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十四章 007的開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作為一個皇帝,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維系帝國的存在,并且盡可能的把健康的帝國傳下去。

  想要做到這一點,有兩個必要的指標。

  首先你得子孫眾多,這樣才有血脈延續的保障。

  像是我大宋、我大明和我大清很多的問題緣由,都來自于皇帝沒有生育,從而在宗室里面找了別人來繼位。

  這肯定是不好的。

  你拿距離我們最近的大清來看。

  前面幾個皇帝,都是一脈相承,是不是他們治理國家就比較好一點?

  從同治之后,皇帝根本就是不斷的找不同爹娘的宗室子弟當皇帝,是不是大清很快就滅亡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從祖輩、父輩一直培養的接班人,一定是有著系統學王心術,以及各種知識的。

  這些皇子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有可能當皇帝,所以都學得非常起勁兒。

  學習多了,自然懂得就多,就不會辦錯事。

  而那些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帝的,他們生下來就只會吃喝玩樂,忽然你叫他做皇帝,你說他能做好嗎?

  他能打理好一個國家,并且不被大臣們忽悠架空嗎?

  許多人都說嘉靖皇帝是一個例外。

  那簡直是放屁!

  我大明的衰弱,就是從這個半途繼位的皇帝開始的!

  還有,他一天到晚搞權力斗爭,一會兒搞大禮儀,一會兒又跳動內閣互相爭斗,一會兒又重用嚴嵩父子幫忙掌控朝廷……等等。

  這家伙除了不干人事,其余的全部都干了。

  偏偏還長壽,一口氣當了四十年皇帝,把一個本來接近于中興的大明,搞得一塌糊涂。

  所以綜合起來看,是不是代代相傳的皇帝,更靠譜一些?

  還有第二點。

  就是必須要勤政。

  你可以不用天天都上早朝,天天都從一大早就工作到大半夜,但是你一定不能懶惰,把該屬于自己的責任和權力,下放給其他人。

  該有的帝王權柄,一定要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像是萬歷那種王八蛋,就為了一個福王不能立為太子,三十多年不上朝,所有權力全部拋棄了……朱重八要是知道了,能直接從墳墓里面跳起來,把他給剝皮處死!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更別說皇帝。

  柳銘淇也是知道這一點。

  大康的規矩也同樣是如此。

  一個月可能也就兩三次大朝,但是皇帝基本上每天卻都要或多或少的處理政務。

  景和帝每個月在御書房、乾清宮要至少處理十五個半天時間的公務。

  如果遇到加急狀況,那么熬夜商談事情也是正常的。

  所以對柳銘淇這種現代人來說,這不相當于是給自己找了個996的福報嗎?

  我本身當了親王,地位福利待遇都有了,想玩就玩,哪里有心思來做這么苦命的皇帝?

  可惜的是,柳銘淇這話說出來,肯定沒有幾個人能相信,都以為他在凡爾賽呢。

  登基為皇之后,柳銘淇也就輕松了幾天,一大堆奏折就已經擺在了他的桌前。

  今天一大早,吃了早飯過后,柳銘淇便開始處理昨晚遞過來的奏章。

  這個奏章的由來,并不是到了早上上班,大家就交作業,然后第二天再累積。

  奏章是隨時都有的。

  文淵閣每天十二個時辰,隨時隨地都有人員在守著,就是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奏章。

  特別是重要的,嚴重程度可以直接去打擾皇帝造人——這也是文淵閣設立在宮中的原因之一。

  皇帝還不敢說“滾”字。

  太祖皇帝有規定,最緊急程度的奏折,必須第一時間看。

  比如說在前兩年的時候,倭寇從江蘇忽然登陸,展開殺戮的奏折,就是在五更時分抵達,并且第一時間送到寢宮門口,叫醒景和帝的。

  如此一想的話,這也不叫什么996了,純粹就是007啊!

  慘無人道啊!!

  好吧。

  抱怨也沒意義。

  回到眼前來。

  柳銘淇拿起了擺在最上面的一份奏折。

  這是鹽政大臣白恒望寫來的。

  他說鹽商們為了祝賀新帝登基,所以聯手捐獻一千萬兩銀子。

  內閣的注釋是劉仁懷寫的,一千萬兩銀子的銀票已經到了。

  劉仁懷沒有問這筆錢的歸宿,但拿奏章過來,就是讓皇帝做決斷。

  “歸為戶部所用。”

  柳銘淇順手就用紅色朱砂筆寫下了批復。

  倒不是他大方,而是鹽商的錢可不好收,拿了之后,他以后怎么對鹽商下手,從鹽引制,改為票鹽制?

  之前景和帝不愿意去觸碰得太深,所以沒有實行柳銘淇的建議。

  現在正好。

  等到柳銘淇忙過了手里的事情,掌控好了朝廷內外,就可以對他們下手了。

  實在不行,等到打下了青海湖之后,一切的鹽商在朝廷面前都是渣渣!

