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二十三章 案落京兆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他這可太冒險了。”翠微咬著手指頭,額角忍不住冒冷汗,“這簡直就是在明示祺王跟太后打起來!”

  “這個冒險,值得。”微飏坐直了身子,看向張寬,“消息告訴梁擎沒有?”

  張寬一愣,忙垂下頭去:“還沒有。梁先生今天在桓王府沒出門,小人這就去稟報一聲。”

  “嗯,順便告訴他:這個案子,落不到刑部,會在京兆府。人,我派去找。消息該怎么放給那三位,放多少,讓他去斟酌。”

  微飏垂眸看著自己的手指,笑了笑。

  快要到時候了。

  真好。

  第二天,刑部接到通知:加快審理永寧伯一案。

  永寧伯在獄中居然中被刑求,讓他供出背后主使究竟是誰。永寧伯哭喊著要見皇帝,當面陳情。被刑部的水火棍直接打暈了過去。

  消息被人曲曲折折遮遮掩掩地放了出來。

  祺王真的動了怒。

  于是,有人把那個匣子送進了京兆府。

  郭懷卿看著證詞,腦門上的汗就沒停,最后幾乎是喊著讓人去:“桓王府請梁擎梁先生,俞府請俞沛俞郎中!”

  下面的人都懵了:“這二位有什么關聯?”

  “一個原告,一個被告!”郭懷卿咬著牙,面沉似水,“若是此案為真,大秦如今的外戚,就該被夷族!夷九族!!!”

  京兆府的差役們嚇得魂飛魄散,呼啦啦跪倒一片,求郭懷卿不要蹚這趟渾水:“案涉七品以上,您該移交刑部啊!”

  “刑部?你們是不是想害死原告?刑部現在是誰的刑部?是太后的!太后一輩子只疼了她這一個侄兒,案子這樣交過去,一句誣告,緊接著便會是梁先生的死訊!”

  郭懷卿跳著腳罵街,“他就算不是長公主殿下的茶友,不是桓王殿下的幕僚,他也還是西夏行錄的作者,也曾拿一條性命換來了西夏的山川地理,才有今日的征西大軍勢如破竹!

  “你們讓我把他送給俞家去殺?做夢!你們要是不敢,就都別干了!滾回家抱孩子去!老子自己去提人!!!”

  一見府尊大人氣得臉都白了,想想也是這個道理。

  一群捕快交頭接耳:“對啊,梁先生好似是長公主殿下的茶友……”“聽說桓王對這位梁先生無所不應……”“當初先帝曾經拿著那本帶血的西夏見聞錄,說是想讓他入朝為官來著?”

“那還怕個鳥?”差役們終于把膽氣都壯了起來,吵吵嚷嚷地一窩蜂出了  京兆府。

  桓王府和俞府的大門前后腳被敲響。

  什么人?

  京兆府辦差!

  不過一刻鐘,梁擎和俞沛便都到了京兆府。

  “怎樣?”微飏握緊了手,坐直了身子看著張寬。

  張寬笑了笑:“郭府尊雖不是大圣大賢,卻黑白是非極分明,衙下的捕快們不敢去拿人,府尊險些摜了烏紗帽自己上陣。

  “沒想到俞沛也痛快,親自去了京兆府。認是自然不肯認的,來了一趟,便說要反告梁先生攀誣。郭府尊懶得理他,直接令人將他下了大獄,具本緊急呈進宮了。”

  微飏松了口氣。

  “這個案子,照理應該是給刑部,可是郭某就這樣自己辦了不算,還居然把奏本送進了宮,直接跟朕要主審官。”新帝看著郭懷卿的本章就想笑。

  馮荊跟著湊趣:“是個聰明人。”

  頓一頓,小心道:“陛下,這件事兒,太后已經知道了……”

  “太后雖然年高,卻耳聰目明。她知道了又能怎么樣,讓她先煎熬兩天吧!”新帝哼了一聲,把奏章仍在桌上,想了想,命馮荊:“叫大理寺正卿竇謹進宮。”

  馮荊先答應一聲,笑呵呵地說道:“這竇謹乃是郭懷卿的妹夫,兩個人性子聽說也差不多。這案子既然京兆府不能審,落在大理寺,倒也合適。”

  新帝的眉心皺了起來:“你說竇謹和郭懷卿是親戚?”

  “是啊。只不過當初郭懷卿原配過世,他妹妹去家里幫著操持時,勸了他幾句續弦,郭懷卿舊情難忘,就跟妹妹翻了臉。

  “竇謹外放了小十年,前幾年才回來任了京官,兩家子這才重新走動,雖然不多,倒不似先前那般劍拔弩張了。兩家的小娘子幼時的情誼好。據說,如今竇家小娘子的婚事,都是郭氏在央著談乾的夫人在幫著看。”

  新帝的眉心蹙了起來:“那小郭氏乃是長安的手帕交,所以朕才不愿意京兆府審這個案子。若竇謹那邊也是如此……”

  新帝猶豫起來。

  馮荊愕然片刻,往后退了半步,不再吭聲。

  “算了,明天早朝再說吧。”新帝有些不耐煩地又甩袖而去。

  馮荊忙要跟上時,卻被新帝指著讓他去做別的事。

  居然不讓自己跟著?

  馮荊的危機感陡然而生,忙叫了個人來悄問:“陛下這兩天,是什么人在近身服侍?”

  “是殿中省……”小內侍下意識地左右看看,

  才貼著耳朵跟馮荊稟報,“馮幾!”

  “這王八蛋……”馮荊繃住自己忍不住的嘴角,深吸一口氣,咬著牙擠出一句,“到底還是冒出來了!”

  “干爹,要兒子去……做些什么嗎?”小內侍諂媚地躬身下去,歪著頭看馮荊的下巴。

  那只下巴慢慢繃緊,然后指向天空:“哼,讓他去!如今這個時候,可是需要不少背鍋的!他自己找上門來,倒省得我再去尋別的替罪羊了!”

  小內侍忙笑著恭維:“還是干爹您算無遺策!”

  果然,第二天到了朝上,眾臣聽說了這個案子,都鵪鶉一樣,沒一個想要接手的。

  新帝皺著眉發了頓火,還是沒人抬頭請命。

  甚至包括郭懷卿和竇謹。

  新帝的目光隱秘而滿意地掠過竇謹。

  這廝倒是個知情識趣的,分明應該交給刑部或者大理寺的案子,自己卻在朝上問誰肯主審;這就是在暗示,自己心里不想讓刑部和大理寺沾手。

  他竟真的就不抬頭,不說大理寺愿意審理。

  嘖嘖,看來,皇考手里用出來的人,別的沒有,眼色都是十足十的。

  “哼,既然你們誰都沒有這個膽子,事情又跟外戚有關,那就由內廷來審!”

  新帝冷冷地掃過眾臣,“殿中省大監馮幾,做這次的主審,京兆府為佐!”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