對滾地雷的吸引力更大……因此并非完全沒有破解之法。

  眼看著滾地雷正在緩慢的向瓬人軍眾人浮動。

  “不要輕舉妄動,所有人全部動作輕慢的蹲下!”

  吳良先是對眾人喊了一聲。

  此刻他們所處的位置十分空曠,沒有可以藏身的低洼住處,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便是蹲下或是趴下,如此降低了身體的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似避雷針一般成為滾地雷的目標。

  與此同時,他又回頭看向身后的典韋,低聲說道:“典韋兄弟,你的手戟乃是純鐵打造,我要你將一柄手戟拋向那個光團,不必精準命中,只需與它擦肩而過即可,不過你必須像投擲標槍一樣將其拋出,使得手戟與那光團擦肩而過之后能夠盡快落地,并且還要立起來插入地面,你可有這個把握?”

  “這有何難?”

  典韋當即自背后取下一對手戟在手中掂了掂,毫無壓力的道。

  這手戟本就一頭輕一頭重,戟頭還打造成了槍頭造型使得其既可噼砍又可突刺,再加上靠近小溪的地方又并非堅硬的巖石,只要投擲的時候控制要力度,使其落地之后插入地面簡直易如反掌。

  何況史書中曾有記載,典韋武藝高強,此前在軍中慣用的兵器中便有標槍這一項,完全不需要任何練習便可直接上手。

  “那就交給你了。”

  吳良微微頷首,主動退到一邊給典韋讓出了施展的空間。

  “嘿!”

  話音剛落,典韋手臂一甩,一柄手戟已經脫手而出。

  手戟的飛行軌跡十分完美,很快便達到了至高點,而后戟頭朝下開始快速下落,如此便可確保手戟在與滾地雷擦肩而過的瞬間插入地面。

  “有了!”

  吳良輕喝了一聲。

  下一刻。

  “唰!”

  那手戟便幾乎掠著那個光團落下,而后“曾”的一聲直至插入了不遠處的土地之中。

  與一般的兵器不同,典韋這手戟乃是吳良使用真材實料傾情打造,為了配合典韋的怪力每一寸的用料都十分踏實,因此如此插入土地之中,后方手柄連晃都不曾晃上一下。

  與此同時。

  “嘶——!”

  那滾地雷已是瞬間變得狂躁起來,甚至與手戟之間拉出了一道清晰的電弧。

  而隨著手戟插入地面。

  “滋啦——!”

  只見滾地雷的亮度勐然提高了許多,晃得眾人無法直視的同時,體積竟勐然擴大了好幾倍,仿佛一頭張開血盆大口的野獸瘋狂的向那手戟撲去。

  “捂住耳朵!”

  吳良立刻大喊。

  然而眾人還來不及捂住耳朵。

  只聽“轟卡”一聲巨響,滾地雷那宛如太陽一般的刺眼光芒已經完全將手戟吞沒,震耳欲聾的同時,一股熱浪撲向十幾米外的瓬人軍眾人。

  非但是他們。

  就連距離更遠的吳良亦是清晰感受到了那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不過這熱浪完全在人體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哪怕瓬人軍眾人距離稍近一些,應該也不會對它們造成直接傷害。

  片刻之后。

  一切已經歸于平靜,瓬人軍眾人卻依舊老老實實的蹲在地上,只是眼睛一邊瞟著那柄立在地上的手戟,一邊不斷的向吳良這邊張望。

  他們也不知道危險過去了沒有,只能等待吳良的命令。

  此刻手戟與周圍的土地正升騰起單單的白霧,那不只是燒焦的痕跡,還有因為高溫而快速生成的水蒸氣,畢竟這地方距離小溪較近,土地中蘊含的水分要略多一些。

  除此之外。

  那一小片區域,包括典韋的手戟在內,都已經蒙上了一層焦黑之色,可見方才滾地雷爆炸時釋放出來的溫度之高。

  “好了,大伙可以起來了。”

