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21 禮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梯兩戶啊,洪濤覺得30萬一平米也就這樣了,沒啥新鮮的。隨后劉若霜的動作讓他不由得暗呼僥幸,幸虧破嘴這次管住了,沒瞎嘚吧。

  啥一梯兩戶,這叫電梯入戶,兩邊的小電梯是通往住戶房間里的,中間那部大電梯是用來搬運家具的,也是物業安保人員用來上下樓用的。外人就算混進下去,沒有專用的鑰匙卡也打不開電梯門,更沒法按樓層,還是白搭。

  “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劉若霜父母家在九層,出了電梯就是門廳,還沒等洪濤東張西望呢,就只能低頭鞠躬了,老兩口就站在門口,太客氣了。

  為啥要叫兩遍呢,因為后面還有一對中年男女,見過啊,劉若愚的父母,也不能不搭理,這不就倆叔叔、倆阿姨了!

  “你自求多福吧啊,我在家里也沒豁免權!奶奶……奶奶,我回來啦!”本指望劉若霜能打個圓場,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啥的,結果最坑人的往往就是身邊的人,她把鞋一踢,拍了拍洪濤肩膀,飛一般的跑了。

  “沒規矩!洪濤是吧……呵呵呵……來來來,別傻站著,里面坐、里面坐……”對于女兒的做派,當爹的應該已經習慣了,沒有任何意外,笑呵呵的把洪濤往里讓。

  換了鞋,態度堅決的跟在兩位叔叔兩位阿姨后面進入客廳,30萬一平米的作用又浮現出來,這里的房間挑層不敢說有4米吧,也得三米五,比普通樓房高了不止一點點。

  整個客廳少說也得五六十平米,再加上屋頂比較高,就更顯大了,最亮眼的還是沖南的整面墻都是落地大窗戶和大玻璃門,外面的陽臺還不用封閉,就是鐵藝欄桿。

  確實有點意思,端著茶杯或者咖啡,叼著雪茄倚在欄桿上,向南遠眺……不對,不用遠眺,眼皮子底下不遠就是公園里郁郁蔥蔥的樹木,在往前則是碧波蕩漾的東湖。

  就算比不上瑞士那種鑲嵌在湖光山色里的別墅,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里,也必須算得上風景如畫了。前提是二環外三環內,除了中那個南海,別處好像也找不到這樣的地方了。

  “若霜很多天前就提過要回家,我琢磨了好久,也不知道二老喜歡什么,買什么都有點俗,干脆就從家里找了點比較有文化氣息的小玩意,不成敬意……”到了客廳,洪濤沒敢一屁股就坐下,而是把手里的長條狀錦盒打開,雙手捧到了劉若霜老爹面前。

  即便是來讓劉若霜父母不喜歡的,也不能是從自己的人品、家教上挑出毛病,那不叫讓人討厭自己,而是給父母找罵呢。不光不能這么干,還得死命讓自己變成有教養的人,先把老家兒摘出去再說。

  “這是……”看到錦盒里的畫軸,劉若霜的老爹挺吃驚。估計洪濤的祖宗八代他已經查清楚,自打上次在醫院里見過之后,心里也有了大致的評價。

  往好了說是個自由職業者,往壞了講就是個無業的混子,如果不是出自知識分子家庭,壓根就不應該往家里請。可是不管怎么往好的方面想,也沒想到第一次進門會送副畫。

  “不瞞您說,對藝術類的知識我不太懂,專門找人鑒定過,說是黃秋園的真跡,您和阿姨要是不嫌棄,掛在書房里勉強能湊個數。”

  錦盒里確實是副畫,也確實是黃秋園的真跡,這就是洪濤閑著沒事就騎著電三輪去假裝收廢品的收獲,除了各種書籍之外,就是書畫作品。

  當然了,新的、假的居多,甚至還有老太太把掛歷卷起來當楞說是祖傳書畫賣的。可惜到了洪濤這里,一律按照費書報價格收,他壓根也不是打算撿漏的,你就算把張大千、齊白石的真跡拿過來,他也不認識啊。

  但古人不是云了嘛,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收回來的廢書報里有時候就會夾著些書畫作品,到底是不是真跡,有沒有價值,洪濤依舊是不清楚。

  咋辦呢?他就拿出來攢著,攢多了就抱著去找小舅舅,他當年和港商玩過西周青銅器、唐代唐三彩啥的,雖然都是假的,那也算半個業內人士,也就認識幾個真的內業人士。

  說句題外話,所謂業內人士,在業余時間里有時候也會客串一把騙子的幫兇,把真的鑒定成不真、把假的鑒定成不假。知識這個玩意吧,本來沒有好壞的屬性,完全看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人心歪了,知識越多就越反動!

  這么多年下來,洪濤還真的撿了幾次漏,比如古籍善本、書畫真跡。但漏都不太大,就是說東西是真東西,但品相和價值都不太高,充其量也就值個幾萬塊,其中這張黃秋園的四尺斗方價值最大,按照前年的市場行情,十二三萬有人肯收。

  還得說句題外話,古玩字畫只要不過拍賣環節,就都是沒有固定價格的。因為它們本身的價值并不多,絕大部分價值都是人賦予的。說白了吧,大家都追捧,價值就高,收藏的人少,那價值就低。

  可是高到什么程度、低到什么程度,是沒有固定數字的,唯一的數值只能看當年同類作品的拍賣價,再根據具體物品的各種參數大概估出一個模糊的價格。

  這個價格是啥呢?是古玩販子的收購價,也就是說他們用這個價格買走,感覺有很大幾率能賣出去,或者說放上幾年會升值。

  當初洪濤問劉若霜她父母喜歡啥,結果沒有具體答案時,就想到了這張畫。說實話,他是真不喜歡這類東西,無論西方的油畫還是國畫,都不喜歡。

  就拿這幅畫來說吧,上面畫著絲瓜架,幾條藤蔓、幾片黑乎乎的葉子、幾根綠油油的絲瓜,再加上作者的名字日期和印章,沒了!

  你要說意境吧,幾根絲瓜能有啥意境?看到絲瓜能想起啥?洪濤只能想起絲瓜瓤子能刷碗搓澡。要論逼真吧,拿相機照下來再用打印機打出來,豈不是更逼真。

  再不成可以在院子里種兩架,不光能看,還能摸,還能吃呢,值幾萬、十幾萬嗎?要是值,洪濤就打算把院子里的大部分房子推到,然后堆肥熟地種絲瓜了。

  “黃、黃秋園?”隨著畫軸被洪濤展開,劉若霜老爹也有點懵了,念叨著作者的名字,眼神卻瞟向了弟妹,也就是劉若愚的母親。

  “嗯,構圖筆法都不錯,雖然作者冷門了點,但這些年他的作品在香港也拍出過不錯的價格,很有升值空間!”

  劉若愚的老媽姓王,這還是劉若霜不小心說漏嘴的,其它信息一概不知。可她那股子傲視天下、舍我其誰的氣勢真是從骨子里透出來,哪怕是在欣賞畫作時,也絲毫不帶收斂的。

  這就讓洪濤不免多看了幾眼,心里暗自揣摩,這位必定不是小門小戶出身,劉若愚的老爹之所以能打拼出這么一大攤子家業,軍功章上怕是也有夫人一半啊!

  “怎么,我說的有問題嗎?”可能是洪濤想的有點入神了,眼光沒有及時收回來,其實也就多了那么一兩秒鐘,但還是被這位王夫人給捕捉到了。換個人,估計就是在心里琢磨琢磨,她不是,張嘴就問了出來,臉上還分明寫著一行字:你敢說有問題試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