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五十五章:審察(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你怎么回來了?”

  一大早,剛剛抵達總參的朱棣一進署衙就怔住了。

  他竟然在總參看到了馬大軍!

  “你不好好在西南署理你的軍務,誰準許你回來的。”

  朱棣有些生氣,邊疆重將私自入京,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

  見朱棣誤會發火,馬大軍心里卻一陣暖意,不是拿自己當心腹,人家憑什么要關切自己行徑的對錯。

  “末將這次是奉圣喻回來的。”

  上前兩步接過朱棣接下的披風,馬大軍解釋道:“陛下圣諭末將回京交差,找燕王殿下匯報西南軍務。

  本來末將是想直接入宮面圣,不過陛下最近忙著國事,就把臣給打發了,讓臣先來見燕王,到了連面都沒能見上一次。”

  朱棣的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

  皇帝就算再忙,也不可能忙到連見人的功夫都沒有,尤其是見像馬大軍這種軍功卓著的邊疆重將。

  禮賢下士和開明寬和一直都是朱允炆的帝王魅力,沒道理這么耍馬大軍。

  不遠萬里召回來卻不見?

  “你是不是在西南惹出過什么幺蛾子?”

  朱棣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對勁的地方,不提則罷,他這話一開口,便見到馬大軍臉色滿是懊惱悔恨。

  “燕王明查,末將此番回京,乃是來負荊請罪的。”

  說著,便將自己此前覲獻芙蓉粉一事的原委和盤交代,直聽得朱棣目瞪口呆,而后指著馬大軍的鼻子渾身哆嗦。

  “你...你這是在找死!”

  馬大軍獻毒的事,除了朱允炆和雙喜之外,朱棣完全是不知情的。

  他甚至都不知道天底下還有這種毒物,能讓人上癮且欲罷不能,難以自拔。

  一個邊疆重將向皇帝獻這種毒品,若說不是包藏禍心,饒是朱棣大咧慣了都是不信的。

  更何況,一個猜疑心重的皇帝。

  罵了兩句,朱棣負手開始原地踱起步來,憤怒過后的冷靜,他察覺到了一絲不同的意味。

  如果說皇帝心里定了馬大軍的死刑,一道圣旨下來,由不得馬大軍不尸首分離。

  沒道理再讓后者先來總參找朱棣這個燕王來匯報西南軍情。

  這說明,朱允炆的心里現在也是搖擺不定,打算讓朱棣先了解一二,然后再議論這件事。

  “末將深知罪大惡極,特請燕王殿下能帶末將面圣。”

  停下腳步,朱棣的眼神微冷:“你是想讓孤替你求情?”

  “絕不是。”

  下意識的,馬大軍已經脫口否定,而后輕嘆一口氣,垂頭耷耳道:“末將罪該萬死,哪里還敢厚顏求燕王陳情,只是希望燕王知曉個中原委后,能求陛下開恩,寬赦末將一家老小,不使其被流放萬里。”

  馬大軍的忠心朱棣從來沒有懷疑過,明知回南京極有可能是死路一條,如果馬大軍包藏禍心,那是絕對不敢孤身回京的。

  大不了,在西南番邦搞割據?

  雖然成功性寥寥,但終究算不上束以待斃。

  敢回來求死,就足以說明在為人臣之秉性上,還是靠得住的。

  念及至此,朱棣幽幽一嘆。

  “孤盡力而為吧,你啊,你真是膽大包天,惹出這番彌天大禍。”

  匆匆扔下馬大軍,朱棣也顧不得去找朱楨商榷西北軍務的細節,匆匆奔皇宮而去。

  等朱棣趕到的時候,朱允炆好像早有預料,已經搶先開了口。

  “四叔如此形色匆匆的來見朕,是為了馬大軍的事吧。”

  還沒等朱棣點頭應下,朱允炆已是自顧自的開口道。

  “四叔倒是惜才,這么多年,朕還從未見過四叔為了誰如此焦急過。”

  見朱允炆還有心打趣自己,朱棣懸在嗓子眼的心便微微回落,踏實了不少。

  “陛下圣察,臣確實是為了那楞種而來,方才馬大軍跟臣解釋了一二,個中原委......”

  “朕不想聽解釋。”

  揮手,朱允炆毫不留情的打斷,而后不屑一笑。

  “四叔你覺得,解釋這種東西能信嗎?”

  朱棣頓時結舌。

  這不是尋常家常瑣事、雞毛蒜皮。

  這是涉及到一個皇帝,涉及到江山社稷穩定的大事,在如此重大的事態面前,解釋是最無力的一種方式,其本身的真假甚至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作為皇帝的朱允炆到底還愿不愿意相信馬大軍。

  殺或者留,都要朱允炆自己來做決定。

  想明白,朱棣黯然一嘆,勉力拱手道。

  “馬大軍這個楞種雖說此番犯了大錯,到底是在西南履立功勛殊榮,陛下應該對此人也是有所了解的。

  這是一員虎將,甚至是一個正在成長的統帥。

  這么一員帥才,折了太過于可惜了。”

  朱棣決口不提忠心這兩個字。

  是不是忠心耿耿,他說了不算,馬大軍自辯也不算。

  朱允炆要是不信,那馬大軍就是剖心挖肝,那也是亂臣賊子。

  不說秉性為人,只說軍功能力,朱棣算是抓住了朱允炆這個皇帝的弱點。

  自己這個大侄子的為人,那么多年朱棣是了然于胸的。

  對國朝有用的人才,縱使有些小毛病,朱允炆這個皇帝都能包容,要是能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那皇帝更是贊不絕口,開明寬仁的。

  “臣當年豬油蒙了心,不忿父皇生前力主陛下為儲,當年陛下登基,諭臣國朝之重,是以寬赦。”

  舊事重提,朱棣拿這件事為馬大軍做起了開脫。

  “若此獠真真膽大包天,斷無有孤身回京卸職交差的道理,西南屏障,七國聯軍,馬大軍可擎半壁,望陛下慎察。”

  朱允炆沒有說話,因為他自己都已經記不清楚他當年跟朱棣說過些什么了。

  如果現在朱棣要有反意的話,他還能饒得過朱棣嗎?

  未必見得了吧。

  他是朱允炆,不是朱允文。

  是皇帝,不是秘書!

  “朕許他高官厚祿,讓其做手握雄兵的大元帥。

  不念皇恩,不粉身相報還則罷了,還陰謀行徑,四叔你說,不該殺嗎?”

  說著,朱允炆怒氣勃勃的一砸大案:“朕養出來一條白眼狼!”

  朱棣的心頭猛跳,背心瞬間滲出了汗水。

  自己這個大侄子的威勢,日趨盛隆了。

  雖然心里緊張,但朱棣還是覺得自己這個侄子斷然是沒有下定決心的,所以他選擇相信自己的感覺。

  復請道。

  “臣斗膽,為馬大軍求情,還望陛下慎察。”

  暖閣里的氣氛凝重而壓抑。

  高居首座的朱允炆良久才吐口道:“既然燕王一力擔保,那朕就再給他一個機會。”

  不喚四叔喚燕王,朱棣已是心中冰涼。

  “雙喜。”

  “奴婢在。”

  尖細的聲音響起,朱棣便聽到朱允炆那冷冰冰的指示。

  “你跟燕王一道,將馬大軍拿入詔獄審問,三法司主官會審。”

  審察一個馬大軍,皇帝派出了一個規格超標的隊伍。

  越是如此,朱棣越是摸不清頭腦。

  皇帝到底,想不想殺馬大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