  吳良觀察了片刻,終于給了眾人一個肯定的答桉。

  “呼——”

  瓬人軍眾人松了一口氣,起身之后便諸葛亮便立刻湊過來一臉好奇的問道:“有才哥哥,方才那究竟是個什么東西,看起來比你的震天雷的威力都只強不差?”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此物應該是喚作滾地雷。”

  天朝雖然早有滾地雷的說法,但是吳良并不確定東漢有么有相關的記載,因此還是頗為詳盡的說道,“不過與我制作的震天雷不同,滾地雷乃是天生地造的異物,本質其實便是我們雷雨天時常見到的天雷。”

  “那東西竟是天雷?”

  聽到吳良的解釋,于吉立刻皺起了老臉,沉吟著道,“那豈不是天道降下的劫難,看來這地方的確很不簡單,定然藏了什么逆天之法!”

  “這……”

  于吉這話的角度極其刁鉆,使得吳良都不知該如何應答。

  不過他有這種反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畢竟自天朝道教出現那一刻起,便一直是以雷為尊,并且認為天雷便是天地降下天罰時最為直接的手段。

  事實上“天打五雷轟”之類的賭咒誓言也是由此而來,世界上只有受天朝道教文化影響頗深的東亞地區才會對“天雷”如此敬畏,直接將其與天道聯系在一起。

  而吳良此前經歷了那么多事,亦是能夠感覺到天地之間自有一股類似天道的力量操弄著世間的許多事情,只是這股力量看不見摸不著,幾乎沒有人能夠真正觸及,因此始終處于玄之又玄的意識形態之中。

  除此之外。

  據吳良所知,一些古籍中也的確存在“天劫”的記載。

  道教中修道之人若要得道成仙,便必定會遭遇“天劫”,扛過“天劫”的人即可羽化成仙,而沒有扛過“天劫”的人則灰飛煙滅。

  正所謂“順為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雖然修道之人常將“得道”、“道果”掛在嘴邊,但其實修道的本質便是為了掙脫“道”的限制,因此修道的過程完全是在逆天而行,而“天劫”則是天道為了維持天地法則,消除破壞天地之間固有平衡的強大生命體的手段,因此“仙”與“道”其實完全是兩個相互對立的對立體,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說起來,于吉認為這個地方藏有逆天之法自然也不無道理。

  不過現在就下定論還是有些為時尚早。

  “此事待查探過后再說。”

  吳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接著又對楊萬里道,“楊萬里,你即可率人去附近砍些細木來,將這些細木泡于水中潤過之后,再用繩索將這些細木續接起來做成六根兩丈高的旗桿,將一柄工兵鏟綁在旗桿頂端豎立于我們營帳四面八方……你先去吧,我稍后在營帳附近畫下點位,你制好旗桿之后依照我畫好的點位將旗桿固定好便是。”

  “諾!”

  楊萬里雖不明白吳良此舉何意,但仍舊連忙帶了些瓬人軍兵士照辦。

  見眾人亦是一臉疑惑,吳良只得耐著性子解釋道:“我教楊萬里制作的東西叫做避雷針,原理與我方才教典韋投擲的手戟是一個道理,只要這些避雷針高于我們的營帳,再有滾地雷襲來是,便會似方才一般被避雷針引入地下,那滾地雷自然傷不到我們。”

  “還可以這樣么?”

  于吉一愣,角度依舊刁鉆的問道,“若是如此,我等若是有一天修成正果要遭遇雷劫,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公子的避雷針將天雷引開?”

