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2章 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是一套大四件柜,高約三米出頭,寬大概有一米五左右,厚七八十厘米,林樓估摸了下重量,怕是有兩千多公斤重。

  再看顏色,色如蒸栗,質如琥珀,紋理細密,雖無規律卻絕不凌亂,花紋行云流水的感覺給人一種流動的美感;伸出手指輕輕摸了摸,表面細膩,有光滑,溫潤如玉的手感;最后湊過去一聞,香味較濃且清幽溫雅,無論從哪個方面判斷都是純正的海南黃花梨。

  海南黃花梨只生長在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后世因為開發過度,數量日益稀少,價格也越來越高。

  在林樓穿越來的哪個年代,黃花梨是論公斤賣的,只要是稍微好點的木頭,一公斤的價格就在一萬塊以上,光是這大四件柜的分量,價值就在兩千萬以上。

  而且難得的是,無論是門板還是其他地方,都是用一塊板材雕刻而成,絕無粘合的痕跡,黃花梨板材尺度越大越值錢,就沖這個,這套大四件柜的價格還能再往上漲一截。

  這套柜子尺寸雖大而比例關系甚佳,近觀震撼,遠觀清秀挺拔。尺度關系很有規律性,寬為高之半,厚為寬之半,兩柜并列為正方形,法度嚴謹。

  再看上面的紋飾,柜體偌大的尺度形成一個大型的舞臺,其上湖石生矣,牡丹發矣,鸞鳳穿行、飛翔其中,似乎能聞青鸞鳴叫召喚,能聞飛鳳羽翼擺動,恍然是一人間美景。

  林樓大致數了數,大柜上計有20只鸞鳳,圖案與布局甚為考究,鸞鳳互相召喚,嬉戲穿梭于牡丹花下,是傳統的“鳳穿牡丹”圖案;頂箱的鸞鳳盤旋為旋轉的“o”形,底柜的鸞鳳其實是斜向相對,形成“X”形,悶倉板為向內的“一”形,牙板又是向外的“一”,這種構圖的處理,頗具匠心。

  “這東西,你們是從那兒弄來的?”林樓問道,鳳紋在明清時期是后妃的象征,絕非民間可私自應用,由此可見這東西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絕對是明清家具中的珍品。

  “家里有個親戚在北京硬木家具廠上班,這是他們廠庫房里的,據說是當年公私合營前老掌柜花了好多根金條收回來的,我那親戚說是當年宮里流傳出來的,根據上面的花紋款式來看,應該是康熙年間的東西。”陳德江看到林樓如此認真的眼神,放下了一半兒心。

  “他給我講,店里的老師傅說這套柜子應該是紫禁城后宮或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里面用的,可能放在后妃的屋子里;哦,對了,這東西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叫什么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對,就是這個名字!”陳德江皺著眉頭回憶一陣,才想起了這個名字。

  “康熙年間的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聽到這個名字,林樓總算是知道這東西是啥了,當年他給某個喜歡硬木家具的大老板設計過別墅,閑聊的時候聽他說起過一些硬木家具中的精品,其中就有這套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

  這東西的確是康熙年間的珍品,甚至有可能是某后妃的妝奩或帝后婚禮用具,早年間的確被北京硬木家具廠給收去了,八十年代香江大導演李翰祥北上拍攝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工作之余癡迷收藏,他既有錢也有眼光,收了不少好東西,這套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也被他收去,藏在了他的“清水山房”里。

  到了1995年,李翰祥為建影視基地籌措資金,將其收藏的28件家具送至嘉德拍賣,嘉德為此專門舉辦了“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專場,這也是國內第一個私人收藏專場。

  在這次的專場拍賣中,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柜是壓軸重器,也是該場唯一估價過百萬的家具;或是由于這樣的估價過于高昂,或是藏家的認知不夠,拍賣中并未成交,在“底下易主”。這一經手,便在那位私人藏家手中秘藏了22年。

  2017年年底,這套大四件柜重現江湖,出現在了保利的拍賣會上,一聽到消息,幾乎全國有實力的硬木家具收藏家都去了,從4200萬起拍,隨即被叫到5200萬、5800萬,很快沖到7500萬、7800萬、7900萬、8000萬!

  經過場內場外多輪激烈競爭,最終以8600萬元高價成交,加上傭金最后成交價為9890萬元,刷新中國古典家具最高紀錄。

  “你花多少錢買的?”這可是接近一個億的好東西啊,要是承受得起,怎么也得把它拿下,錯過可就要后悔一輩子了。

  “沒花多少錢,也就八百來塊,另外我那親戚家孩子快結婚了,家里沒地兒蓋房子,我幫他說了幾句好話,弄了一小塊宅基地,他就把把這東西從單位倉庫里弄出來了!您放心,手續都全著呢。”陳德江略微帶著一些緊張說道。

  自打搞清楚林樓喜歡老家具之后,他就趕緊回去找人問了,跟著親戚去了硬木廠的庫房,他也不太懂這些,只覺得越大越好,一眼就看中了這套最大的。

  親戚給他報價的時候還把他嚇了一大跳,現如今一套全新的大衣柜才七八十塊,你這東西雖然用料實在了點,也不至于要這么多吧?

  但是一想到自己有事兒求人幫忙,還是咬牙借了錢把這套家具運了過來,要是林樓不收的話,他就只能拿回去退貨了。

  還好眼下玩古董的還沒火起來,再過幾年肯定就不是這個價了,林樓還聽那位大老板說過,馬未都八十年代末收了一張黃花梨大案,就花了六千塊,最后一看還是假的,就外面貼了一層皮而已,里面壓根就不是黃花梨。

  “這東西就放我這兒吧,幫我抬回去,一會兒你跟我拿錢。”林樓心里嘀咕了,這一上來就送了我一個億的好處,我該還人家點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