  想了想,柳銘淇又在奏章上加了另一句話。

  “鹽政大臣白恒望,今年不許回京述職,搞好鹽務,就是對朕最大的交代。”

  白恒望這個人能力還是有,但就是太圓滑了,沒有沉下心來做事情。

  以前他是景和帝的潛邸之臣,又能隨時供應皇帝金錢,所以還能穩如泰山。

  如今柳銘淇登基,他已經沒有了靠山,正好再敲打他一下,想來會有不錯的效果。

  第二個奏章來自于彭州府知府司馬北。

  司馬北希望朝廷能再提供一萬頭牛,租賃給老百姓們,然后讓他們能產出更多的糧食來。

  而這種租賃的方式很新穎,同樣和他們買地一樣,按照市場價格分成十年來支付,十年利息是五成。

  這個利息乍一看很高,但如果你放在十年來說,就很良心了。

  在前世柳銘淇已經工作的朋友,能拿到的首套房最好貸款利率,便是五點幾。

  古代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之前讓老百姓們借錢在彭州府購買土地,都是靠皇帝和朝廷的面子,才能讓那些錢莊們勉為其難的借錢。

  但司馬北的意思柳銘淇也很明白。

  既然景和帝讓他拿彭州府當作試驗田地,那么他就要做各種嘗試。

  這種讓國家作為背書,借東西給老百姓的事情,其實以前也有過——比如說漢朝,那就曾經借了牛、馬給老百姓飼養和使用。

  只不過那些策略最后人亡政息,沒有成功。

  可這又并不妨礙司馬北做進一步的嘗試。

  思索了之后,柳銘淇還是給了批復:“準!”

  大康的戶部并不富裕,但區區一個州府的實驗,還是能承擔的。

  第三個奏章有些意思,是襄陽府知府祝寬杰奉上的瑞祥奏章。

  “近日于襄陽府外,捕捉到一頭白色神鹿,此乃上天恭賀陛下之盛意。臣特請將此瑞祥奉送入京,供天下人知,我大康皇帝陛下乃神眷之天子矣。”

  柳銘淇只批復了一個字。

  “滾!”

  第四個奏章是兵部上奏。

  兵部希望能好好的增加寧遠城的軍用物資儲備,以及增加對寧遠城和山海關之間數百里的民眾的補貼。

  在兩年多以前,寧遠城和錦州城一樣,經歷了幾乎是長達半年的艱苦守城戰。

  最后柳銘淇建議放棄了錦州城,保全了寧遠城。

  一開始是靠寧遠城的二十萬大軍,硬生生的來抵抗可能到來的室韋聯軍。

  結果室韋聯軍因為損失慘重,特別是火燒錦州城的事件,給他們的士氣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所以直到冬天都沒有過來。

  這樣的寧遠城就得到了喘息之機,好好的修繕了自己的城防。

  最近兩年,他們一直在干這種活兒,如今的寧遠城比起之前來,已經堅固強大得不可同日而語。

  可現在為什么忽然要增加軍用物資儲備?

  柳銘淇倒是想得通兵部大佬們的心思。

  他們一直想要報仇雪恨。

  至少是第一步要奪回錦州城,并且再將錦州城修建成一個更加堅固雄偉的大城,把大康的警戒線進一步往前移。

  錦州城已經被燒成了廢墟,室韋人都不在這里駐扎了,而是退回了遼河以東的區域,實在是沒有奪回的必要。

  可如果要重新在這個基礎上修建一座錦州城,那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首先你要把這些殘渣廢墟全部清理了,然后才能完全重建。

  重建需要超過十萬人的共同協作,許多物資都要從遙遠的山海關里面搬運而來。

  重建的過程中,還需要駐扎大軍,以防室韋聯軍再次突襲。

  這么一下來,少了三五百萬兩銀子,你根本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所以去年景和帝和內閣就否定了這個奏章。

  現在他們為什么又拿出來呢?

  很簡單。

  現任的皇帝柳銘淇,不就參加過錦州城的保衛戰嗎?

  柳銘淇在那里奮戰了一個多月,還差點戰死在錦州城里。

  他們想要憑借著柳銘淇對那里的感情,讓柳銘淇同意。

  可柳銘淇卻沒有那么天真,更不可能在這么大的事情上面感情用事。

  他拿起了筆,寫下了自己的批復。

  “錦州城筑城暫緩,遼西走廊移民工作加大進行。”

  凡事過猶不及。

  以現在大康的實力,可以進行一場和室韋的戰爭,但死傷一定不會少。

  但如果再等三年,等到大炮入列,戚繼光陣就特種兵訓練徹底完成,大康的錢糧儲備充足了,大康就能一路平推到室韋的都城。

  所以又何必急于一時呢?

  求訂閱!求訂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