  “若有一天我修成了正果,還能扛過雷劫羽化成仙的話,我一定告訴你。”

  吳良聳了聳肩無奈笑道。

  短短一個時辰之內便遇上了兩次滾地雷。

  吳良幾乎已經確定了這地方全都是矮樹的緣故,如此密集的滾地雷襲擊,稍微高一點的樹木便會更容易成為目標,而且每次遭遇雷噼之后都會起火,周圍的樹木也要跟著一起遭殃。

  如此情形之下。

  這地方哪怕再存在一億年,只怕也絕對不可能長出一棵參天大樹來。

  至于那些白骨。

  吳良覺得可能也與滾地雷不無關系,這個時代的人對雷電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因此也不存在所謂的防雷手段,一不小心遇上還不能亂跑,若是亂跑只會引起空氣流動,使其成為滾地雷的襲擊目標。

  而滾地雷可靜可動,靜止不動的時候倒還好說,一旦動起來甚至可以達到2萬公里的時速,這樣的速度早已超越了音速,絕對沒有人可以從它手中逃脫。

  擁有智慧的人類尚且無法應對,那些動物自是更加難逃一劫。

  再至于大犬提到的怪人,以及與這處秘境關系密切的眼珠子……目前為止吳良還不曾遇到實物,實在不知該如何解釋。

  如此又一個時辰之后,楊萬里終于根據吳良的意思豎立好了六條旗桿。

  吳良仔細檢查過后總算是安心了一些,最起碼從現在開始瓬人軍在這里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棲息地,否則便是睡覺都很難安穩。

  不過接下來吳良依舊沒有教瓬人軍眾人分頭行動,而是一直待在一起等待營帳完全扎好之后,才決定帶上所有人一同尋訪這座“仙山”。

  畢竟除了滾地雷,這地方極有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未知威脅。

  眾人待在一起群策群力,或許還有應對突發危險的可能,若是將一部分瓬人軍兵士留在這里獨立扎營,便很難做到互相照應,沒準兒等他們回來的時候,便只能看到滿地的尸首了,而這是吳良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帶齊了裝備,瓬人軍眾人再次集結踏上巡山之路。

  沿途吳良依舊不忘探查這座“仙山”的巖制,可以確定的是,這里的巖石與外面一樣,也是可能具有強磁性的玄武巖。

  不過不同是,這里的山體或多或少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而且這些破壞的痕跡無一例外全部并非人為,極有可能也是遭遇了滾地雷的襲擊所致。

  除此之外,此行依舊一無所獲。

  但當眾人行至后山時,卻是立刻被眼前的情景震撼到了。

  這里的情景與外界的“仙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方圓一里的漏斗形巨大天坑,看起來就像曾經有一個巨大的天外隕石在這里降落過一般,就連這座仙山的三分之一也像是被挖去了一般成為了這個巨大天坑的一部分。

  放眼望去。

  天坑的中心地勢最低,目測應該至少有兩百米深。

  不過如此深度對于這個方圓一里的天坑來說并不算太深,因此邊緣的坡度倒也不算太陡,大概也就是30度左右的樣子,并且斜坡的表面也并不光滑,上面還分布著一圈一圈的螺旋狀溝壑,使得整個天坑看起來很像一個圓形體育場,這自然大大降低了吳良等人到達天坑中心的難度。

  至于天坑的中心有什么?

  站在吳良等人的位置,只能隱約看到那里似乎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可惜天坑的內壁與地面也都是黑乎乎一片,仿佛從里到外被完全燒焦了一般,兩者融為一體實在無法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而正當吳良考慮是否要立刻下去查看時。

  “公子,你看那邊。”

  典韋忽然指著天坑的對面對吳良說道。

  典韋輕易不會說話,此刻主動開口提醒定是看到了不得了的東西,吳良自然連忙放眼望去。

  只見就在天坑對面的一片巨石之間,似乎有一座依石搭建的小房子,站在他們的位置只能勉強看到小房子的一角。

  不過就算這一角,所用的石頭與壘積的方式亦是頗為規整。

  這是這座仙山之中,除了那三道門樓之外唯一可能與人工有關的事物,而這自然也是考古工作者最感興趣的事物,吳良又怎會輕易放過?

  “隨我來。”

  吳良當即放棄了立刻進入天坑查看的想法,決定先去查探這座石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