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二十四章:君無戲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如果不是朱允炆的到來,可能像方孟昇這種級別的官員多少年都未必能到鄱陽縣來一回。

  但現在不同了,省府兩級的主官都齊聚鄱陽縣,跪滿了簡單樸素的縣衙大堂。

  “行了,都別告罪了,起來吧。”

  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朱允炆也找不到一丁點縣令的感覺,因為他面前的這群人沒有一個是普通百姓。

  “朕是為了廬陵縣一事來的。”

  不說還好,一說這群江西的官員就打起哆嗦來,方孟昇有心辯解兩句,剛站出班列就聽到朱允炆的聲音。

  “本來朕是想把你們都砍了的,但是來到江西一看,倒也怪不得你們了。”

  “陛下明查秋毫,陛下圣明。”

  方孟昇激動的差點哭出聲來。

  他不想賑災嗎?實在是沒這個能力啊。

  連月降雨,贛江汛情緊急,吉安府那一段鬧水患,淹了幾個縣的事他方孟昇不是不知道。關鍵是江西支流如此之多,這雨又不見停,瀕臨鄱陽湖的南昌府,坐著長江的九江府也要小心防備,他有多少人手可以用?

  到處報險,到處加筑河堤,他不能為了一個已經淹沒的吉安府再搭進去其他幾個府了。

  “難得今天雨勢小了一些,跟朕一道去鄱陽湖看看吧。”

  看看縣衙外的細雨綿綿,陰云密布的沉重,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朱允炆的心頭之上。

  “危險啊陛下。”

  雙喜勸了一句:“鄱陽話水位線已經高過了界點,報了汛險,去不得啊。”

  “沒事,朕就遠遠看一眼。”

  朱允炆站起身,瞥了一眼這滿堂的大員:“朕本來是打算喊爾等去吉安府的,但是現在汛情當前,吉安朕就不去了,希望諸位這次引以為戒,踏踏實實的做好接下來的防汛工作。”

  蒼天保佑,腦袋算是保住了。

  十來號人都激動的跪在地上齊呼萬歲,順道拍著胸脯保證一定不辜圣恩。

  在朱允炆的記憶中,一定有一段歷史是無法忘記的,那就是九八年的那場大洪水。而在九八抗洪戰役之中,江西,也是主戰場。

  長江決堤,整個九江幾乎被全淹,成了江西乃至全國受災最重的城市之一,暴露了無數令人痛心疾首的豆腐渣工程。

  而今朝的大明,這些河岸堤壩,卻連后世的豆腐渣工程都比不上。

  用巨石、黃泥、水這些原始材料構筑的堤壩,拎起巨錘來砸,都能一砸一個坑,哪里扛得住幾億、乃至幾十億立方洪水的沖擊,古人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幾乎等同于零。

  “你們預計,如果這雨要繼續下下去的話,咱們還有多少時間?”

  沒人希望繼續降雨,但是凡事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距離距離湖岸約百丈的位置,朱允炆眺望著鄱陽湖,那清澈的湖面早已翻滾不息,只等著時機一到,就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咆哮,昔日救命的善水頃刻間變成殺人的洪流。

  十幾人聚在一起互相看看,一個江西本地籍的官員開腔道:“回陛下,如果還按照前幾日的降雨量,恐怕,要不了十天,長江臨岸的九江府就會第一個受災,連帶之下,贛北一帶就都成澤國了。”

  九江,又是九江!

  朱允炆嘆了口氣:“能轉移百姓嗎?”

  “很難。”

  方孟昇搖了搖頭:“連日大雨,道路泥濘不堪,幾十萬百姓想要遷移,速度一旦趕不上汛情的惡化速度,離開了城墻的保護,只會死傷更加慘重。”

  兩條腿走路,怎么也不可能有洪水奔騰的速度快,而且就算轉移了,這群百姓將來靠什么活?

  水淹大地,所有田產盡毀,在這個年代,對百姓而言等同于要了他們的命,與其下半輩子漂泊無依客死他鄉,這群百姓寧愿跟著土地共存亡。

  “那就是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了?”

  朱允炆面容肅穆:“既如此,那朕就在這跟老天斗這一回。”

  “不可啊陛下!”

  人群中,一名中年官員跪下來,侃侃而談:“陛下身負江山社稷,怎么可以親臨險地。此番天降暴雨,想必也是與前段時期有關,龍王震怒所致。還望陛下先回南京,敬天法祖,料可無患矣。”

  為什么這個年代,總有這么一群愚昧無知的人。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

  轉過身,朱允炆看他一眼,從穿著上來看,應該是個四品的冠戴。

  “朕也覺得是龍王降怒。”

  所有人都微微一怔,皇帝連熒惑守心這么大的天象都不屑一顧,會信天底下有龍王?

  就在愣神之中,又有幾個官員一看此情景也都興奮的跟在中年官員身后跪下請愿,打算等皇帝心動的時候,順道將此事引到國策之上。

  如果不是你擅動祖宗家法,哪里會導致江山社稷動搖?

  “你說,是朕大還是龍王大?”

  “當然是陛下位尊了。”

  這官員嬉皮笑臉的諂媚道:“陛下位同天帝,自然在龍王之上。”

  “既然如此,朕倒是應該跟龍王知會一聲。”

  朱允炆走到這官員身前,扶起后者,笑意吟吟的說道:“朕現在就擢卿為東海特使,帶著你這些同僚一道出使東海,去海底尋那水晶宮,替朕跟龍王說一聲,讓他早些將雨停了,不然朕可要治他一個以下犯上之罪。”

  出使東海尋水晶宮?

  “陛下戲言了。”

  還以為皇帝是不是沒睡醒,怎得大白天說起了胡話,方孟昇小心翼翼的提醒一句。

  “君無戲言,朕口中說的話只有敕令,沒有玩笑。”

  朱允炆拍拍這個中年官員的肩膀,勉勵道:“為了江西百姓,卿家一定要不辱使命,讓龍王老實一段時間。”

  幾名官員腦子還在發懵,沒有鬧明白皇帝的意思,就看朱允炆一揮手,十幾名錦衣衛便走過來拖起幾人,往那鄱陽湖的方向而去,不多時便來到岸邊,噗通通如下餃子般,就將這幾人悉數扔進了洶涌躁動的波濤之中。

  看到幾人完成了‘出使’的職責,朱允炆臉上浮現起幾抹殺機:“汛情當前,再敢說這些廢話的,可別怪朕沒警告過你們。”

  剩下的這幾名省府大員頓覺遍體冰寒。

  請:m.lvsetx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