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皇帝是信還是不信,皇帝也不會說,只吩咐劉安。

  “行,你繼續說,為什么要辦這些事。然后第二策是什么?”

  “地震我感覺怎么也要過了新年,可能是正月上旬或是中旬,汴梁有地震,所以也沒那么急的。但想不受災,肯定是要調動兵馬救災的。自古兵如匪,讓兵救災怕是百姓聽了會感覺比受災還可怕,所以要先作些事情。”

  皇帝又坐下來了“你繼續。”

  “接下來,姑丈可以向天下發文,宣布今年大宋不過年。理由有三,一瞿越原本就是中原屬國,亂臣賊子自稱為天子,天地不容。為恐天降大災,今年不宴,姑丈向上蒼請罪,并發兵南下,剿滅瞿越。”

  皇帝點了點頭沒接話,他知道劉安還沒有瘋到為了打瞿越亂找借口。

  劉安繼續說道“第二個理由,宋遼本是兄弟之邦。宋有契丹人居住,遼亦有漢人居住,兄弟之間卻惡斗二十五年之久,今又大戰于幽州。大宋軍民死傷十萬,遼人軍民亦有死傷,姑丈心中不忍,今年不過年,代死傷宋遼軍民,向天地祈福。”

  “這個有意思。這事先停一下,不能這么簡單。這事要大辦。”皇帝來了興趣。

  這么好一個借口祭祀天地,皇帝怎么可能不大辦。

  劉安繼續講“第三個理由,姑丈親自查閱今年各州府年報,聽聞天下還有許多疾苦之地,冬無衣、無糧、無炭。這個怎么說呢……”

  劉安正準備編,皇帝立即接上話來“朕痛心疾首,萬民之寒便是朕之寒,萬民之饑便是朕之饑……”

  臥槽!!!

  劉安心說太牛了,不需要草稿,瞬間近千字的一篇文章從皇帝這里脫口而出。

  王曾這個狀元估計也沒這水平。

  皇帝講完還感覺有點不過癮,立即起身走向書桌,思考片刻,一篇精修過文章出爐。

  劉安這才扔出了今天的大殺招“姑丈,我看祭祀天地的地方就放在嵩山吧,也別太麻煩,把以前武后用的那個修一修,咱們要節儉,而且我估計要祭三次,最后一次祭祀的時候,詔告天下,免除農稅。”

  “可以嗎?”皇帝是帶著試探的語氣問的。

  嵩山也不是普通的地方,在那里祭祀天地,雖然不是封禪,但意義也與普通的祭祀天地不同。

  皇帝此時帶著期待,就象是趙佑在等著蛋糕爐子開爐的眼神。

  劉安點了點頭“規模小一點,聲勢小一點,所有祭文須三相六尚書會審,最后一次祭祀放在二月二,天下農耕之日,姑丈親自在嵩山腳下耕田,然后再步行上山祭祀天地,宣布免除農稅。這是三相的意見。”

  皇帝差一點就落淚了。

  這事,自從劉安提及可以封禪的時候,他就在期待了。

  現在,不僅僅看到了希望,還等同于作了一次封禪的預演,這事如何讓他不激動。

  劉安又說道“這事,我看還要再商量,清晨農耕,再赤腳走到山頂,我感覺這太辛苦,所以……”

  “不辛苦,不辛苦,不辛苦。”皇帝急了,心說劉安你可別再生事非,三相能允許在嵩山祭祀天地,這已經是大讓步,辛苦一點怕是什么,就算累到腳軟也值。

  萬一劉安再生事,三相不同意了,皇帝找誰哭去。

  劉安又問“姑丈,那我說的事?”

  “你去安排,今年不過年。”皇帝的腦袋里已經被封禪塞滿,此時大腦內無數的腦細胞只在重復一個詞,封禪!

  其余的,根本就半點擠不到皇帝的腦袋里去。

  “侄兒告退。”劉安依然是一臉的嚴肅,施了一個禮之后退了出去。

  至于竊喜!

  在皇帝面前是不可能流露出來的。

  這位皇帝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經典段子劉安也看過不少,有點可愛不是嗎?

  算了,還是辦正事要緊。

  劉安邁著小方步到了皇帝的書房,皇宮太小,寇準等人想要一個安靜又安的開會地點,還真的找不到。

  所以,皇帝你也別用書房了,暫時借給這些重臣們。

  劉安邁著小方步進來,輕輕一抖自己的衣服,正準備來幾句長臉的話,可沒等劉安開口就聽寇準說道“劉安,你給我聽好了。樞密院副使之職,這是官家的建議,不過我不接受這條建議,你依然還是秘書省正監,不過,再給你加一個虛職,一年增加個一千來貫的俸祿,作人要知足。”

  就在剛才,這些重臣們還在商量,若不給劉安樞密副使之職,這事要怎么給劉安說。

  怎么樣能委婉一些。

  然后又怎么樣去給皇帝講,讓皇帝也不介意。

  寇準就這么直接。

  可這還沒完“劉安,你自己去和官家說,是你不想當這個官,怎么說你隨便。”

  “這……”

  劉安想要樞密院副使,不是在意這官職,而是要一個名正言順下命令調兵的權力。

  大宋的兵權可不是在兵部的,劉安這個兵部左侍郎聽起來官很大,但沒兵權,只有士兵戶籍管理權,以及軍餉申報這點小事,批錢還是財三司的事。

  兵權。

  王旦的話說,這是腦袋要被驢踢了幾百次,才能答應給劉安名正言順的兵權。

  斷然不給。

  “寇公,這事是不是再商量一下。”劉安還是想要。

  寇準搖了搖頭“你要發公文,我可以把我的印借給你,但想有一塊自己的印,還是算了吧。”

  寇準想的清楚,就算以自己的名義發,發的是什么至少自己知道。

  劉安手上多一塊印。

  非常,非常,非常的危險。

  劉安一看滿屋子沒有人替自己說話,顯然這事他們已經商量好了,還能怎么樣,認吧!“好吧。”

  劉安坐下“寇公你也不問我,我去見官家結果如何?”

  “哼,哈哈。”寇準笑的非常的干。

  呂蒙正問了一句“真要搞,老夫想了想,兩萬貫是戶部現在能拿出來的錢,再多就勞民傷財了。”

  “往大搞需要多少錢?”

  禮部尚書張齊賢說道“至少五萬貫。”

  “五萬貫能搞多大,這事我補五十萬貫,怎么也要讓官家開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