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30 天地一身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向東北而行,一路景色漸漸遼闊起來。

  即使在出巡期間,康熙帝也命各部院,每天都要將奏折集中送到內閣。

  內閣然后再會派專人送呈。

  眼下,一邊聽著外面護軍扎營的動靜,康熙帝一邊緩緩地打開了手中的奏折。

  此行,太子最終還是留在了京城里。

  這奏折就是太子那里過來的。

  康熙一邊默默讀著,一邊就想到了之前的一次巡幸。

  那至少也是七八年前了。

  那一次巡幸,太子遠在京城,卻一封書信都沒有給他這個皇阿瑪發來。

  康熙思子心切,又是發了一封信給太子,其中就埋怨了這一點。

  康熙還記得當時自己在書信里,對著這個寶貝兒子卑微而親昵的口吻:皇阿瑪給你發了這么多封書信,你怎么一封也不回復呢?你再這樣,皇阿瑪就不寫信了!

  于是太子才在他的要求之下,發來了書信。

  沉思往事,回到眼前,康熙帝在跳動的燭火之下,沉沉的注視著面前的奏折。

  紙上滿頁純孝,言語殷殷,簡直就像換了個人。

  保成哪……你對皇阿瑪說的這些,可是真心的么?

  康熙偏過頭,微微地隱去了皺紋叢生的眼角的淚光。

  長風呼嘯,大帳外圍是隨從、護軍,諸王貝勒大臣們的營帳。

  蘇培盛親手服侍著把餐食送到四阿哥帳子里,然后再把路上馬車里吃剩的糕餅、茶水,指揮奴才們一樣一樣清理出來。

  四阿哥打開地圖,細細看著面前的路線。

  出京師,經河北,自山海關出關,入寧遠、過錦州、到盛京。

  之后還要繼續一路北上,經撫順、薩爾沖、鐵嶺等地后,抵達吉林。

  巡幸的速度比他想得要慢,但也是意料之中。

  畢竟這不是行軍打仗。

  本來就是邊走邊視察的。

  歷代皇帝,在位期間到各地巡幸是常有的事情——既然是巡幸,路上看見了需要整改之處,停留幾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把府里筆墨拿來。”四阿哥囑咐蘇培盛。

  蘇培盛動作很麻利,出了門就更精干了,一聽見四阿哥命令,雷厲風行地就準備好了。

  四爺用不慣這巡幸路上的筆墨,帶的還是前院書房的老四件。

  四阿哥拿著筆紙,想到了巡幸路上看到的種種,略一沉吟,低頭提筆在紙上擦擦地書畫了起來。

  蘇培盛在旁邊,其實很想勸勸四阿哥趕緊先趁熱吃飯。

  畢竟是在外面,不比府里。

  但看見四阿哥專注的神情,蘇培盛腳尖剛剛往前伸了半步,又默默的縮了回來。

  敬祖一直都是歷代皇帝恪守的家法,此次東北巡幸,康熙帝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先去祭祖謁陵。

  終于,經過了路上漫長的旅途,康熙帝在寒冬凜冽時到達了盛京。

  遼東是清朝的發祥地,也就是所謂的龍興之地。

  用康熙再三教育阿哥們的話來說,便是“不巡視邊疆,遠覽形勝,不知祖宗開創之艱難。”

  黃昏時分,下起了紛紛揚揚的碎雪,大隊人馬來到了盛京城外。

  盛京官員早齊齊跪拜迎接天子圣駕。

  地上已經積攢了薄薄一層雪沫子,四阿哥在馬上收束了韁繩,停住馬,遠遠地俯視而去——官員們頂戴上一片間紅間白。

  康熙帝沒有當即入城,他頂風冒雪地就去拜謁了福陵、昭陵,又兵分兩路,讓三阿哥、四阿哥一起,帶著相應的官員,王公大臣們去永陵致祭。

  之后,康熙先進了盛京城。

  三阿哥素來有些文弱書生的氣質,大概是被書香浸泡的太久,在盛京這樣的風雪中,又在永陵里站了半天,他就有些抵擋不住了。

  最要命的是為了祭祖的嚴肅禮儀,還不能隨便揣著暖盆子。

  就得這么站著,活活挨凍。

  最后三阿哥整個人都凍得直淌鼻涕。

  貼身太監跟在旁邊,抖抖嗦嗦的就不停地遞帕子給三阿哥:“三爺!”

  等到回了馬車里,三阿哥半天沒緩過來。

  往盛京城里去的半路上,馬車隊停下休息,三阿哥轉頭就看四阿哥氣定神閑,背著手整個人走在雪地里,仿若無事。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四阿哥幾眼,就看見四阿哥腳上的靴子似乎有些異常的臃腫,厚厚的羊毛邊,從腿邊都能漏出來了。

  這鞋不錯——雖然很丑,但看著就暖和。

  平日里養尊處優,現在到了這冰天雪地里,才知道只要穿的暖,比什麼都強。

  “老四這皮靴好!”三阿哥一邊說著,一邊就從后面上前來,在四阿哥肩膀上用力拍了拍。

  “哦,是我側福晉的心思。”四阿哥低頭看了一眼靴子,一臉云淡風輕地道。

  三阿哥走了之后,四阿哥低了低頭,嘴角忽然就翹起了一個微不可察的弧度。

  遼東以東的地區,全是山地,覆蓋著密密麻麻,滿目蒼黃的繁密老林。

  山脈相連,接連不斷,舉目無窮。

  深山之中,隱隱的傳來虎、熊和其他猛獸的吼聲。

  風過之處,更加送來野獸身上獨有的腥味兒。

  有膽小的士兵聽著,腳下便是一頓。

  滿族起于東北,本來便是游牧民族,正是在狩獵中一步一步擴大了八旗軍的能力。

  康熙雖然不是個窮兵黷武的皇帝,卻也深知國家武力強大的重要性。

  他走到這里,興之所至,心血來潮,于是索性讓人從護衛軍中,挑選了整整兩千名弓箭武裝的士兵,讓他們列隊繞著山峰,一邊走一邊狩獵。

  這也算是另一種訓練兵甲的方式。

  萬歲傳令下去,沒過多久,被挑選出的護軍們,已經齊齊地排成了隊伍,日光照在鎧甲之上,冷光流轉。

  天子禁軍,軍紀謹肅——雖然千人同行,列隊連綿不絕,卻連一絲竊語聲都聽不見。

  幾個阿哥們騎在馬上,看著面前的兵丁們緩緩走過,便隱隱然如看見了雄兵百萬,無限江山。

  幾人眼底都是掩抑不住的流光溢彩。

  四阿哥卻下了馬,在馬車之中,看著驛站剛剛送來的書信,極是安靜。

  十三阿哥這一趟也跟著來了,本來在看著狩獵,這時候一回頭,沒見到四哥,他順著馬車就找來了。

  車簾一掀起,十三阿哥直接跨了進來,道:“四哥悶在車里做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